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临床分离119株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s检出,并分析研究其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分型。方法用药敏纸片法(K-B法)对119株奇异变形杆菌进行抗菌药敏试验,并作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对其中产ESBLs菌用PCR方法检测TEM、CTX-M-1组、CTX-M-2组、CTX-M-9组和SHV5种基因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119株奇异变形杆菌ESBLs确证试验阳性为20.2%,产ESBLs菌株对头孢呋辛、头孢唑林、头孢克洛和哌拉西林等耐药均为100%,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分别为95.5%、95.2%和86.4%。24株表型确证试验产ESBLs菌中,TEM基因检出为70.8%,CTX-M-1组基因检出为54.2%,CTX-M-2组基因检出为33.3%,未检测到CTX-M-9组和SHV基因。经DNA测序,17株产TEM型ESBLs奇异变形杆菌均属于TEM-1型基因,13株CTX-M-1组和8株CTX-M-2组奇异变形杆菌分别为CTX-M-3型和CTX-M-2型基因,未检测到TEM型ESBLs菌株。结论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较高,产ESBLs菌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氨基糖苷类等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

  • 标签: 奇异变形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下呼吸道感染中检出超鞭毛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27例,盗汗23例,咳嗽30例,喘息4例;19例有基础疾病;血嗜酸粒细胞增高8例;32例均在呼吸道分泌物中查见活鞭毛虫;16例肺炎和肺脓肿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8例阳性;胸部影像学以肺部多叶段渗出性斑片影或大片叶段实变影伴周围局限性模糊斑片影多见;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有管腔内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患者经甲硝唑治疗预后良好。结论鞭毛虫下呼吸道感染在本地区占有一定的比率,以下呼吸道机会感染和混合感染为主。

  • 标签: 超鞭毛虫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医学
  • 作者: 徐兴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 第3期
  • 机构:屏山县中医医院急诊科,四川 屏山 645350
  • 简介:目的:探究微创痔疮手术治疗痔疮的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3月严重痔疮患者100例为研究的对象,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中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试验组则实施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分析2组痔疮患者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严重痔疮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微创痔疮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且可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和康复时间,意义重大。

