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皮肤医学影像领域,使用DenseNet密连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大量皮肤医学影像数据集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后得到具有皮肤识别能力的网络模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enseNet密连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皮肤医学影像数据分析能力较强,识别精度较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各类皮肤进行识别分析。,关键词,DenseNet,皮肤,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皮肤患者血清可溶性Fas、Fas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皮肤患者82例作为皮肤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8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sFas、sFas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皮肤组血清sFas、sFas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1.06 ± 3.23)μg/L比(5.64 ± 1.18)μg/L、(14.52 ± 3.42)μg/L比(3.27 ± 0.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06、28.679,P<0.05)。皮肤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病理分级Ⅲ~Ⅳ级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23.57 ± 3.16)μg/L比(16.35 ± 3.62)μg/L、(17.16 ± 3.29)μg/L比(12.15 ± 3.5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1、6.173,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24.09 ± 3.46)μg/L比(14.37 ± 3.19)μg/L、(18.17 ± 3.64)μg/L比(11.02 ± 3.2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24、9.306,P<0.05);皮肤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与年龄、性别、部位、类型无关(P>0.05)。皮肤患者治疗后血清sFas、sFasL水平低于治疗前[(7.94 ± 1.21)μg/L比(21.06 ± 3.23)μg/L、(5.38 ± 1.02)μg/L比(14.52 ± 3.4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45、23.191,P<0.05)。结论老年皮肤患者血清sFas、sFasL水平升高,血清sFas、sFasL水平与老年皮肤患者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可评估临床疗效。

  • 标签: 皮肤肿瘤 血清 老年人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皮瓣修复结合光动力疗法在面部皮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患者86例,其中采用皮瓣修复联合光动力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皮瓣修复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12个月后的外观满意度,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生存质量[即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及治疗12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7%(33/43),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外观满意率为95.35%(41/43),高于对照组的79.07%(34/43),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2/43)低于对照组(18.60%,8/43),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面部皮肤患者,皮瓣修复结合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患者面部外观满意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面部皮肤癌 皮瓣修复 光动力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 MMP-2、 MMP-9及其抑制因子 TIMP-2、 TIMP-1在非黑色素性皮肤中的表达。 方法 取皮肤手术切除标本 40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 MMP-2、 MMP-9及其抑制因子 TIMP-2、 TIMP-1的表达。 结果 MMP-2、 MMP-9在非黑色素皮肤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强度、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 TIMP-2、 TIMP-1在非黑色素皮肤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染色强度、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皮肤。 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在非黑色素性皮肤中呈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呈低表达,两者比例失衡与皮肤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关键词 ] 皮肤; MMP-2; MMP-9; TIMP-2; TIMP-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MP-2, MMP-9 and TIMP-2, TIMP-1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MMP-2, MMP-9, TIMP-2 and TIMP-1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staining intensity and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MMP-2 and MMP-9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kin. The positive rate, staining intensity and expression intensity of TIMP-2 and TIMP-1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skin. Conclusion high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 and low express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TIMP) in non melanoma skin cancer. The imbalance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s related to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skin cancer.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和皮肤镜在基底细胞(BCC)术前精确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组织病理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确诊的33例BCC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36处BCC皮损的高频超声及皮肤镜检查结果。根据病理类型将病灶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两组间超声和皮肤镜特征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超声和皮肤镜下特征的对应关系通过简单匹配系数进行分析。结果高危型BCC皮损4处,低危型皮损32处。二组间的超声表现重叠大,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状强回声和后方回声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24处(75%)低危BCC病灶局限于真皮层内,4处高危病灶均累及皮下组织,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5例BCC皮损,除了临床易于发现的皮损外,超声可发现临床易被忽略的微小病灶或深度不可见的病灶。高危组和低危组BCC的皮肤镜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4处高危型BCC均未见轮幅样区域、乳红色无结构区、粟粒样囊肿、粉刺样开口或彩虹模式。超声下皮损内点状强回声与皮肤镜下粟粒样囊肿的简单匹配系数为36.1%,表皮层强回声不连续与皮肤镜下溃疡或糜烂的简单匹配系数为75.0%。结论皮肤高频超声和皮肤镜可以为术前判定BCC病灶的风险性提供重要信息。皮肤高频超声可显示临床易被忽略的潜在病灶。

