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乌拉地尔单用或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在用吸氧、洋地黄类、利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乌拉地尔;B组28例将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与乌拉地尔联合治疗。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A组(73%),P〈0.05。结论: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与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速尿联合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 乌拉地尔 联合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经左锁骨下静脉插入导管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方法:12例阿-斯综合征、心脏骤停患者在急诊床边经锁骨下静脉插入带指引钢丝临时起搏导管,应用AXQ-3体外起搏器,边起搏边推送电极导管,紧急心脏起搏.结果:12例均起搏成功,达到有效起搏时间为3~9分钟,效果恒定、可靠.结论:该法起效快,疗效肯定,急诊应用,可缩短有效起搏时间,使更多危重者获救.

  • 标签: 心脏起搏 锁骨下静脉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HIV不确定样品检测的结果分析,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预测HIV的可能性。方法选取我院的24例HIV不确定样品进行分析,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的常规HIV抗体检测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及结果判断。结果24例不确定样品中占比例较高的带型为p24,p24、gp160,p17、p24、p31、p66、gp160三种,比例分别为25%(6/24),20.5%(5/24),12.5%(3/24);env类、gag类和pol类带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4.2%(13/24)、33.3%(8/24)、12.5%(3/24);其中16例成功随访,随访比例为66.7%,其中env类条带10例占62.5%;有9例样本由HIV抗体不确定发展为HIV抗体阳性,占56.3%;转阳者条带均为env类条带,3例gag类条带和1例pol条带的不确定者经随访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结论HIV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诸多,对实验的各环节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对不确定结果的受检者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蛋白印迹试验 抗体阴性或不确定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3孔打结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81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腹腔镜3孔打结法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130min,平均43min,术中出血0—2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d,无副损伤、戳口感染、粪漏、盆腔脓肿、术后阑尾动脉出血及早期肠粘连等发生。结论:3孔打结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切口美观。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3孔打结法
  •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碱缺失(BD)水平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人院后BD值的变化,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BD值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后经液体复苏等治疗后BD值逐渐升高,存活组复苏后6~12h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D可作为创伤性休克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亦可作为指导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休克病人 碱缺失 液体复苏治疗 预后判断 患者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细菌感染患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01年以前新生儿细菌感染检出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随着年代推移,CNS、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感染呈增加趋势。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诺氟沙星对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耐药率相当高;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卡那霉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等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哌拉西林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呈现耐药。结论:CNS、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机会致病菌成为新生儿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新生儿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是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抗菌药 耐药性
  • 简介:维生素K缺乏在婴儿期常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上最常见是颅内出血,起病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症.故早期合理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科1995~2000年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35例,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其中99年前15例,99年后5例),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发性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占46.4%。结论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观察光量子疗法对顽周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顽固性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光量子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各60例,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41%),好转32例(53%),对照组显效5例(8%),好转20例(33%),治疗组显效率和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结论:光量子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光量子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266例(闭合复位或开放复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8-20个月,265例在术后6—16W出现骨痂,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例发生骨不连,二期更换髓内钉加植骨术后14月骨折愈合。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可靠,适合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在骨伤患者血管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彩色多谱勒超声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阳性诊断190例(75.1%),其中检查椎动脉117例、下肢动脉55例、下肢静脉64例、上肢动脉11例、上肢静脉6例,其病变阳性率分别为77.8%、76.3%、79.7%、36.3%和33.3%。结论:超声对椎动脉及下肢血管疾患的阳性诊断率较高,对上肢血管疾患的诊断价值相对较小。

  • 标签: 彩色多谱勒超声 骨伤患者 血管疾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 标签: 铂类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在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息儿是否有心肌损害的参考价值。方法:测定40例肺炎支原体息儿血清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对其中心肌酶异常的19例息儿在恢复期进行复查。并与4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急性期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血清心肌酶明显下降,CPK-MB,LDH仍高于对照组(分别是P〈0.01,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可有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血清CPK-MB作为支原体肺炎心肌损害的生化指标特异性强,治疗支原体肺炎时应注意心肌损害。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心肌酶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出生低体重儿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1989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出生的545例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发生和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体重儿母亲妊娠期并发症如流感、中重度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明显增高;低体重儿死亡率为15.72%,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P〈0.01);其主要死因是新生儿肺炎、致死性畸形、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等。结论:母亲孕期并发症是低体重儿主要原因,积极治疗和护理孕期母亲疾患和低体重儿是减少低体重儿和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低体重儿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与梗塞相关动脉的关系.方法:对39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①下壁AMI患者的心电图ST段压低I<avL和ST段抬高Ⅱ<Ⅲ以及合并右室心梗者,梗塞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RCA);非ST段压低I<avL和非ST段抬高Ⅱ<Ⅲ梗塞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LCA);前壁和广泛前壁AMI时,STI、STavL抬高,STⅡ、Ⅲ、avF下降者梗塞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LAD)近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观测值均较高.②前间壁AMI时,STI、STavL抬高,STⅡ、Ⅲ、avF下降均不能提示梗塞相关动脉为LAD或RCA(P均大于0.05).结论:急性下壁、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时体表的心电图与梗塞相关动脉及其闭塞位置有明显相关性,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 ST移位
  • 简介:自CT应用以来,不少临床仅以头痛、呕吐、颈强直为主要表现的病例被证实为脑叶出血或原发性脑室出血,因其无明显瘫痪症状,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现报道37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8例,女9例;年龄17~83岁。其中脑叶出血3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6例。有高血压病

  • 标签: 脑叶出血 原发性脑室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主要表现 脑出血 颈强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我院2015年元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医嘱共2091份,占总医嘱的1.54%,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超剂量用药、药物配伍不合理、无冲管液、重复用药、临床选药不合理等。结论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中药注射剂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瘢痕子宫缩宫素滴注引产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对适合行缩宫素滴注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77例为观察组,同期行缩宫素滴注引产的非瘢痕子宫妊娠孕妇为212例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引产情况及母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瘢痕子宫孕妇引产后阴道试产与非瘢痕子宫孕妇会阴切开率、引产天数及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及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缩宫素滴注引产分娩的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阴道分娩 引产 母婴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肉注射对肾绞痛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静脉滴注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肌肉注射30mg或盐酸曲马多肌肉注射100mg,观察两组患者30min内的疼痛缓解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幻67%、90%和23%、63%,差异显著(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肾绞痛作用显著,并且起效迅速,可作为治疗肾绞痛的首选药.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曲马多 肾绞痛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