  • 标签: 微创痔疮手术;痔疮;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如何加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8年138例我院急诊科及ICU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VAP资料,并将2001—2004年6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05-2008年70例患者设为加强组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发生的VAP24例,发生35.3%,死亡16例,病死66.7%;加强组发生VAP9例,发生12.9%,死亡3例。结论加强综合预防措施能明显降低VAP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加强预防
  • 简介:目的了解近4年来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检测阳性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以4年来的3278例男性不育患者和348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固体-液体培养基联合检测对精液标本中的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近4年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脲原体属和人型支原体的总阳性为35%-50%,以脲原体属为主,其阳性为31%-40%,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012-2014年各种支原体阳性变化不大;2015年总阳性和脲原体属的阳性高于前几年的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9例男性不育者支原体阳性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6-30岁和31-35岁年龄段,分别为37.8%和32.1%。在10种抗菌药物中,脲原体属对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低,均小于5%,4年中对各种药物的耐药变化不大。结论该地区近4年来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支原体阳性较高,且以脲原体属为主,多集中于26-30岁和31-35岁年龄段,与前3年相比,2015年阳性明显升高,近4年来各种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不大,治疗上应首选四环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 标签: 脲原体属 人型支原体 不育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use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耐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在2009年和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分别为:亚胺培南9.1%和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8.2%和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和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和54.3%,P〈O.()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和14.3%,P〈0.01)的检出也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的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与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的发生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增加相关。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
  • 简介: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头孢米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7种常见抗生素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接种效应。方法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标准细菌接种量(5×10^5CFU/mL)和高接种菌量(5×10^7CFU/mL)时的MIC。结果随着接种菌量增加,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对所有受试菌株的MIC无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SHV-12型和1株CTXM-14菌的MIC表现出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的菌种分别占所有受试菌株的86.4%(19/22)、40.9%(9/22)、100%(22/22)和100%(22/22)。结论对2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美罗培南和头孢米诺不存在接种效应,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部分基因型ESBLS菌株(SHV-12型和1株CTX-M-14菌株)存在接种效应,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存在接种效应。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接种效应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目的研究我院住院患儿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及其相关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住院患儿呼吸道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75株,肺炎克雷伯菌45株,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及PCR产物克隆测序等方法明确ESBLs基因型,并结合体外抗生素敏感试验研究基因分型与细菌对不同头孢菌素及氨曲南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上述120株细菌中112株(93.3%)产CTX—M型p内酰胺酶;未能扩增出SHV型、TEM型ESBL基因。CTX—M型基因亚型主要为CTX—M9簇中的CTX—M-14型(78、6%),其次为CTX—M-1簇中的CTX—M-3型(19.6%),仅有1.8%为CTX—M-8型;携带CTX-M-1簇的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及氨曲南的耐药均明显高于CTX—M-9型。结论CTX—M基因型为武汉地区儿童分离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ESBLs,CTX—M-14为最常见基因型,其次为CTX—M-3型;CTX—M-9簇及CTX-M-1簇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曲南的水解能力差异明显。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基因型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昆明市延安医院大肠埃希菌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变迁情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治疗和控制该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WHONET5.6药敏统计软件统计分析2001—2012年逐年大肠埃希菌ESBL的检出,分析其变迁情况,并就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2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埃希菌3177株,其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1906株,总阳性为60.0%(1906/3177)。期间2001年ESBL阳性检出最低,为36.9%(59/160),以后逐年上升,以2003—2004年上升最为明显,从48.4%(75/155)上升至63.2%(74/117),2008年产ESBL大肠埃希菌检出最高,为72.9%(175/240),从2004—2012年ESBL检出呈现出波动状态,波动在54.2%~72.9%,2008—2012年表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在常用抗菌药物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最高,分别为95.5%和95.1%;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和头孢他啶也有较高的敏感,分别为91.9%、85.7%、74.1%、85.7%、72.6%、76.3%和61.4%;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较低,分别为27.8%和30.3%。结论大肠埃希菌中ESBL检出在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期后,目前似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波动期,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仍是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最强的抗菌药物。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氟喹诺酮类敏感性偏低,产ESBL大肠埃希菌感染时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本文作者等研究了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MRSA和氟喹诺酮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分为3个时段:干预前期(2000年1月-2005年8月),干预期(2005年9月-2006年3月)和干预后期(2006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分段回归分析方法评估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耐氟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使用 分离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
  • 简介: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的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但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的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的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及不良反应增加等的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和培养技术的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非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的重症患者中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第十六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前者负责学术安排,后者负责会务等,现报名已经开始。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讲授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进展;中国细菌耐药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的实验室检测;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师的沟通要求;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和CLSI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及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学习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最新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版)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发布,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办的《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影响因子(JIF)在该学科(内科学)94种杂志中排名第一,其复合JIF2.153,期刊综合JIF1.855,技术研究类JIF1.855。

  • 标签: 期刊影响因子 工程技术 自然科学 中国 杂志 化疗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和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21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开始报名。学习班时间:2017年4月;学习班地点:上海。学习班将邀请多名国内著名的感染病诊治学、临床药理学和临床微生物学专家进行授课,有朱德妹、张秀珍、倪语星、俞云松、徐英春、李光辉、卓教授等讲授最新版的CLSI手册(2017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要求。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医学教育 张秀珍 临床药理学 临床微生物学
  • 简介: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举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协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即将在2008年3月24日—28日在广州举行(具体地点见录取通行书)。授课内容紧密结合目前临床微生物学诊断必需,介绍最新版的CLSI/NCCLS手册更新内容及细菌耐药性机制研究的热点。包括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如何区分定植菌和感染菌;如何提高呼吸常见病原菌的检出;CLSI/NCCLS规范化的操作标准和药敏试验的临床意义;临床真菌感染实验室检查进展和真菌药敏试验;细菌耐药性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菌的耐药研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关系(PK/PD)

  • 标签: 医学教育基地 基地项目 学习班招生
  • 简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17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感染性疾病原学诊断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学习班暨第3届临床微生物学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4月10—12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的临床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和抗感染专家授课。完成课程并经考核合格者,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Ⅰ类学分10分。具体信息可登陆网站www.cjic.com.cn浏览。现已接受报名。

  • 标签: 临床微生物学 医学教育 病原学诊断 考核合格者 感染性疾病 Ⅰ类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