  • 标签: 癌,基底细胞 超声检查 皮肤镜检查 肿瘤复发,局部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皮肤鳞状细胞(CSCC)是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明确。CSC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总体上呈增长趋势,使得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日渐增多。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组序列,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染色质重塑等方式调控基因表达。其可逆、稳定的遗传特征将为CSCC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皮肤肿瘤 肿瘤,鳞状细胞 DNA甲基化 组蛋白密码 非编码RN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放疗患者皮肤炎改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鼻咽放疗患者82例选出,观察组护理办法是优质护理,对照组护理办法是常规护理。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改善了舒适度评分、皮肤炎恢复时间、满意度评分,P<0.05。结论:鼻咽放疗患者皮肤炎改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优质护理 鼻咽癌放疗 皮肤炎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手术治疗的Merkel细胞患者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并依此建立列线图用于预测患者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方法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数据库(SEER)提取1 27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按70∶30的比例分为建模组(891例)和验证组(380例)。使用R软件拟合Cox回归模型,确认预后因素并绘制3年及5年总体生存率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用C指数(C-index)进行评价,模型的一致性用校准曲线进行评价。最后将模型的预测能力和第八版TNM分期系统进行对比。结果多因素Cox分析提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N分期、M分期、婚姻状态和放疗均和总生存率相关。我们将上述预测因素纳入预测模型,结果发现,新模型对于生存率的预测能力优于最新版的TNM分期:建模组使用新模型进行生存率预测的C指数为0.72,使用TNM分期的C指数为0.64;验证组使用新模型进行生存率预测的C指数为0.73,使用TNM分期的C指数为0.63。两组的校准曲线表现优异。结论包含综合评价指标的新模型对于Merkel细胞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的TNM分期。该新模型可协助医师更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协助临床决策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列线图 总生存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是探讨 阴茎治疗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皮肤缺损的护理。阴茎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并发症有伤口感染、皮瓣坏死、淋巴漏、皮下积液、下肢水肿、腹壁及阴囊水肿等。通过对 27 例手术病人的护理,总结了护理的要点是术前的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各种管道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有效的护理 措施,提高护理效果。阴茎切除具体内容包括术前阴茎肿瘤部位的皮肤护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手术部位的防护、管道护理、皮瓣护理、体位及活动指导、预防压疮及下肢循环障碍、疼痛管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

  • 标签: 阴茎癌 淋巴结清扫 皮肤缺损 护理
  • 简介:摘要皮肤恶性黑素瘤(MM)是来源于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早期发现可极大提高生存率。皮肤镜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可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避免盲目活检。本共识总结了不同类型MM的皮肤镜主要表现,并简要概述需要鉴别诊断的疾病,旨在为MM的早期无创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黑色素瘤 皮肤镜检查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主观评分法和在体无创性仪器测试方法检测上海女性肤色参数。通过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法则以及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应用于肤色的整体评判。方法2013年11月,上海家化功效评估实验室对60名女性志愿者面颊部位进行各维度皮肤颜色参数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所得色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架构下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方法(PLS-VIP)分析影响色度等级的5个主要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各参数建立皮肤色度指数(STI,),并进行STI指数模型验证。结果除皮肤黄度b值外,肤色等级与各仪器及图像分析测得参数之间相关性都较高(|r|=0.690~0.865);对肤色等级影响重要的5个参数为Int(光强度)、L、BS(色素沉积指数)、MI、EI;皮肤色度指数计算公式为STI=0.47*Int+0.47*L+0.43*BS-0.44MI-0.43EI,STI与肤色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834,P<0.000。结论STI可整体反映肤色的变化程度。

