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断患儿共计78例,在双盲分组法下分为研究组(n=39)和对比组(n=39),对比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给氧2小时血气分析及治疗效果。结果除却两组患儿PaCO2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SaO2、PaO2指标对比均具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下对小儿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道 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效果。方法 70例COPD并OSAHS患者为研究样本,均在2019年11月-2021年10月于本院住院治疗。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实施持续正压通气(CPAP),观察组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通气

  • 标签: COPD OSAHS CPAP BIPAP 血气指标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确的护理方式对于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并实施优质护理,2周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总体有效率为96.7%,血气指标明显改善,较治疗前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加之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雾化吸入 无创正压通气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NPPV)治疗AECOPD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AECOPD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通气前与撤机后心率比较t=10.1861(p=0.0000);收缩压比较t=16.7627(p=0.0000);舒张压比较t=19.9797(p=0.0000);PaO2比较t=27.3786(p=0.0000);PaCO2比较t=12.4454(p=0.0000);SaO2比较t=7.5204(p=0.0000);R比较t=23.145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使用NPPV可迅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促进CO2排出、纠正呼吸衰竭导致的酸中毒,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有创通气的使用。

  • 标签: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来治疗,观察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6分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6分步行实验、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左室心力衰竭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左室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讨肝移植术后合并发生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护理。方法顾性分析本中心4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结果1例患者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拔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1例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低氧血症难以控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2例患者无创正压通气,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通过严密病情观察,及时精准的用药管理、专业的无创正压通气、严格的消毒隔离、合理的营养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肝移植 卡氏肺囊虫肺炎 无创正压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8月-2023年4月接收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Excel函数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常规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实验组血气指标及呼吸频率、心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压拔管和负压拔管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后成功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压拔管组(53例)和负压拔管组(52例)。拔管时所有患者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清除口、鼻、咽喉及气管内分泌物。负压拔管组断开呼吸机,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并越过远端开口,行气管内持续负压吸引,同时抽空气管导管气囊后,将吸痰管随同气管导管一起拔出;正压拔管组不断开呼吸机,在原有SBT模式下,指导患者用力吸气,当患者达到吸气高峰时,抽空气囊后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两组均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5 L/min)。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5 min及1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观察两组患者拔管后30 min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严重呛咳、气道高反应、肺炎)。结果拔管后5 min,正压拔管组患者PaO2明显高于负压拔管组〔mmHg(1 mmHg≈0.133 kPa):123.4±30.2比111.0±21.1,P<0.05〕,pH值和PaCO2略低于负压拔管组〔pH值:7.411±0.042比7.419±0.040,PaCO2(mmHg):39.7±4.7比40.5±5.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拔管后1 h,正压拔管组患者pH值、PaO2、PaCO2均略低于负压拔管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30 min内,正压拔管组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及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负压拔管组〔呼吸急促:9.4%(5/53)比28.8%(15/52),心动过速:15.1%(8/53)比32.7%(17/52),血压升高:11.3%(6/53)比30.8%(16/52),血氧饱和度下降:7.5%(4/53)比34.6%(18/52),均P<0.05〕,严重呛咳发生率亦明显低于负压拔管组〔9.4%(5/53)比30.8%(16/52),P<0.05〕,但两组间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53)比5.8%(3/52),P>0.05〕。两组患者均未在拔管后48 h内发生肺炎。结论正压拔管能保证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得到充分氧合,避免低氧,还能降低严重呛咳发生率,有利于生命体征的稳定。

  • 标签: 正压拔管 负压拔管 低氧血症 气道高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联合洛贝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9.12±7.53)岁,给予洛贝林治疗;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8.96±7.31)岁,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N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6,P=0.002)。治疗1周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为(70.35±10.79)mmHg(1 mmHg=0.133 kPa)、(371.14±49.86)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87±10.77)mmHg、(336.07±47.82)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9.15±8.27)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56.03±8.69)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FVC)、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分别为(1.66±0.40)L、(2.63±0.46)L、(2.87±0.59)L/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7±0.29)L、(2.31±0.40)L、(2.39±0.54)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NPPV联合洛贝林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及肺功能指标,大大促进了患者早日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洛贝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 8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40例,持续组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间歇组采取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插管、开奶的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气和氧合情况、总有效率、并发症。结果:间歇组插管、开奶的时间短于持续组,治疗后患儿血气和氧合情况优于持续组,总有效率高于持续组,并发症少于持续组, P< 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肌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慢阻肺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率、临床死亡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4小时后氧饱和度、氧分压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应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肌疲劳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机械通气 慢阻肺 呼吸肌疲劳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情况。方法:将我院 2016年 8月 ~2017年 8月收治的 5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取安全气囊通气治疗(对照组, 24例)与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 27例)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分别采取了上述治疗措施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 96.30%与 70.83%,组间差异显著( χ2=6.229, P< 0.05)。结论:在院前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左心衰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名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心率指标进行对比,并进行对数据分析。结果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生理指标不具有明显差异,而观察组的患者在经过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手段后,在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指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改善;而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上,观察组的95.5%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9%。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数据结果对比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的治疗方式在应用于COPD呼吸衰竭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的治疗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提升医疗的整体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 COPD 呼吸衰竭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NIPPV在院际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效果。方法根据35例应用NIPPV转诊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院内未使用NIPPV治疗和院内使用NIPPV治疗两组,对比这两组在院前时的R、HR、MAP、SpO2参数,来判断转运效果。结果院内未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转运时R、HR、MAP、SpO2改善显著,院内使用NIPPV治疗的患者R、HR、MAP、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院前使用NIPPV转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NIPPV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转诊
  • 简介: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其症状、低氧血症、氧合指数及二氧化碳潴留,说明NPPV治疗有效,耐受性好,并发症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