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患儿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患儿的护理体会。结果本组痊愈44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95.0%。;本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退热时间3.0±1.6d,肺罗音消失时间4.5±1.0d;患儿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1例感染、1例腹胀。本组不良反应率为2.5%,经对症治疗后消失,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症状消失较快,适于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CPAP持续正压通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100例,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面罩给氧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塞式CPAP氧疗,治疗后两组呼吸,紫绀,心动过速和呼吸困难症状消失,并比较了肺部体征的改善时间,还需要比较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血气分析的动态结果。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后,观察组SaO2和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5),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鼻塞式CPAP疗效明显,它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儿童的肺循环,血液循环,以及各种不良症状,还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鼻塞式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无创正压通气在小儿哮喘持续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持续状态中患儿90例作为评价对象,采取盲选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并对两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哮喘持续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效率为95.6%;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效率为84.4%,两组对比,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哮喘持续状态中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使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患者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治疗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100例,根据使用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实行头罩呼吸器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肺部出血,颅内出血,气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患儿家属的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患儿中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 呼吸困难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这一阶段我院收治的 60 例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 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 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 PH 值为( 7.35 ±0.12 ), PaO 2 为( 67.28 ±8.83 ) mmHg , PaCO 2 为( 56.07 ±15.62 ) mmHg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运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207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5%,而后对比两组PaO2、PaCO2、呼吸以及心率情况,上述数据间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肺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确切。

  • 标签: 新生儿肺炎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新生儿肺炎患者(100例、2016年11月22日—2017年11月28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临床各项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为(36.66±4.44)次/分钟、24小时动脉血氧分压为(98.71±10.54)mmHg、24小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41.44±3.05)mmHg、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1.54±0.21)天、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44±1.22)天;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炎 临床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早期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和与研究其临床预后,为临床治疗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随机原则,抽取在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处于呼吸衰竭早期,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对照组接受常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改善及免疫功能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发绀、湿啰音、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并发症等结果。结果对照组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发绀消失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血氧饱和度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二氧化碳分压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通气1h与12h血氧分压均低于观察组。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明显,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提高肺功能与免疫功能,并明显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二氧化碳分压与血氧分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Bi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伴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固定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术前通气时间、术后通气时间与二氧化碳潴留、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获益更好。

  • 标签: 围手术期 持续正压通气 重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组
  • 简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较多见于早产儿,多由于肺发育不成熟,缺乏肺表面活性物(pulmonarysurfactant,PS)引起呼吸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1]。目前,NRDS的治疗主要包括外源性PS替代治疗和机械通气(mecharni?鄄calventilation,MV)辅助呼吸治疗。PS替代疗法虽然提高了NRDS的治愈率、降低了患儿死亡率,但近年来该类患儿肺功能发育不全的临床报道也随之增多[2]。且PS与MV治疗均需气管插管,为有创性治疗,可导致患儿肺损伤,存在肺出血、肺部感染及气胸等并发症[3]。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疗效观察 早期应用 PULMONARY 鼻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2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研究组给予N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CMV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PaO2、PaCO2及PH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儿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MV相比较,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有效的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常频机械通气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无创正压通气对OSAHS患者嗜睡程度、PSG指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与期间收治的OSAHA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分组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嗜睡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SG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SAHS患者应用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可有效缓解嗜睡程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无创正压通气 OSAHS患者 嗜睡 PSG 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