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采用不同皮肤清洁措施对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并行腹部手术的150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地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常规的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生理盐水预处理和浓度为75%的酒精预处理。术前均采用碘伏消毒液对手术部位皮肤进行3遍消毒,采集患者不同时期手术部位皮肤的样品,并计算并比较患者手术部位每平方厘米的细菌菌落数。结果三组患者在经过皮肤预处理后,皮肤细菌数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预处理后与经过常规消毒后各时间点的细菌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病人在手术前通过不同的皮肤预处理均可有效的杀灭患者手术部位皮肤的细菌,碘伏常规消毒在经过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术区皮肤优秀护理后均可达到杀灭细菌的功效。

  • 标签: 手术病人 皮肤预处理 皮肤消毒效果
  • 简介:建立皮肤镜-显微镜工作平台,将临床诊断、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等环节有机整合,是皮肤疾病精准诊疗的关键。“精准皮肤诊疗室”将诊断室、病原体检查室、病理室等相关功能集中、浓缩与结合,一体化同步完成,主要设备为皮肤镜和显微镜,初衷和最终目的是建立一支学习性临床研究团队。“精准皮肤诊疗室”从概念到实践不断完善其内涵。

  • 标签: 精准治疗 皮肤镜 显微镜 荧光染色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肤镜在儿童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根据各类型真菌感染的特征进行总结。方法:通过使用皮肤镜对众多皮肤真菌感染的儿童进行观察,并与直接镜检结果展开对比,分析两种方式对儿童诊断感染率的准确性,并对皮肤真菌感染皮肤镜图像特征进行内容总结。结果:皮肤镜和直接镜对手足股癣检查的准确率并无统计意义,皮肤镜诊断花斑糠疹、甲真菌病、马拉色素毛囊炎以及头癣的阳性率相比直接镜检查较低,皮肤镜阳性病例检查时阳性者为63.33%,而直接镜检查阳性病例时,阳性占比者则为84.33%,其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镜可为手足体股癣、头癣提供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而对于其他类型的儿童皮肤真菌感染则无较大的诊断价值。

  • 标签: 皮肤镜 儿童皮肤 真菌感染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重庆格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皮肤创面粘合剂(胶),主要由2-氰基丙烯酸辛酯、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稳定剂-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组成。经临床78 例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病例试用,结果78例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且愈合后切口的瘢痕小,术后短期吻合口通畅率和吻合口内径要优于缝线吻合,证明皮肤创面粘合剂(胶)对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粘合均有较好疗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并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例膀胱患者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饮食护理,引流管及造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并输尿管造口术治疗膀胱配合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膀胱根治性切除 造口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降低鼻咽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风险工作中,应用多学科护理的有效性。方法:2021年5月到2022年12月是该研究选择病例的时段,将我院56例鼻咽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式抽取,随机取样法行分组处理(确保每组纳入病例28例);在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工作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多学科护理。结果:与28.57%的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以更低呈现(P<0.05)。开展护理工作后,观察组患者QLICP-HN量表各指标数值较高,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或降低鼻咽放疗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中,多学科护理措施效果显著,能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预后。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多学科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为规范非肿瘤性皮肤病的皮肤镜检查标准,国际皮肤镜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皮肤科学(非肿瘤性皮肤病)中皮肤镜术语和基本参数的标准化:国际皮肤镜协会专家共识》,该共识确定了5个标准化基本参数及31个子项,包括血管(形态和分布)、鳞屑(颜色和分布)、毛囊改变、其他结构(颜色和形态)、特异线索,并总结了它们的曾用名、组织病理学对应关系和主要涉及的疾病。本文通过介绍该共识,为未来相关中文皮肤镜术语及参数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规范皮肤镜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 标签: 皮肤镜检查 术语表 标准化 皮肤科学
  • 简介:北京军区总医院皮肤科是全军皮肤病诊治中心、北京军区的皮肤激光美容整形专科中心,医院重点学科。中心下设皮肤内科、皮肤外科、皮肤中医、激光美容、美容整形、中心实验室及《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

  • 标签: 皮肤病学 北京军区 进修医师 美容外科 美容整形 总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在皮肤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3月至2016年03月皮肤缺损创面病例20例,采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修复创面。结论使用皮肤闭合外固定架行皮肤牵张,通过外力持续牵拉创面两侧皮肤来伸展延长,再生皮肤覆盖修复创面。皮肤闭合外固定架结构简单,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皮片移植和皮瓣移植,无供区损伤,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闭合外固定架 皮肤缺损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用于面部皮肤缺损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2例面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I期手术根据32例面部组织病损修复需要的不同特点设计并制作扩张皮瓣,II期手术切除皮损区域并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缺损区。结果32例中,30例面部病损切除后利用扩张皮肤形成局部皮瓣一次完成修复,修复后的皮肤质地和色泽与受区接近,外形满意。一次修复缺损创面最大者约7cm×10cm。患者修复后皮损区愈合良好,瘢痕较小,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运用皮肤扩张术修复面部病损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方法,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辅助植皮或应用连续扩张法完成修复。面部皮肤扩张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域的修复达到更接近正常的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面部组织缺损 皮瓣 修复术 面部皮肤缺损因为面部的特殊性
  • 简介:皮肤疣是门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疗法很多,疗效也参差不齐,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制定了皮肤疣治疗指南,该文归纳总结并简要解读。

  • 标签: 皮肤疣 治疗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本文针对人体皮肤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关键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菌群以及人体皮肤健康之间存在的关联性。

  • 标签: 人体微生物菌群 菌群多样性 基因检测 皮肤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实施中药熏蒸配合皮肤保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此次研究的实施中,选取82例在皮肤科接受治疗的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前已经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确认患者符合本次研究入组标准,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最终将82例患者分配为了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需要继续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普鲁卡因、维生素C、西替利嗪等,而在观察组中,需应用中药熏蒸配合皮肤保湿联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结果:对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疗效分析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药熏蒸配合皮肤保湿疗法联合应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

  • 标签: 老年皮肤瘙痒症 中药熏蒸 皮肤保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放射治疗患者照射区域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对预防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格中的奇偶序号规律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皮肤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照射区皮肤涂抹皮肤防护剂,观察围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皮肤状况,统计皮肤反应发生率、损伤程度以及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皮肤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放射治疗 皮肤防护剂 皮肤反应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包括保护、感觉、调节温度、分泌、排泄和吸收等,因此皮肤的健康不容忽视。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皮肤易遭受攻击,较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更需要精心地呵护。参考“皮肤金字塔”所制定出的护肤方法,即“保护与修复,保湿以及优化肌肤”,该方案并未考虑到每个人皮肤情况的差异及其特定环境。因此我们提出基于”AMPA“理论基础的个体化皮肤管理模式,以皮肤的辨识与分析为基础,旨在制定个性化的皮肤管理模式,给每个人的肌肤最细致最贴心的呵护,使每位客户的肌肤都能处于健康和美丽状态。

  • 标签: 皮肤 辨析 AMPA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方法,并观察这些方法对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5月至10月收治的100例皮肤过敏反应患者,通过了解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并进行过敏原检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结果:大部分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皮肤过敏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整体较高。少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护理质量和护士服务表示不满意,这可能与个体差异、过敏程度、护理方法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关。对于瘙痒程度,92%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红斑消退,8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对于水疱干涸结痂和糜烂面愈合,75%的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结论:了解过敏源、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护肤品以及给予药物治疗等护理方法对皮肤科护理中皮肤过敏反应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皮肤科 皮肤过敏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