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分析

周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关键词: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

目前世界上人类面临的第二大健康杀手是癌症,死于癌症的人数每年都有上百万,我国因肿瘤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到了85%,占癌症死亡人数的21.58%。铂类药物具有抗癌特性是于上世纪60年代被美国人Rosenberg意外发现的,之后将其成功引入了临床试验中,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这类药物也得到了发展[1]。这类药物刚开始具有较大毒性及耐药性,之后经过药物学家的研究,又成功研制出来新型铂类药物,改善了原来铂类药物毒副作用大、耐药性大的缺陷,在治疗各种肿瘤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1.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分析

癌症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化疗,患者化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药物是铂类药物,铂类药物现在在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上已经得到了迅猛发展。美国学者在1965年发现了铂类药物的抗癌活性,之后经过药学家研究,成功研发出第1代、第2代及第3代新型铂类药物,并应用于临床治疗上。铂类药物从应用在临床上开始,不断改进完善,发展方向基本上有两个:一方面不断改善消除其毒副作用,另一方面逐步降低克服了药物对瘤体的内耐药性。铂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结构关系等近几年在有关药学专家研究努力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原来的铂类抗肿瘤药物顺铂及卡铂毒副作用得到了显著改善,药物的活性谱也得到了显著增强,而且药物在细胞株及瘤株方面具有较好的活性,这就是第3代铂类抗肿瘤药物,铂类药物在医院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实际上会产生较大较多的毒副作用,这些因素阻碍了药物的改进与发展,本文将从胃肠道、肾这两方面分析铂类药物使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对症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2.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2.1人体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上皮细胞因为增殖旺盛,一些铂类药物常常对其会产生抑制作用,患者在服用铂类药物时,胃肠道常受到不同程度刺激,并表现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等症状,症状严重时会表现为血性腹泻。患者服用顺铂后不良反应主要是严重恶心、呕吐,患者常常在服药后1—2小时后出现急性呕吐;卡铂与顺铂相比,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较轻微,常常是I-III度,很少发生IV度,停止服药1—2周就会恢复至原有状态。患者服用铂类药物奈达铂时,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是轻微恶心、呕吐,但是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分别是43.2%与32.4%。第3代铂类药物给予患者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比前两代都少都轻,例如患者服用奥沙利铂及洛铂时,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的比例仅为10%,腹泻严重的仅为4%。新型铂类药物极大地降低了药物对患者产生的肠道毒性。

2.2人体肾毒性

患者服用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肾毒性,主要原因是沉积在肾中的铂元素造成的,因为患者服用铂类药物后,其中铂素在人体肾中沉积程度也是有差异的。铂类药物中顺铂肾毒性最严重,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良,这种肾功能不良属于累积性与剂量相关性的,使用药物即使是最佳剂量,患者身体内也会出现肾脏毒性。患者服用一般剂量顺铂药物时,会对肾小管造成一定损伤,损伤主要表现在用药后的10到15天,通常是可逆的;反复地使用高剂量药物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长期的轻中度肾损害。第2代铂类药物代表卡铂所具有毒性明显低于顺铂,而且有16%患者出现了血尿素氮增加现象[3]。患者如果将卡铂与有肾毒性药物合用,患者肾毒性将会增加,药师这时应及时调整药物使用剂量。新型的第3代铂类药物肾毒性程度极大降低,例如患者服用奥沙利铂24小时后,其尿液中排泄原型铂及总铂量分别是28%及76%,血液原型铂清除量是顺铂的2倍,其与顺铂产生的肾毒性更小。

3.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分析

3.1胃肠道毒性预防措施

将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药给患者服用,其中代表性药物昂丹司琼、雷莫司琼等都较广泛地应用在肿瘤患者因化疗产生的呕吐症状中。这种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药物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化学受体感受区进行接触,经过患者上消化道与迷走神经中受体相结合,逐渐降低铂类药物使患者产生的消化道反应。药师还要督促患者多服用多巴胺受体拮抗药物,这种药物具有较好的止吐作用。但是这类药物会很容易使患者发生锥体外系反应,因此可以与5-HT受体拮抗药联用以增强疗效。为了防止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迟发性症状,应让其单独服用地塞米松,或者是与甲氧普胺等药物联合使用。对于患者出现的难治性呕吐,应使用大麻类、加巴喷丁等药物[4]。患者出现腹泻时,应使用干扰素、白介素11治疗,但是要让患者在日常饮食及生活方面多注意,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应及时给予其补充体液或开展电解质,当患者腹泻次数超过5次时,或出现血性腹泻时,必须立即停用所有相关的化疗药物。

3.2肾毒性防治措施

患者出现肾毒性症状,主要是因为患者服用的铂类药物的铂元素沉积在人体肾脏内,因此药师应预先让患者饮水或者是输液来清除沉积的铂元素,剂量为1-2升,此外还能使用利尿药呋塞米来防治消除铂元素的沉积。有医学专家经过科学研究得出:患者服用药物中氯化钠、高渗透性活性物含量较高时,可能具有较大水合作用,从而增强人体内血浆尿素透过性,这样就能较好地减轻患者肾毒性症状的几率。也可以让患者服用硫代硫酸钠与顺铂一起,以此更好地减轻顺铂药物的活化度,人体肾小管对顺铂的重吸收也会有所减少[5]。

4.讨论

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出现的不良反应外,还有发热、过敏、口腔溃疡、脱发等等,医生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对症下药治疗,对于其出现的口腔溃疡可以使用锡类散及口腔溃疡膜等给予治疗。经过长时间临床研究与应用,铂类药物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较明显的作用,其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随着时间推移及技术进步,铂类药物得到了改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有关医学工作者在改进铂类抗肿瘤药物方面积极努力,其具有较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唐友平,唐友明.某院常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03:473-474.

[2]刘剑,徐韶东.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J].中国药房,2013,30:2857-2859.

[3]钱锦,闫鹏,张凯.回顾性研究422例抗肿瘤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8:1557-1561.

[4]刘剑,徐韶东.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比较与防治[A].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2013:5.

[5]谭书想.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机制和不良反应的比较分析[J].中南药学,2015,05:51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