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的80例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常规组(n=40)、干预组(n=40)。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值)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ODI值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行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 标签: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全脊椎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车祸导致的严重性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7例车祸导致的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组53例,观察组46例;其中包括男性56例,女性41例;年龄8~73岁。其中治疗组进行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开展急救工作,对照组进行颅脑、胸腹部及骨盆、四肢的骨折等救治方案施救。结果治疗组的救治效果显著好于观察组,恢复情况较好,救治总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短。救治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治疗组人数少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车祸导致的严重性多发性创伤患者开展急救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严重性 多发性 急救治疗 针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外固定支架(UEFA)对不同部位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90例接受UEFA治疗的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骨折部位不同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9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未见不良事件。A组、B组、C组的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73.3%、93.3%和66.7%;B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A组及C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EFA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具有独到优势,然而,进行跨关节固定时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影响。

  • 标签: 单侧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 严重开放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急诊护理干预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急诊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缩短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 急诊护理 创伤失血性休克 抢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严重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4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皮下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和78.72%,愈后复发率分别为2.13%和19.15%,即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乳腺增生,患者治愈率高、复发少,值得在乳腺增生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增生 手术治疗 皮下乳腺切除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患者36例(应用组)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2014年8月之前收治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后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损伤控制技术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22%(35/3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78%,两组患者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技术在治疗急诊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中的临床疗效确切,能为二期的手术治疗提供更充裕的时间,有利患者在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损伤控制技术 急诊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与关节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预见性护理要点。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8月之间在我院治疗的79例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参照组39例。参照组予以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应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结果显著(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严重烧伤 吸入性损伤 气管切开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在休克患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情况就是严重创伤性休克,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大量得出出血和大面的创伤而导致的休克,因此其治疗和护理的难度都相对较大,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可能会引发生命危险。但是在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医院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都不够完善,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的医院不能够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本文就从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存在的风险入手,来探究如何更好的进行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急诊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以及胶体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部创伤 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正畸牵引拟减数牙对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挑选50例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患者(共50颗牙)纳入研究,均施行正畸牵引拟减数牙治疗,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100%;矫正前与矫正器拆除时各代表牙牙间牙槽骨密度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矫正前牙弓长度低于矫正器拆除时与矫正器拆除1年后,且矫正前与矫正器拆除1年后各代表牙牙间牙槽骨密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畸牵引拟减数牙对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佳。

  • 标签: 严重牙周病 牙列拥挤 正畸牵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0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全部患者均给予经气管插管常规接有创呼吸机治疗,并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仍给予有创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应用有创通气时间、整体机械通气时间、住ICU监护时间及整体护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AE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Vitapex以及派丽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患有牙周炎以及严重根尖周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之间收集的患有牙周炎以及严重根尖周炎的患者100例(100颗牙)进行临床观察,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两组患者牙周基础的相关治疗;而50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的根管进行充填治疗,而治疗组50例患者则采用Vitapex以及派丽奥进行治疗,先将派丽奥涂抹在牙周袋中,然后填充适量的Vitapex。在刚开始治疗、治疗两个月之后,分别对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以及牙周附着水平、出血指数等进行评价,并根据x线检查的结果及患者临床症状,评价其疗效。结果在用药两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跟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Vitapex以及派丽奥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患有牙周炎以及严重根尖周炎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Vitapex 派丽奥 严重根尖周炎 牙周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门诊儿科输液室药物所致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发生的86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结果85抢救成功无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提高抢救成功率必须提高护士对全身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和熟练掌握急救方法,出现后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门诊儿科输液室 全身严重过敏反应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对患者血流速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外科确诊收治的32例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选做研究对象,在运用标准化临床操作规程针对患者展开治疗过程中,结合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对患者展开治疗干预,观察比较本组患者在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前后的血流速度指标。结果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后,本组患者的血液流动速度指标显著低于接受调节低温控制前,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急诊外科临床中确诊收治的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运用调节低温技术展开处置干预,能够获取较好临床结果,减慢患者的血流速度,减少出血,控制性保障重要脏器有效血供,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机会及平台打下了基础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调节低温技术 严重创伤低血容量性休克 血流速度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8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救治I组和救治II组。其中救治I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救治II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同时强化急诊护理和并发症预防。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救治II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救治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救治I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有益。

  • 标签: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护理 并发症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重膝骨关节炎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133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后跟踪随访,并用HSS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功能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特别是在疼痛方面改善尤为明显,优良率92.47%。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成熟的矫形外科手术已为广大骨科医生和患者所接受,对严重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 标签: 膝关节关节置换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评分法应用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20例,以创伤评分为参考为患者采取抢救措施。结果入院时,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88例,占73.33%;患者的RTS记分≤11分的患者为32例,占2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评分法能提高判断患者病情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减少了死亡率。

  • 标签: 创伤评分法 严重创伤患者 急诊救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外周血清TNF-α、CRP水平对AECOPD患者病情严重性的判断价值。方法比较我院50例AECOPD患者和40例健康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RP、TNF-α水平。结果经治疗,AE-COPD患者TNF-α水平仍较对照组更高;合并呼吸衰竭、肺心病组患者的血清CRP、TNF-α指标,均较未合并呼吸衰竭、无肺心病患者更高(P<0.01)。结论针对AECOPD患者,CRP的灵敏度优于血常规;CRP、TNF-α指标可作为AE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指标。

  • 标签: 慢阻肺 TNF-&alpha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救护措施及效果,总结临床救护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选取66例,对患者临床救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的66例患者经过救治及针对性护理,病情均得到良好改善,取得98.48%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较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病情,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急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严重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救治方法。方法随机选取45例在我院和中航工业三六三医院救治的严重胸腹部患者,分析并统计患者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情况。治疗方法包括早期诊断,基础治疗,机械通气和手术疗法。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35例,MODS2例,死亡8例,死亡率为17.78%。结论早期诊断,基础疗法,机械通气和手术疗法都对治疗严重胸腹部复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胸腹部复合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