  • 标签: 肤色 验证评估量表 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 皮肤色度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皮肤鳞状细胞(cSCC)-A431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索小檗碱抑制cSCC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A431细胞,于20只裸鼠背部皮下注射A431细胞悬液建立cSCC移植瘤裸鼠模型。接种第15天,将荷瘤裸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腹腔分别注射10、20、25 mg/kg小檗碱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14、21、28、35天检测移植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并随即剥离瘤块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移植瘤行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水平,TUNNEL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数,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和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随小檗碱剂量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肿瘤生长曲线逐渐变平缓,各小檗碱组肿瘤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最明显。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05%、66.68%、76.49%,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 4.07、6.33、7.26,均P < 0.01)。移植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随小檗碱剂量的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和范围增加。免疫组化显示,随小檗碱剂量的增加,Ki67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此外,低、中、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而凋亡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 0.01)。4组Bax、Bcl-2、caspase-3、Ezrin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其中,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Bcl-2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中、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高剂量组Bax mRNA及中、高剂量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 0.01),而低、中、高剂量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仅高剂量组Ezr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而低、中、高剂量组Ezr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结论小檗碱可抑制cSCC-A431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从而一定程度抑制cSCC-A4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小檗碱上调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Ezrin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小檗碱 疾病模型,动物 细胞凋亡 A431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9靶向P-糖蛋白(P-gp)对皮肤基底细胞阿霉素耐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8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收治的74例皮肤基底细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程度,分为敏感组和耐药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两组肿瘤组织中miR-149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149模拟物和对照miRNA至皮肤基底细胞株癌细胞株A431,分别作为miR-149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分析顺铂对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49的靶基因;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中靶基因的表达和miR-149对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耐药组患者肿瘤组织miR-149表达水平(0.48±0.18)较敏感组miR-149表达水平(1.21±0.23)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6,P<0.05)。CCK-8和EdU染色结果显示,经顺铂处理后,miR-149组细胞增殖能力(0.59±0.17)较对照组细胞(1.27±0.2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P<0.05)。miR-149组细胞EdU染色阳性率[(35.56±6.90)%]较对照组细胞[(79.32±8.01)%]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9,P<0.05)。生物信息学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显示P-gp是miR-149靶基因。耐药组肿瘤组织中P-gp蛋白表达水平(1.24±0.19)明显高于敏感组肿瘤组织(0.61±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1,P<0.05)。miR-149组细胞P-gp蛋白表达水平(0.57±0.18)较对照组细胞(1.97±0.32)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P<0.05)。结论miR-149通过调节P-gp蛋白的表达,介导了皮肤基底细胞顺铂化疗耐药。

  • 标签: 微小RNA-149 P-糖蛋白 皮肤基底细胞癌 顺铂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肤镜在几种皮肤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分析比较皮肤镜用于诊断这几种皮肤肿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对手术切除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皮肤科病房及门诊黑色素瘤、基底细胞、鳞状细胞、日光性角化、脂溢性角化、神经纤维瘤6皮肤病例226例,分别行肉眼、皮肤镜及病理诊断,用皮肤镜确定手术边界指导手术切除并分析。【结果】皮肤镜对226皮肤肿瘤诊断的平均灵敏度73.38%,平均特异度90.5%,诊断符合率92.92%皮肤镜观察肿瘤边界与单纯肉眼观察相比平均符合率68.58%,当切缘位于皮肤镜确定的肿瘤边界外侧1mm时12%标本有肿瘤组织残留,当切缘位于皮肤镜确定的肿瘤边界外侧3mm时3%标本有肿瘤组织残留,当切缘位于皮肤镜确定的肿瘤边界外侧4mm时未见肿瘤组织残留。【结论】皮肤镜对皮肤肿瘤的诊断和良恶性鉴别诊断上有良好的价值。在手术切除方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以确定切缘,减少复发和创伤。

  • 标签: 皮肤镜皮肤肿瘤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为规范非肿瘤性皮肤病的皮肤镜检查标准,国际皮肤镜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皮肤科学(非肿瘤性皮肤病)中皮肤镜术语和基本参数的标准化:国际皮肤镜协会专家共识》,该共识确定了5个标准化基本参数及31个子项,包括血管(形态和分布)、鳞屑(颜色和分布)、毛囊改变、其他结构(颜色和形态)、特异线索,并总结了它们的曾用名、组织病理学对应关系和主要涉及的疾病。本文通过介绍该共识,为未来相关中文皮肤镜术语及参数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规范皮肤镜在皮肤科学中的应用。

  • 标签: 皮肤镜检查 术语表 标准化 皮肤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