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幼儿园中,大班幼儿的舞台表演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的经验中,我们总结出幼儿图利用舞台的空间时通过调整自己的空间方位,就可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比如,幼儿可以在舞台上表演时经行自行变换,前后左右,或蹲或站,也可以通过变换队列的图像来改变舞台效果,比如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等,这样自主设计的图像是要经过同伴讨论,或者是小组商量和轮流当观众来观看舞台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找寻合适的空间位置,从而设计移动的路线,让空间移位提高幼儿的舞台表演效果。

  • 标签: 空间移位 表演 重要性 发展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制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奶牛单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因各种因素导致奶牛真胃移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死亡、淘汰率较高,导致奶农收入减少,是影响奶牛业健康发展的1种严重疫病。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皱胃)在正常情况下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挨瘤胃,但由于某些原因,真胃位置发生改变,或处于瘤胃下方或左侧、或发生向右皱褶(向右皱褶为真胃扭转),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急性内科疫病。

  • 标签: 真胃 胃弛缓 胎衣不下 钢管音 胃腹膜炎 子宫内膜炎
  • 简介:摘要:结合下肢体障碍的体型特征和使用方法及目的,设计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可以显著方便下肢体障碍者的日常生活和生理能力,同时减轻家属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虽然现阶段针对下肢体障碍者研究设计出的移位机种类较多,但是在产品体验及使用环境等复杂性功能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导致像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客户使用率较低。本研究将结合一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使用进行分析,探索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的设计。

  • 标签: 下肢体障碍者,移位机,设计
  • 简介:摘要:该文章针对蒸汽管线移位故障进行分析,确定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保证管线安全可靠运行。首先通过介绍故障现象,从可能引起管线移位的两种情况,坡度不符合要求产生“水击”、补偿器伸缩量不足、固定支架可靠性进行排查分析,最终确定引起蒸汽管线移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区蒸汽管线热源温度升高后,原伸缩器伸缩量不足造成的蒸汽管线移位,最后提出整改方案。

  • 标签:
  • 简介:设计人时代已来临,设计移位了,管理也需移位。如何构建设计人管理理论,以取代政治人假设、经济人假设、文化人假设基础上的管理理论,实现管理移位,并以之指导当代的设计管理实践,是当代设计界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陆贾的“统物通变”、“仁义为本”、“无为为用”等管理智慧“似亦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同样也有启于今天的设计管理。

  • 标签: 管理移位 仁义为本 无为为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水泥强化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诊疗的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配患者入组,Ⅰ组(n=34)接受单纯DHS内固定处理,Ⅱ组(n=34)接受水泥强化DHS内固定治疗,分析评估两组内固定的实施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Ⅰ组,Ⅱ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功能训练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优良率76.5%比较,Ⅱ组术后1年的优良率94.1%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水泥强化DHS内固定治疗,手术远、近期疗效较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水泥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 临床价值
  • 简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和病理性骨折常用的脊柱微创技术。因其创伤小、费用低、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其并发症大多与水泥渗漏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血管源性水泥渗漏因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若发现不及时,会出现肺栓塞、脑栓塞等致命性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血管源性骨水泥渗漏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直入式水泥注入椎体强化方法在体外提高螺钉稳定性的效果。方法采用新鲜尸体脊柱标本共24个椎体,一侧椎弓根采用直入式注入PMMA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作(试验组),另一侧椎弓根采用常规椎弓根螺钉固定(对照组),两侧进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最大旋出力矩试验、周期抗屈试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两组测试结果。结果水泥强化组中螺钉的稳定性均显著强于单纯常规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应用PMMA行椎体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有利于增强对椎弓根钉的把持力,可有效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骨水泥强化 椎弓根钉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用国产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国产水泥(PMMA)预先常温和4℃冰箱贮藏调配时取出,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1):造影剂(ml)为2:1:1;3:2:1;1:1:1比例配制分组,共6组.自2002年6月~2003年8月采用国产PMMA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9例57椎,疼痛性椎体转移瘤2例6椎,共31例63椎.手术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经单或双侧椎弓根穿入骨穿针,国产PMMA按上述分组比例配制后注入伤病椎体内,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的物料状态时期的时间及产热温度,观察患者在PMMA注入时的疼痛情况及术中、术后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情况;腰背痛按Dennis分级评估.结果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PMMA外漏压迫脊髓、神经根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术毕10%患者即觉疼痛消失,90%患者疼痛大部分缓解,于术后24~48小时全部患者完全缓解.腰背痛由术前P5改善为术后P1,跟踪拍X光线片显示术后的椎体高度无再丢失,局部转移瘤无复发.2例术后发现少量PMMA进入静脉中,未出现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结论国产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安全可行的,常温下按粉剂(g):单体(ml):造影剂(ml)为3:2:1比例配制组成的物料状态时期最适宜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实用性强、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国产骨水泥 骨症疏松 椎体肿瘤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患者男,61岁,因“复发性喉癌再次手术及放疗后2年,颈部肿痛、异味2个月”就诊于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查体:造瘘口周围有大量坏死组织,造瘘口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奇臭。颈部磁共振(MR)检查示:颈部软组织肿胀。入院诊断为复发性喉癌放射性软组织坏死。传统治疗效果不理想,最终采用抗生素水泥控制炎性反应的综合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足感染(DFI)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截肢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住院和医疗费用增加的常见原因。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全身应用抗生素、彻底清创、定期换药、局部使用特殊敷料、负压封闭引流、减压治疗等方法治疗,创面较大者还需适时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载抗生素水泥在骨科领域广泛应用,利用诱导膜技术修复大段长骨缺损,发挥持久的局部抗感染作用,同时在水泥周围形成生物诱导膜,近年来逐渐应用到DFI创面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文采用载抗生素水泥治疗DFI创面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其产品研发、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的认识,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足 载抗生素骨水泥 感染 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共28例因股骨转子间骨折接受水泥型半髋置换手术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随访3~19个月,平均负重行走时间4d;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85.7%;并发症肺部感染7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无假体松动、人工关节脱位、髋关节深部感染。结论采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卧床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严重并发症少,短期疗效满意;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方法。

