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行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的疗效。方法 基于随机双盲法下,将符合研究需求的60例早产原发性呼吸暂停患儿(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均分为2组,1组为常规组(n=30),1组为实验组(n=30);2组分别行单纯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与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在呼吸暂停发生次数、呼吸暂停消失时间、机械通气率、漏气率等多指标数据方面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早产儿 原发性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nCPAP(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支持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方法 研究对象40例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新生儿,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20,予常规治疗+吸氧治疗)、B(n=20,予常规治疗+早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两组,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效果更好,症状表现消失时间均更短,血气PaO2、SaO2及pH指标水平更高,PaCO2水平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早期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支持可提升治疗效果,并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表现,以及促使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正常,具备运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持续正压通气 呼吸机支持 新生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措施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比较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对HHHFNC组与NCPAP组早产儿分别采用HHHFNC、NCPAP模式治疗。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由2位研究者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Stata12.0软件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有效性指标(治疗失败率、再插管率)与安全性指标(鼻损伤、气漏发生率);次要结局评价指标包括:院内死亡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动脉导管未闭(PDA)、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结果通过文献筛选,并追踪检索已获取全文的相关参考文献,共计8篇RCT研究文献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的早产儿为1037例,其中HHHFNC组为518例,NCPAP组为519例。①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主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有效性指标方面,2组早产儿治疗失败率和再插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18、0.93,95%CI:0.87~1.59、0.67~1.30,P=0.286、0.687);而安全性指标方面,HHHFNC组鼻损伤与气漏发生率,则均低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17、0.24,95%CI:0.11~0.26、0.09~0.63,P<0.001、=0.003)。②针对HHHFNC与NCPAP预防早产儿拔管失败的次要结局评价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早产儿院内死亡率(OR=0.

  • 标签: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随机对照试验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拔管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纳入本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收治重症肺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0例,接受常规重症肺炎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以及气管插管发生率。结果对比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收到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降低气管插管发生概率,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研究组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生命体征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缓患者心率以及呼吸频率,降低血压,改善动脉血气各项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急性肺水肿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10月—— 2015年 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56%,有效 40%,无效 4%,总有效率 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50%,有效 36.36%,无效 13.64%,总有效率 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 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作为一种辅助通气模式,在单肺通气中可以有效预防肺不张,改善肺氧合,优化呼吸力学,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随着人们对PEEP的了解日益深入,PEEP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更加普及,从最初的固定PEEP与小潮气量联合应用,到现在的肺复张之后进行PEEP个体化设置组成开放肺方法。文章从PEEP的作用机制、应用PEEP的优势及副作用、PEEP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着手,对PEEP在单肺通气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呼气末正压 单肺通气 肺保护
  • 作者: 何振锋 查姗姗 关力理 陈荣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510120,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518020
  • 简介:摘要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是多种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但NPPV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类型人机不同步事件(patient-ventilator asynchrony,PVA)会导致氧合、舒适度、睡眠质量下降等不良结局。因此,临床上越来越重视对PVA的检测和改进。本文将对PVA的常见类型、检测手段、量化方法及改进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决策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6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改善通气治疗;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治疗组血气分析、生命体征、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显示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能有效治疗重症哮喘导致的呼吸衰竭。

  • 标签: 重症哮喘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救治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其中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用BiPAP呼吸机面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PaO2、SaO2、PaCO2,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总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同时应用呼吸机结合常规药物治疗较之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对经NPPV诊疗的重症哮喘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重症哮喘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哮喘通气组(27例)与对照通气组(28例),对照通气组行常规哮喘护理,哮喘通气组行专业哮喘护理。比较哮喘通气组与对照通气组的护理效果、血气指标情况。结果护理前后哮喘程度比较,哮喘通气组与对照通气组都已缓解,P<0.05。哮喘通气组的护理效果比对照通气组突出,P<0.05。护理后,哮喘通气组的PaO2检测、SaO2检测、PaCO2检测情况均比对照通气组好,P<0.05。哮喘通气组的P、MAP、R指标情况优于对照通气组,P<0.05。哮喘通气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比对照通气组高,P<0.05。结论实施专业的哮喘护理措施可缓解重症哮喘病状,改善动脉血气情况,增强护理成效,优化NPPV诊疗效果。

  • 标签: 重症哮喘 临床护理 无创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指标 专业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常见的心因性不良反应、胃肠胀气、皮肤的压红与破损等不良反应和护理进展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不良反应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于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选取在我院有过治疗经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18例痊愈,20例见效,2例无效,对照组14例痊愈,15例见效,11例无效,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双水平 无创正压通气 COPD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10月—— 2015年 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56%,有效 40%,无效 4%,总有效率 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50%,有效 36.36%,无效 13.64%,总有效率 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 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6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97%,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参数值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危重支气管哮喘抢救中适宜的正压通气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诊的22例危重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常规治疗的同时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在辅助通气过程中,需要给予其面罩手控呼吸囊来帮助患者呼吸过渡,经过短期的治疗,病情缓解的患者有12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继续治疗,而病情未获得改善的患者有10例,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针对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RR、HR以及SpO2进行监测。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1-2小时后,病情均获得好转,其体内血气也得以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相互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抢救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呼吸囊辅助呼吸过渡,通过过渡治疗的效果来决定选择有创或是无创的通气方式进行抢救,这两种抢救的效果大致相同,相应的并发症状明显较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危重支气管哮喘 抢救治疗 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无创正压通气对于急性左心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RR、HR、pH、PaCO2、PaO2/FiO2的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RR、HR、pH、PaCO2、PaO2/FiO2各项指标上无论是在组间还是组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早期使用BiPAP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 左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