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6
/ 2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分析

吴涛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56%,有效40%,无效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50%,有效36.36%,无效13.64%,总有效率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左心衰;效果

临床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容易产生肺水肿等并发症[1],容易造成患者的吸气受到的阻力增加,耗氧量提高,胸内压随之降幅增加,造成患者左心室前后的负荷相应的增大。多因素引发的临床急性左心衰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低氧血症、左心房及肺循环淤血、出现呼吸困难、肺泡水肿等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3]。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并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纳入标准: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可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患者无其他伴随性恶性肿瘤;患者无相关治疗禁忌症;患者年龄大于18岁;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者伴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患者伴有非心源性的肺水肿;患者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将47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5例,年龄53岁到79岁,平均年龄(61.89±2.31)岁;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对照组患者22例,年龄51岁到76岁,平均年龄(62.13±2.52)岁;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酸碱度平衡,强心剂使用,消除诱因,扩张血管,缓解支气管痉挛,利尿等[4]。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将面罩与密闭的呼吸机连接好,呼气压力调整为5cmH2O,吸气压力调整为10 cmH2O。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包括肺部啰音、紫绀、呼吸困难等;同时对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液体出入量、血压等情况进行比较;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

1.4判定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24小时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56%,有效40%,无效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50%,有效36.36%,无效13.64%,总有效率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24小时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4(56%)

10(40%)

1(4%)

24(96%)

对照组

22

11(50%)

8(36.36%)

3(13.64%)

19(86.36%)

P值

P<0.05

P<0.05

P<0.05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后

PH值

PaO2

PaCO2

SaO2

观察组

25

治疗前

7.31±0.13

44.81±5.28

45.27±5.26

81.09±6.75

治疗后

7.41±0.09

91.2±6.72

36.71±3.14

97.98±3.41

对照组

22

治疗前

7.30±0.11

45.62±5.19

45.42±5.69

80.37±6.83

治疗后

7.4±0.14

87.15±5.49

38.91±3.56

96.15±2.21

3讨论

急性左心衰临床常伴有低氧血症[5],心律失常等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对于其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6],但是不能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治疗应以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纠正电解质平衡,纠正低氧血症等为重点,提高临床早期的治疗有效率。无创正压通气可以快速缓解患者心脏负荷[7],降低前后心室的壁压差,有效的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同时患者的胸内正压升高,回心血量有效的减少,降低了左心室的前负荷,有效改善患者左心的功能情况。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的气体交换有明显作用[8],大大降低患者的耗氧量,增加氧浓度,改善患者肺泡水肿情况,利于患者低氧血症的快速好转,从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56%,有效40%,无效4%,总有效率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50%,有效36.36%,无效13.64%,总有效率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应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治疗,可以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志新. 机械通气时呼吸与心血管的相互作用.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7(36):549-551.

[2] 盖宇.ICU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40 例的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27-28.

[3] 陈元姝.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4):16-17.

[4] 蔡丹磊,王霆,包玉华.60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48-49.

[5] 吴培群.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疗效比较[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75-76.

[6] 梁振佳,钱虹. 院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2013,24(1):68-69.

[7] 李晓燕. ICU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23-24

[8]孟宪浩,吴业新,王英亮,等.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2):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