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接受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2组,对比48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的血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e抗原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e抗原阴性患者治疗至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ALT复常率分别为51.4%、67.6%、67.6%、75.7%,e抗原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20.6%、52.4%、42.9%和55.6%,两组比较,在治疗12周和3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e抗原阴性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45.9%、67.6%、75.7%和75.7%;e抗原阳性患者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0.2%、38.1%、39.7%和42.9%,两组患者比较,在24周、36周和48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阳性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分别为分别为19.0%、27.0%、28.6%和38.1%,e抗原阳性组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分别为12.7%、22.2%、22.2%和31.7%。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国产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尤其是用于e抗原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eP-CHB)HBV前C/BCP突变/准种及其与HBeAg、HBV 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断面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220例eP-CHB患者进行前C/BCP突变检测,其中24例患者进行前C/BCP区扩增、克隆,同步检测血清HBeAg和HBV DNA水平,分析前C/BCP突变/准种的发生情况及其与HBeAg和HBV DNA水平的关系。结果220例eP-CHB患者中,HBV前C/BCP总突变率为70.0%(154/220),前C/BCP共同突变率为18.2%(40/220),前C突变率为30.9%(68/220),BCP突变率为57.3%(126/220)。HBV DNA≥ 5 lgIU/ml患者上述4种突变检出率均高于HBV DNA< 5 lgIU/ml者,其中前C/BCP总突变和BCP突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809、P = 0.016,χ2 = 5.081、P = 0.024)。HBeAg水平越低(< 500 COI、500~1 000 COI和> 1 000 COI共3组患者比较),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1.738、17.291、16.263、22.164,P均< 0.001)。HBV DNA≥ 5 lgIU/ml患者中,HBeAg水平越低,以上4种突变检出率越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40.503、19.654、16.727、29.119,P < 0.001)。准种检测中,前C区高突变组患者HBeAg水平低于低突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0、P = 0.017),前C、BCP高突变组与低突变组间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24、P = 0.462,t = 0.893、P = 0.317)。结论eP-CHB患者中仍存在广泛的前C/BCP突变。高HBV DNA、低HBeAg表达者,前C和BCP突变的发生率较高;前C区突变株在准种中比率高者更影响HBeAg的表达。推测前C/BCP突变可能是eP-CHB出现低HBeAg、高HBV DNA,并导致抗病毒治疗停药后易复发的原因。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V DNA 肝炎,乙型 前C/BCP区突变 准种
  • 简介:目的:探索防止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复发及肝硬化的有效途径。方法:慢性乙肝,HBeAg阴性,病毒复制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二组,通过肝细胞膜保护剂(益肝灵)治疗和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对照80例,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NA阴转后,即停止用药,治疗组继续服用益肝灵药治疗半年,随访五年,统计两组患者肝炎复发率和肝硬化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肝炎复发17.5%(14/80)肝硬化2.5%(2/80);对照组,乙肝复发70%(56/80),肝硬化15%(1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乙肝HBcAg阴性,病毒复制病例的治疗,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及HBV—DVA阴转后,采用益肝灵延长治疗半年可以有效防止肝炎复发及肝硬化的发生。

  • 标签: 慢性乙肝 HBEAG阴性 病毒复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导致假阳性原因的分析。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份离心与不离心标本的HBeAg。结果不离心标本的HBeAg单独阳性很高,离心标本无此情况。结论假阳性与不离心有关,因全血中红细胞内有许多与HBeAg有共同抗原颗粒物质及过氧化酶,在用ELISA法检测过程中出现非特异性结合,即与底物发生反应,而造成假阳性,洗板不清,可能也是造成假阳性原因之一。故要求在做两对半时,单独HBeAg阳性标本重进行离心,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ELISA HBeAg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stis B,CHB)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阳性患者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Treg/Th17平衡与HBeAg变化的关系。方法收集HBeAg阳性CHB患者33例作为治疗组,分别检测其恩替卡韦治疗前及治疗4、8、12、16、20、24周乙肝标志物(HBeAg、HBsAg)、肝功能(ALT)、HBV-DNA载量、Treg以及Th17细胞频数。选取相同时间段13例体检健康者相同检测指标作为对照。结果恩替卡韦治疗前CHB患者外周血Treg以及Th17细胞频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Treg细胞频数与HBV-DNA载量、HBeAg以及HBsAg水平呈正相关。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Treg细胞频数呈下降趋势,Th17细胞频数改变呈倒"V"字型。治疗24周后7名CHB患者达到HBeAg转阴,HBeAg转阴组未治疗前Treg细胞频数、Treg/Th17比率均显著低于HBeAg未转阴组,且恩替卡韦治疗过程中CHB患者Treg细胞频数的改变与HBeAg水平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外周血较低水平的Treg细胞频数以及Treg/Th17比率更易于达到治疗后HBeAg转阴,而且治疗过程中Treg细胞频数的改变情况可能预测HBeAg是否能够转阴。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心抗原阳性 恩替卡韦 Treg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表2示经组间比较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和阳性与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和阳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

