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对比康复治疗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9月我院接受的56例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的是健康指导以及康复训练治疗方式,治疗后分析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以及随访后三个月观察组的I类恢复评分是3.05±0.14分和3.89±0.11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观察组出现尿失禁的患者是2例,尿失禁比例是7.1%,对照组出现尿失禁的患者是5例,比例是17.9%,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结论:针对产后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其优势显著,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早期康复治疗对产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48例产妇,均来源于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内分别有1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功能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训练后观察组静息压、收缩压、I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II类肌纤维快速收缩压均比对照组高(P<0.05);训练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障碍 性生活质量 常规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妇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孕妇进行研究,并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自然生产)和观察组(剖宫产),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力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妇规范性的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功能障碍的概率,并能改善患者盆地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功能 不良反应发生率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产后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2020年8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产后功能障碍恢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配合传统康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平均电压评分、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产后功能障碍恢复影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 肌纤维平均肌电压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功能障碍病患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病患共计60例,时间分布界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通过科学随机分组处理,将30例归入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案,把30例纳入实验组,执行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力评分结果。结果:(1)相较于参照组73.33%(22/3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66%(29/30)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2)治疗后,两组力评分等级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对比(P小于0.05)。

  • 标签: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功能障碍病患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功能障碍病患共计60例,时间分布界限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通过科学随机分组处理,将30例归入参照组,执行常规治疗方案,把30例纳入实验组,执行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力评分结果。结果:(1)相较于参照组73.33%(22/30),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66%(29/30)明显偏高,差异对比P<0.05;(2)治疗后,两组力评分等级有所好转,且实验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对比(P小于0.05)。

  • 标签: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刺激生物反馈与康复治疗仪对产后力减退、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68例产后力减退、尿失禁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力更高,(P<0.05)。结论 对产后力减退、尿失禁患者应用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刺激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治疗仪 产后盆底肌力减退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6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康复治疗仪;观察组53例,康复治疗仪+针灸,记录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06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女性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能够使治疗的有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尿急、夜尿等症状,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得到改善,临床价值大。

  • 标签: 针灸 盆底康复治疗仪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早期不同时段开始进行的个体化康复治疗对女性力及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本院治疗的60例力≤3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讲解产后康复知识治疗,观察组实施个体化低频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细分为产后38-51d和53-62d两个时段。对比两组Ⅰ类肌纤维持续时间和Ⅱ类纤维收缩次数。结果观察组类肌纤维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Ⅱ类纤维收缩次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个体化康复治疗用于产后早期不同时段,可改善女性力及功能,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个体化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 功能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妇科功能障碍患者力、漏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女性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肌肉功能锻炼康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及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分可知,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术后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肌肉功能锻炼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力,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提高女性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 盆底康复护理 妇科盆底功能障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肌肉功能锻炼配合生物电刺激对产后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进行产后功能康复治疗的患者5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27例,一组为采取肌肉功能锻炼的参照组,一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的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实验组的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功能康复治疗中,采取肌肉功能锻炼加以生物电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生物电刺激 产后盆底肌功能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延续护理模式联合康复训练对产后恢复的临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产后恢复患者1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产后恢复,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延续护理模式联合康复训练进行产后恢复。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后恢复过程中,延续护理模式联合康复训练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模式,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延续护理模式 盆底肌康复训练 产后盆底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改善产后功能中实施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阴道分娩产妇中选取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4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行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分析2组患者的产后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Ⅰ类肌纤维电值、Ⅱ类肌纤维电值、Ⅰ类肌纤维疲劳度高于参照组,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改善产后功能中实施心理护理配合康复训练,患者的功能发生明显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盆底肌功能 心理护理 盆底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功能改善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街道卫生院2017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妇,每组45例,观察护理治疗前后子宫脱垂、尿失禁发生率、性生活满意度、肌纤维电压情况。 结果:对照组22.22%的尿失禁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8.89%;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为88.89%,较对照组64.44%高;观察组Ⅰ类、Ⅱ类肌纤维力为( 8.06±1.39)µv、(8.12±1.46)µ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盆底康复训练 护理干预 产后尿失禁 子宫脱垂 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产后康复多样性治疗方案中,探析锻炼、生物反馈、电刺激三合一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案,样本数据为我院2022年2月-2022年10月抽选的140例产后康复患者,以抽签法作为依据将患者划分至75例锻炼的对照组、75例生物反馈+电刺激+锻炼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电压值、最大电压值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电压值、最大电压值经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子宫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康复患者在临床治疗方案制定中,联合应用生物反馈、电刺激、锻炼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性病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产后盆底康复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对产妇产后功能的改善及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于2022年7月到2023年8月生产的138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依照入院的时间顺序按照奇数和偶数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研究对象各69例。为对比出两组产妇在生产后不同时间的力、电值变化,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情况,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训练的方式,研究组则采取常规训练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结果 产后两个月所有研究对象的力和电值均高于产后一个月,其中研究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尿失禁总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13.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对产妇产后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 标签: 盆底康复 产妇 盆底肌功能 尿失禁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红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第27期
  • 机构:盐亭县妇幼保健院,四川绵阳621699
  • 简介:对于女性来说,生孩子带来的影响,只有自己最清楚。不管是剖宫产还是顺产,对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的影响,会出现漏尿,性生活质量下降,外阴瘙痒不适等,影响我们女性同胞的生活,那么我们要如何让康复改善这些症状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盆底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建与TVT(悬吊术)联合治疗对PFD(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接收的80例PFD病患资料,分研究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阴式的子宫切除与阴道前后壁的修补术与TVT术治疗,研究组为TVT术和重建联合治疗,研究两组手术治疗影响。结果研究组电(9.21±0.43)μV比对照组(13.26±1.10)μV低(P<0.05);PFDI-20(功能性障碍)研究组为(3.21±0.32)分,相比较对照组(7.75±1.14)分低(P<0.05)。结论重建与TVT联合对PFD治疗,在电中影响小,生活质量可相应提升。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重建 悬吊术 生活质量 盆底肌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