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医师为主体的糖尿患者管理模式、管理效果及其存在问题。方法以某社区确诊为2糖尿并服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的社区医师系统管理1年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糖和其他各种代谢指标测定,选取32例医院组进行对比。结果糖尿患者经过社区医师系统规范化管理后各种代谢指标明显下降,管理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医师为主体的糖尿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糖尿管理模式,它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并发症、致残率,而且在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都有着广大的前景。

  • 标签: 社区医师2型糖尿病防治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估中老年2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了解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中老年有2糖尿病史患者(年龄40—69岁)199例。调查患者既往病史、糖尿病程、家族史。检测并比较所有入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k)、血脂、血压及颈动脉彩色超声。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北京版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估。结果:糖尿病程5年以上的患者MoCA评分较5年以内者降低(P〈0.05)。认知功能与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WHR、FPG、Hb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阻力指数(RI)显著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颈动脉RI、HbA。是影响糖尿患者MoCA评分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中老年2糖尿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受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颈动脉血管阻力及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超声观察2糖尿2DM)患者外周血管重构,并探讨糖尿周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评价2DM的外周小血管病变。方法观察50例2DM患者,除外合并高血压、急性冠脉综合症、陈旧性心肌梗塞、脑梗塞、心功能不全者;以健康成人5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频超声探头(频率3-11MHz)测量两组足背动脉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足背动脉的内径、S、D、PI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2DM下肢血管超声指数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变,说明2DM存在下肢血管病变,超声能够准确反映其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功能。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足背动脉 糖尿病 B超
  • 简介:摘要目的对2糖尿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例2糖尿住院患者为病例组,40例血糖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并进行分析。结果2糖尿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43例,占21.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7例,占13.5%,对照组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例,占7.50%,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者2例,占5.00%,糖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结论2糖尿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因此,在2糖尿患者中应当重视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和早期防治。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2糖尿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按照2糖尿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同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接受门诊随诊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定期电话随访干预。用糖尿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A-D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在出院后6月末和1年末,2组A-DQOL各因子评分均较入组时下降,但研究组较同期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话随访干预对2糖尿患者院外康复有良好的干预效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快捷简便,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生活质量 电话随访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糖尿患者下肢血管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找出早期指标和敏感的指标。方法利用多普勒血流图检测不同时期的2糖尿患者踝臂指数(ABI)、血流波形(WF)、血管弹性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血流平均速度(Vmean),比较它们的差异,并将它们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无足部溃疡的患者所有指标左右两侧都没有差异(P>0.05)。有足部溃疡的患者溃疡侧足的ABI、WF和PI明显降低(P<0.05),RI和Vmean两侧没有差异(P>0.05)。有足部溃疡患者的无溃疡侧足的检测指标与无足部溃疡患者相比ABI、WF、RI和Vmean明显降低(P<0.05),PI没有差异(P>0.05)。两组患者ABI均数都在正常范围内。各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糖尿患者两下肢血管功能的损害是同步进行的。这些指标能反映下肢血管功能的变化,且具有一致性。ABI和PI是较晚的指标,WF、RI和Vmean是较早的指标。WF是相对敏感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踝臂指数 弹性指数 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对比诺和龙和亚莫利在肥胖2糖尿患者中疗效。方法:将正在使用格华止和诺和龙治疗的60例肥胖的维吾尔族2糖尿患者将诺和龙改为亚莫利,观察6个月,比较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重变化。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均显著下降(P〈0.01)。HOMA—IR、BMI显著下降(P〈0.05)。结论:亚莫利在肥胖2糖尿患者中疗效优于诺和龙。

  • 标签: 亚莫利 诺和龙 2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4g讨玉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糖尿小鼠的降糖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次小剂量STZ(miD-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1糖尿小鼠模型。玉竹提取物8,4,2g/kg剂量组分别按相应剂量用玉竹提取物灌胃,糖尿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用蒸馏水灌胃0.2ml/只,1次/d,共4周。每周剪尾取血1次,用快速血糖仪监测血糖变化。四周后将小鼠处死取胰腺做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FN-Υ和IL4水平。结果:与糖尿模型组相比,玉竹提取物8g/kg和4g/kg剂量组小鼠血糖明显降低(P〈0.01)、胰岛炎程度明显缓解、脾细胞上清液中IFN-Υ水平和IFN-Υ/IL4比值明显降低(P〈0.05-0.01),而2g/kg剂量组小鼠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备组小鼠脾细胞上清液中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玉竹提取物能明显降低STZ诱导的1糖尿小鼠的血糖,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抑制1糖尿小鼠Thl细胞的极化程度,减轻细胞免疫功能对胰岛B细胞的破坏有关。

  • 标签: 玉竹 链脲佐菌素 1型糖尿病 血糖 Γ干扰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脑糖尿治疗仪治疗糖尿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糖尿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WLTY-2000伟力电脑糖尿治疗仪治疗,每次30分钟,每月10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期为1疗程。结果有80%以上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诉四肢疼痛、麻木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普遍感到精神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乏力减轻,体力增强。有的患者疼痛减轻,下肢浮肿消失,夜尿减少。结论WLTY-2000型电脑糖尿治疗仪对改善糖尿患者,尤其是糖尿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治疗仪
  • 简介:2012年8月11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华医学会糖尿分会召开了《2010版中国2糖尿防治指南(科普版)》征求意见版与《糖尿运动治疗指南》征求意见版的新书发布会。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中华医学会糖尿学会常委(兼秘书长)、糖尿教育与管理学组组长郭晓蕙、中华医学会糖尿学会委员、糖尿教育与管理学组副组长孙子林教授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史红社长出席了会议并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相关介绍。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指南 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运动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诺和锐30治疗2糖尿的疗效。方法选2糖尿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24例;B组,诺和锐3024例。A组采用每晚10点注射地特胰岛素加格列美脲(早餐前口服);B组采用诺和锐30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必要时中餐前小剂量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6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但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注射方法更易被患者接受。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糖尿较诺和锐30治疗2糖尿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一针一药”方案更易接受。

  • 标签: 地特胰岛 格列美脲 诺和锐30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糖尿合并AECOPD患者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2糖尿合并AECOPD患者在AECOPD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A组)36例,口服降糖药治疗组(B组)32例。检测治疗前后血糖、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结果,分别记录血糖、血气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相比,血糖达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治疗老年2糖尿合并AECOPD患者安全、有效的降糖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泵 老年2型糖尿病 AECOPD
  • 简介:摘要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48例2糖尿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清胰岛素c肽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糖尿患者糖代谢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结果显示,2糖尿患者空腹胰岛素和C肽高于正常人,餐后1h对照组出现峰值,餐后2h糖尿组达到高峰,餐后3h仍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胰岛素及C肽可用于临床,帮助糖尿,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指导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 C肽 化学发光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2糖尿(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50例(T2DM组)、T2DM合并CHD患者48例(T2DM+CHD组)、单纯CHD患者47例(CHD组)、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并作相关比较和分析。结果T2DM+CHD组血清FGF-21水平均明显高于砣DM组、CH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55、3.74、3.96,P均〈O.05);T2DM+CHD组FGF-21水平与腰臀比、三酰甘油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0.195、0.255、0.189。P均〈0.05);FGF-21和糖化血红蛋白是T2DM危险因素,FGF-21和三酰甘油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FGF-21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 标签: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D-二聚体、FIB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10例2糖尿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各组人群的D-二聚体、FIB,分析它们在各组人群之间有何不同。结果2糖尿患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O.05)。结论D-二聚体、FIB的检测对2糖尿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纤维蛋白原 糖尿病 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