  • 标签: 不同中医 中医辨证 乙型肝炎不同
  • 简介: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HBV人群感染率高达6%。为了解本县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阳性情况,1995—1997年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抽取HBsAg阳性、ALT正常者的血清437份,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现将HBeAg阳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

  • 标签: 乙肝感染 HBEAG HBV ALT 反向被动血凝法 RPHA法
  • 简介:目的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方法对2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并定期随访HBV标志物、HBVDNA和肝功能.结果疗程结束时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完全应答率为0%,部分反应率为40%;随访结束时,持续应答率为35%.结论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 标签: Α-干扰素 药物治疗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 简介:HBV感染中最大数量存在的是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而ASC主要来自婴幼儿感染。我们通过4年收集394例慢性乙肝携带者血清,

  • 标签: 慢乙肝 E抗原 乙肝脱氧核糖核酸
  • 简介:探讨拉米呋啶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疗效的比较。本案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36例,HBeAg阴性24例,经拉米呋啶100mg/d治疗1年,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率为77.8%,ALT复常率为72.2%,HBeAg阴性组HBV-DNA转阴率为83.3%,ALT复常率为75%,经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两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示拉米呋啶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同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拉米呋啶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入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临床资料,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疗程为24周。结果52周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7.6%和68.75%(P<0.01);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3.75%和25%(P<0.05)。结论替诺福韦在ALT复常及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方面均优于拉米夫定。

  • 标签: 替诺福韦 乙型肝炎 慢性 拉米夫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BeAg、HBeAb和HBcAb阳性时是否具有感染性,减少因输血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提高输血安全性。方法采用ELISA(酶联吸附免疫法)。结果1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为5%,100份成品血的标本的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为3%。结论将HBeAg、HBeAb和HBcAb作为献血者常规检测项目,筛除HBsAg阳性以外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

  • 标签: HBeAg (乙型肝炎e抗原) HBeAb (乙型肝炎e抗体) HBcAb (乙型肝炎e抗原) 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7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拉米夫定片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片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予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拉米夫定片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效果最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8周及72周疗程的重组人干扰素(IFN)α-2a治疗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并比较随访至96周的结果。方法6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48周疗程组及72周疗程组,两组患者采用IFNα治疗,疗程结束后均随访至第96周。结果两组ALT复常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2周疗程组第72周及第96周的HBVDNA转阴率、HBsAg阴转率及HBeAg/抗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Be)血清学转换率较48周疗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HBeAg阳性且48周疗程后仍无效应或仅部分效应的慢性乙肝患者,延长至72周疗程有望达到完全应答。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干扰素 延长疗程
  • 简介:乙型肝炎在病程中或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HBeAg/抗HBe转换后,HBV-DNA阳性,可能是由于HBV-DNA出现前C区(1896位核苷G-A变异)或C区启动区突变(1762位核苷A—T变异、1764位核苷G—A变异)不能形成HBeAg,但病毒仍能复制及装配,病情不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现将我们用中药健脾益气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

  • 标签: 中药 健脾益气汤 拉米夫定 治疗 HBEAG 阴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的毒性及其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受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的影响。结果土贝母冷浸液低于32?g/mL浓度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16?g/mL和8?g/mL的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均有抑制作用,对HBeAg的作用强于对HBsAg的作用,抑制作用在2d时效果最好且抑制率高于阳性药物对照拉米夫定组,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反而减弱。结论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2.15细胞 土贝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肝治疗疗效的比较。方法本案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HBeAg阳性38例,HBeAg阴性22例,均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48周。结果经48周治疗后,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4.7%,ALT复常率为60.5%,HBeAg阴性组HBV-DNA转阴率为40.9%,ALT复常率为54.5%,经方差分析两组数据,两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和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疗效无显著差异,同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HBsAg和HBeAg定量在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3例急性乙型肝炎和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结果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内科治疗病情痊愈后,HBsAg和HBeAg转阴;在36例接受阿德福韦酯和19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水平下降不明显,而HBeAg则明显下降;治疗48周,阿德福韦酯治疗患者HBVDNA不可测率为47.2%,而恩替卡韦治疗患者为78.9%(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19.4%和26.3%,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6.7%和21.1%(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量检测HBsAg和HBeAg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HBSAG HBEAG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