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疗效评价

钱正林

钱正林

(云南省宣威市中医医院云南宣威6554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以及胶体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部创伤;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

【中图分类号】R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6-0061-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也在大量的普及,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创伤患者的伤情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外界的伤害导致患者的器官、组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胸部创伤主要指创伤导致身体内部重要脏器以及胸部损伤严重,从而引发呼吸、循环功能障碍[1]。创伤失血性休克是胸部创伤患者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它的临床特点为失血量大、常合并血气胸、心肺功能代偿不全、病情变化快、休克率及死亡率比较高,需及早治疗。所以,如何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体系是医学界治愈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所在,我院对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抽取在2010年6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为19~79岁,平均为(39±2.94)岁,开放性损伤8例,闭合性损伤5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8例,坠落伤10例,锐器伤4例,挤压伤7例,其他伤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0~81岁,平均为(40±2.79)岁,开放性损伤9例,闭合性损伤51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30例,坠落伤10例,锐器伤5例,挤压伤7例,其他伤8例。这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病情、病因等方面不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可对照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措施治疗,主要措施为: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足量输液,收缩压维持≥90mmHg。

研究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主要步骤为:基础治疗措施后,立即开通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将1000ml的生理盐水和500ml的706代血浆胶体液快速输注,当收缩压增加至70mmHg时就可以将输注的速度慢慢减小,此时晶体液输入的量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必急于恢复血压至正常值[2]。患者每日输液的量维持在(2010±290)ml之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胶体液量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复苏开始时间、平均输液量以及胶体液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一做详细的介绍;

表一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复苏开始时间(min)平均输液量(ml)胶体液量(ml)

研究组6016.0±5.92062±320726±209

对照组6019.1±7.82990±422853±251

P值<0.05<0.05<0.05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二做详细的介绍。

表二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分析

组别例数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

研究组608(13.33%)7(11.67%)9(15%)

对照组6020(33.33%)19(31.67%)27(45%)

P值<0.05<0.05<0.05

3讨论

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在临床上是比较危险的一类疾病,它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建立一种完善的治疗措施是改善病情的关键。

我院就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这一课题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治疗后的并发症显著减少,患者预后康复疗效显著。限制性液体复苏手段避免了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呼吸功能恶化的缺点,兼顾了抗休克、维持血液循环以及预防并发症等特点。在机体处于创伤失血性休克,而手术还没有完全止血前,并不大量输入液体,只是限制性的输入一定量的液体,维持机体的基本需求。优点在于既不会过多的干扰机体正常的代偿机制,又能够使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恢复正常[4]。

综上所述,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治疗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美穗.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9,9(6):430-432.

[2]招伟贤,高巨,石永勇,等.不同液体复苏对未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及肺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5):282-285.

[3]张吉新,李士华,毕宝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J].创伤外科杂志,2008,10(3):200-202.

[4]王梅.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