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红细胞单采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治疗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符合国内PV诊断标准的19例患者,运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异常增生红细胞单采,配合临床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Hb、RBC、Hct、WBC、PLT均值变化,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观察依患者公斤体重和Htc设定红细胞采集量,单次采集后Hct降低情况及首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与再次采集前后Hb均值变化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血液Hb、RBC、Hct均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8例完全缓解,7例临床缓解,4例好转,有效率为100%;单次采集Hct平均降低幅度为16.11%。结论:红细胞单采在PV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单次采集应考虑PV患者血容量绝对增加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和对红细胞去除的耐受情况适当增加采集量。

  • 标签: 红细胞单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血细胞分离机
  • 简介: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子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的同时,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笔者查阅了其他版本的教材,对植物细胞壁形成过程的描述与此大体相同。为此,许多师生将细胞板与细胞壁等同看待,那么细胞板与细胞壁是一回事吗?要想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从细胞壁的结构讲起。

  • 标签: 细胞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 形成机理 人教版 细胞核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制作成功率。方法利用自制细胞铲取固定好的细胞块。结果对于<1细cm?胞块取出率大大提高。结论自制细胞铲对于细胞量少的细胞块制作十分有用,适合用于实际工作。

  • 标签: 细胞铲 浆膜腔积液 细胞块制作
  • 简介:摘要微丝作为软骨细胞细胞骨架的组成之一,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在软骨细胞,微丝参与维持软骨细胞形态和结构、进行胞内信号转导和机械转导,影响软骨细胞发育。微丝的聚集、排列及分布受到多个信号通路调节,其中Rho GTP酶发挥重要作用,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机械信号通过跨膜蛋白、离子通道等激活Rho GTP酶,调节肌动蛋白。而细胞极性则是指细胞形态、细胞膜、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器的分布等的不对称性,可调控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旁分泌,其中细胞骨架的极性是细胞极性最重要的特征,其极性的改变可以影响细胞极性。在软骨细胞发育过程,伴随着极性的形成,是软骨细胞成熟的标志,对关节稳态的维持十分重要。目前与软骨细胞极性形成有关的研究较少,研究表明,TGF-β相关信号通路参与椎间盘和生长板的软骨细胞极性形成,但在关节软骨细胞尚无类似报导。本文将对调节Actin的信号通路和调节细胞极性形成的信号通路进行综述,并试图阐明两者在软骨发育的作用。

  • 标签: 肌动蛋白 软骨细胞 Rho GTP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用早期内营养与延迟内营养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58例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2组,各29例。对照组:延迟内营养,观察组:早期内营养,对比血清指标、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健康状态、并发症率、感染率。结果:治疗后,血清指标相比,观察组C反应蛋白、TNF-ɑ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总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比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健康状态对比,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患者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并发症率、感染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内营养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延迟内营养支持,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血清指标 并发症率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用早期内营养与延迟内营养的效果。方法:2021年5月-2022年6月,从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择58例患者,对其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2组,各29例。对照组:延迟内营养,观察组:早期内营养,对比血清指标、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健康状态、并发症率、感染率。结果:治疗后,血清指标相比,观察组C反应蛋白、TNF-ɑ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总蛋白、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比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健康状态对比,观察组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患者健康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并发症率、感染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内营养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延迟内营养支持,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血清指标 并发症率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瘘是腹部手术后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创口愈合、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还由于瘘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使机体稳定状态失衡。由于经瘘口有大量的消化液流出,对瘘口周围皮肤产生腐蚀作用,易致瘘口周围皮肤溃烂、疼痛,甚至感染1。因此,采取加强内环境和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联合应用内、外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肠瘘 护理
  • 简介:心态平衡已成为现代人活得健康和潇洒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道理可不言而自明。但态平衡与人体健康和潇洒的关系,则恐非人所尽知。所谓态平衡,其实是个医学专有名词,其全称应称为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胃肠道的生态区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也可概称为食道、胃、小肠和

  • 标签: 微生态平衡 胃肠道 微生物数量 心态平衡 十二指肠 专有名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瘘是指肠管之间,与其他器官之间及与腹壁之间形成的不正常通道。既往因瘘具有的高病死率被认为是外科“灾难”性疾病,近30年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治疗策略的改变,营养支持及其他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其死亡由以往的50%~60%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

  • 标签: 肠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造口人为的方法将腔与体外相通。一般临床上分为结肠造口、回肠造口。据统计我国现有永久性造口患者约100万左右,每年新增造口患者约10万人,以后还有增加的趋势,造口是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造口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此重视造口患者的护理尤其重要。我国的造口护理虽然开展的比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

  • 标签: 肠造口 护理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68-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永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旺苍县人民医院吴永明肠镜直径大约1cm,本身细长可弯曲,属于一种医学仪器。肠镜可通过肛门直接进入到直肠内,抵达大肠位置,医生借助肠镜可观察到结肠情况与大肠情况。肠镜是我们医者用以检查肠内病变的诊断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发热,临床诊断相当困难。这些症状不一定是由于肠道疾病引起,也可能由于血管、药物、遗传代谢等疾病所致。除了感染性、免疫性、肿瘤性、血管源性、药物性原因外,更为疑难的是与遗传基因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结合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肠疾病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