  • 标签: 骨水泥型 半髋置换 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短期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水泥股骨假体取出的影响。方法患者入选标准:年龄45—79岁,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5—20年;无菌性水泥假体松动;单侧翻修;初次手术用国产假体及水泥;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符合入选标准的32例患者按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干预组术前5天开始,每日1次(2000次脉冲),每次30min,共5次f10000次脉冲)的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术前不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由同一人按完整拔除标准(一次性完全拔除)、开取出标准(无法拔除或仅部分拔除)、耗时计算标准(自开始取时始至全部取出时止)、出血量计算标准(自切皮始至缝皮止)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数据,并从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4个方面行术前1周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结果干预组假体完整拔出者(16例中8例,50.00%)较对照组(16例中2例,12.50%)多(P〈0.05),非完整拔除者干预组开者(8例中2例,25.00%)较对照组(14例中10例,71.43%)少(P〈0.05);干预组取出植入物耗时(310.1±129.5)S较对照组(978.9±110.2)s短(P〈0.01);干预组术中出血量(610.9±126.5)ml较对照组(1110.1±140.4)ml少(P〈0.01)。Harris评分术前1周干预组(69.1±4.5)与对照组(7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干预组(94.1±3.5)较对照组(90.9±4.2)高(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利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翻修水泥股骨假体取出。

  • 标签: 冲击波 人工髋关节置换 翻修 骨水泥股骨假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和其他方法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总体疗效及术后不同阶段疗效的差异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分别接受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A组,30例)及DHS,(B组,23例)、PFN(C组,19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三组,共72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从术后早床下活动、功能恢复程度、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A组优势明显,与B、C组相比,A组手术后短期内可以床下活动(一般3-5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功能恢复理想。结论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总体疗效优于PFN及DHS。值得推广。

  • 标签: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骨水泥 半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老人EvansIV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04年6月采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老人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8例,年龄75-88岁,平均年龄82岁。25例患者住院治疗,随访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关节畸形及关节脱位,明显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老年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对于高龄老年患者EvansIV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利于老年患者康复及有效降低卧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优点。

  • 标签: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EvansIV) 人工股骨头置换
  • 简介:目的:研究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探讨其用于临床修复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水泥,获取材料浸提液。选择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微核试验、细胞毒性试验,对新型复合人工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该磷酸钙水泥材料浸提液未引起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各实验组肉眼下未见明显溶血反应,溶血率〈5%;微核实验显示,各实验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别(P〉0.05);浸提液对小鼠MC3T3成骨细胞的生长分化无明显影响,细胞毒性分级为Ⅰ级。结论新型复合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人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 标签: 磷酸钙骨水泥 纤维蛋白胶 生物相容性 生物安全性
  • 简介: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或结合异体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水泥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6~8周诱导膜形成后二期手术取出水泥,自体或结合异体材料移植,采用膜诱导技术修复缺损促进骨质愈合。结果随访12~52月,15例患者感染无复发,骨折均获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抗生素水泥膜诱导自体或结合异体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生素骨水泥 自体骨 异体骨 材料 膜诱导技术 胫骨骨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