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全髋置换术是最有效的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和恢复正常生活的手术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收治82例患者。人工关节有骨水泥型和生物性两种,由于骨水泥毒性及副作用大,我院近年来大多使用生物型固定,效果均满意,现就手术配合的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髋置换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术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600例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60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及患者的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CT检查的护理配合以取得高质量的CT图像,提高冠脉CT检查的成功率。方法通过检查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调整监测心率、有效训练呼吸、使用注射方案为高压注射器的B—A—B模式。结果冠脉检查成功率97%,效果满意。

  • 标签: 冠脉 CT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125例使用眼内窥镜手术的护理配合,包括物品准备、患者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术后清洁保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掌握专科手术配合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与关键。

  • 标签: 眼内窥镜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胸腹联合伤是外科急诊中较为多发的急诊类型。根据伤者病情重,变化大的特点,必须剖胸,剖腹探查,及时抢救伤员的生命,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做到紧张有序,很好和手术医生沟通,手术物品准备充足,配合麻醉医生全麻插管等,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胸复联合伤 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在进行耐高温混凝土的配制时,集料以及水胶比、胶凝材料都对其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当混凝土的服役环境温度达到550℃时,加大胶凝材料当中的矿粉比例,以及利用耐火砂材料,并适当降低水胶比可以制备出烘干强度(110℃×24h)37.7MPa、残余强度(900℃×3h)20.1MPa、残余强度(500℃×3h)39.3MPa、烧后线变化(500℃×3h)-0.05%以及烧后线变化(900℃×3h)-0.12%的耐高温混凝土。本文将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主要针对耐高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做出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希望为耐高温混凝土的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耐高温性能 混凝土 配合比 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康复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通过对我院从2014年1至2015年1月共收治8名断指再植手术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后心理护理、器材准备、生命体征观察、指导功能锻炼等方面的配合。结论手术后护理对再植肢体的成活及后期功能恢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顺利度过休克关、感染关、及各个时期心理变化,再植肢体成活,情绪稳定。

  • 标签: 断指再植 护理配合 功能锻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在老年人比例逐渐加大,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很多老年人患有需要手术的疾病,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的护理方法,注重病人的主动配合意识,从而提高麻醉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加麻醉满意度。方法选择观察500例椎管内麻醉患者,注重患者术前访视的心理护理,麻醉知识讲解,提高患者配合意识,和配合技巧,观察麻醉后期效果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结果500例患者有16例剖宫产病人,因腹部过于膨隆难以配合维持麻醉体位,其余麻醉穿刺均一次成功。麻醉良好效果,增加病人满意度。讨论术前心理暗示,鼓励,知识讲解,图文示范等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缓解了病人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为病人主动配合麻醉提供了可行性。为保证椎管内麻醉成功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8例心脏粘液瘤切除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娴熟的手术配合,及时准确地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术中安全的体位管理,有效的体温控制和循环稳定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粘液瘤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护理配合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急诊科对139例急诊外伤患者经积极清创缝合处理中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急诊科清创室医护人员间的密切配合以及正确、有效的护理,139例患者术后均达预期效果,创口吻合良好,无并发症及伤口感染。结论急诊科是急诊外伤患者的接待,分诊,转诊及清创治疗的首诊集中的场所,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才是救治急诊外伤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 缝合 护理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症,病情发展快,手术最佳时机一般为发病后6h,若要提高脑出血的治愈率,必须在最短时间明确诊断,尽快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以往多采用钻孔引流术,但由于血肿的冲洗和清除不能在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的彻底性受影响,血肿的复发率达3.7%~38%。血肿复发原因主要在于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血肿包膜残留及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等1。我们认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较传统手术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内镜 血肿清除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