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断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锁骨中断骨折患者,采取手术与非手术方式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治疗锁骨中断骨折,不愈合率及畸形愈合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明显比非手术治疗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比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断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可以减少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并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外固定 手术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2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腹腔镜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47例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针对147例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1组73例心脏病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护理,针对2组74例心脏病患者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心脏病患者之间对比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焦虑评分及手术室缺陷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过程中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 手术室心脏手术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手术患者88例,依据患者护理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教育的44例手术患者为参照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的4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手术患者实施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手术配合流程错误发生率较比参照组更低,数据结果统计后P<0.05。另外,比对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95.5%)较比参照组(77.3%)更高,数据结果统计后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可以降低错误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 手术配合能力评估 手术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及手术配合能力评估,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疾病的知晓度评分。结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评分,护理前无明显差异,而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让其接受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安全教育 手术配合能力 手术室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回顾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均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其中预防性用药38例,占95%;治疗性用药2例,占5%。共涉及22种5大类。抗菌药物单用1例,两药联用38例,三药联用1例。以术后预防用药>72h、预防用药时间过长为主要不合理表现。其它包括选择预防用药的起点过高,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喹诺酮类药物;重复用药,如头孢西丁钠、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等,对厌氧菌效果较好,联用硝咪唑类除造成浪费外,还使不良反应几率加重,故还需探讨联用价值。本次不合理用药共60例次。结论分析阑尾炎手术抗菌药物在围术期应用特点,抗菌药物预防用药为100%使用率,且有不合理现象存在,如选药档次高、用药时间长、无指征频繁换药等,需重视干预,加大宣传和监督,管理部门需做好控工作,临床药师参与用药方案的制定,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合理用药。

  • 标签: 阑尾炎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183例,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85例患者,腹腔镜组98例患者。开腹组的85例患者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状态下行常规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的98例患者均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自如活动时间、恢复家务时间、能够独自外出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较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的临床优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良性卵巢囊肿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缺陷发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护理缺陷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中运用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素质,值得推广。

  • 标签: 零缺陷理论 手术室 心脏手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优劣性。方法选取疝气患儿76例,其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者42例作为观察组,传统手术治疗者3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及并发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术后肿胀时间短(P均<0.05),而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复发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传统手术,微创手术治疗疝气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作为疝气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手术 小儿疝气
  • 简介:摘要目的防止手术过程中因手术物品放置不当而造成的交叉感染,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提供一种手术整理盒,包括第一盒体,该第一盒体由可活动的第一隔板分隔成两个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可抽出的内盒,第一盒体的一侧外设置有第二盒体,第二盒体由第二隔板分隔成至少两个第二腔室,第二盒体的上表面低于第一盒体的上表面。结果手术中无菌物品分类整理的效率和正确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手术的无菌程度。结论该手术整理盒能够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无菌物品进行有效地整理和分类,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 标签: 手术整理盒 手术无菌程度 手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围手术期病人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需要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措施干预,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13.64%)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的患者(2.73%),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x2=3.88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围手术期病人低体温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手术 低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脊柱骨折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脊柱骨折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8.89%,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方式的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脊柱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对1990年4月~2010年4月间2234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34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为96.06%,共涉及抗菌药物8大类44个品种,主要以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为主。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为59.65%。平均住院时间约9d,620例患者用药时间超过3d,占28.89%。结论应严格掌握手术预防用药指征;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围手术期预防;限制手术后期用药时间;定期对手术患者用药进行监测;加强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 标签: 乳腺手术 围手术期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60例,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接受微创手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术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再次出血率及病死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手术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以及常规直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我院确诊的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一组患者为A组,一组患者为B组,各组患者60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常规直肠手术治疗,A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治疗。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6.67%。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结论在直肠外科治疗过程中使用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可以促使中下段直肠疾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经肛门括约肌路径手术 常规直肠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例,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态改善情况、并发症情况、医生配合度、医生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态改善率大幅提高,增加了手术成功率;在医生配合度、满意度、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也明显优越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制定符合腹腔镜围手术期护理要求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对手术成功率有一定的保障作用,值得护理人员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腹腔镜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06月—2018年06月,对本院骨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手段,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基础护理管理)与研究组(手术室护理管理),两组各51例。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率、护理投诉率、院内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可以大大降低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率,而且还可以减少护理差错以及投诉事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院内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不同种类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干预后)清洁手术患者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11年2月份出院病例(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共调查2104例清洁手术患者,其中946例(44.96%)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852例,30—60min预防性使用75例,60—120min预防性使用19例。757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170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48h;19例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72h;均为均为一联用药,品种为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其中20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感染者预防用药时间均<72h。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合理。结论该院清洁手术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预防性使用率和停药时间与卫生部的要求还有差距,仍需持续改进,确保达到卫生部要求,使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

  • 标签: 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预防用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时的踝关节功能。结果急诊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择期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早于择期组(P<0.05),术后1年时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与择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1年后的功能恢复疗效相当,但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 标签: 踝关节骨折脱位 急诊手术 择期手术 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