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一、穿越战争的丰富人性隐喻《清晰》刊发于《大家》1994年第3期。是军旅作家朱苏进当时推出的一部中篇力作。这篇小说以比作者往日小说更为丰实的内涵容量,更为开阔的叙述结构,以及更为成熟的创作个性,一经面世即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读来,这篇小说依然能够穿越20年时光而涵蕴沛然,处处闪射出文学隐喻之不朽魅力。

  • 标签: 清晰度 朱苏进 小说 意义 文学隐喻 《大家》
  • 简介:2008年茅台杯人民文学奖于11月7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颁奖典礼。此次评奖依照惯例,入选范围是2007年第11期至2008年第10期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作品。经评委会认真审读、评定,有十篇作品获奖,现将评委会、组委会、获奖作品及授奖辞发布如下:

  • 标签: 人民文学奖 年度茅台 文学奖揭晓
  • 简介:摘要音乐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其中的声乐表演更是独特特色,是声音和表演的高度结合,声乐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的音乐艺术形式,其二创作也是尤为重要的。声乐表演可以将表演者的个人情感通过声音传递给观众,调动起观众的情绪,其中所蕴含的技巧性非常强,不但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声乐技巧和嗓音,还要将个人的情感完美的融入到声乐表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演出效果,在表演中,表演者有时候往往因为心理的紧张情绪而影响演出效果,本文就声乐表演的二创作做了相关的阐述,还探讨了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舞台心理调控。

  • 标签: 声乐表演 二度创作 舞台 心理调控
  • 简介:《俄罗斯文艺》2001年第3期刊登了张建华先生的文章《亚历山大二世和农奴制改革》,在肯定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功绩后,得出了如下结论:1861年的改革是一项极其保守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与俄国农民及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扑灭革命烈火,走向绝对反动,死在革命者爆炸中。

  • 标签: 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制改革 俄罗斯 君主立宪 基层民主制度
  • 简介:<正>在媒体评论的一般理解中,'戏说'主要是指创作者缺乏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尊重、敬畏态度,为一己创作意图以'游戏'、'戏谑'的方式随意草率地处理史料,从而导致文本既在内容方面背离史料记载,颠覆了历史真实不可违背的'事实正义原则',又在审美风格方

  • 标签: 审美形态 历史题材 历史真实 《还珠格格》 普通受众 审美风格
  • 简介:长篇推荐名家:评论家、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鸿生推荐作品:《我的丁一之旅》史铁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1月推荐评语:《我的丁一之旅》是一部极为奇特的精神自传,也是一部以"自由乌托邦"为主题的反讽神话。从窥破人间真相、构思爱的戏剧直到落入自

  • 标签: 推荐 历史小说 评论家 原创 史铁生 叙述者
  • 简介:中篇小说:映川的《不能掉头》在宽阔的社会背景中表现人的成长,在一种反讽性的结构中肯定和考验了人的向善力量;晓航的《师兄的透镜》机敏地分析了真理、信念、求知激情等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主题;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以令人震撼的悲剧拷问人心中的冷漠和隔膜,探究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灵魂状况。评委会认为,上述三篇小说拓展了当下中国小说的精神边界,同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难度。在《不能掉头》中,人的宽阔经验得到饱满、准确的刻画和塑造,而《师兄的透镜》则别调独弹,成为一种轻逸的智性传奇,陈应松在《马嘶岭血案》则中以沉重、密集的叙述证明了“真实”依然是小说最雄辩的力量。

  • 标签: 人民文学奖 年度茅台 授奖辞
  • 简介: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的中国小说排行榜,已经举行了两年,起先不是没有怀疑、误解和非议,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尤其到今年,它在公众和文坛的口碑,似乎偏向于肯定的居多。窃以为这是很不容易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的建立,既需要实践的检验,也需要时间的累积。当虚假,矫情,哗众取宠和耸人听闻之风甚烈,当商业利益的驱动无处不在之时,要让人们相信一点什么,确实不容易。然而,中

  • 标签: 中国小说 文坛 肯定 虚假 时间 累积
  • 简介:长篇推荐名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推荐作品:《悲悯大地》范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推荐评语:长篇小说《悲悯大地》是作家范稳继《水乳大地》之后,又一部描述西藏地区藏族生活的作品。小说讲述澜沧江峡谷地带两个家庭的世仇对立,血腥的杀戮与命运的抗争混合成壮烈

  • 标签: 推荐 小说家 西藏地区 作品 长篇小说 澜沧江
  • 简介:在美国的报刊中,图书评论方面影响最大的,要数《纽约时报书评》。这家周刊的编辑们在原先提名的38本图书的基础上,经过两三个月的辩论,于1989年底推选出当年最佳图书。获得这一殊荣的有13本图书,它们是:1.《比利·巴思盖特》,E.L.多克托劳著;2.《平民们·法国大革命记事》,西蒙·沙马著;3.《费德里舸·加西亚·洛卡传》,伊恩·吉布森著;4.《傅科摆》,恩伯托·艾科著;5.《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托马斯·L.弗里德曼著;6.《哈罗德·麦克米伦》,第

  • 标签: 纽约时报书评 托马斯 哈罗德 巴思 麦克米伦 吉布森
  • 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于2009年10月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公布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米勒。这位国内公众此前闻所未闻、连德国人自己也不太熟悉的诺贝尔文学奖女性获得者是本次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爆出的一大冷门,这让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都大惑不解。较之诺贝尔文学奖的其他得主,赫塔·米勒更像是德国文学中的“局外人”,在欧洲文学圈子里只能算得上是“业余作家”,平时还需要打工。即使在西方,米勒也算不上一个有影响力的作家,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米勒 斯德哥尔摩 文学爱好者 女作家 德国文学
  • 简介:李瑛的《抒怀六章》以巨大的时空尺度、炉火纯青的笔力,打开了一个无比丰富的生命世界:从史前人类的岩画到非洲大陆的木雕,从半个多世纪之前朝鲜战场的铁血冰河到耄耋之年安详寂静的漫漫时光,现实与历史互相激荡,生命与祖国深情相依。

  • 标签: 文学奖 人民 茅台 生命世界 非洲大陆 史前人类
  • 简介:长篇推荐名家:评论家雷达推荐作品:《高兴》贾平凹著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推荐评语:从《废都》到《秦腔》再到《高兴》,贾平凹由城而乡再由乡而城,变幻着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但它们却也重复着大致相同的精神走向和审美色调。我以为这主色

  • 标签: 推荐 小说主人公 贾平凹 评论家 原创 精神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