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以3:1的比例依次纳入观察对象,最后纳入评价者136例,其中治疗组102例给予疏肝扶正合剂,同时联用北京远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远策素(干扰素IFN-α2b)5MU,6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用远策素(干扰素IFN-α2b)治疗,用法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影像学指标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治疗6个月后)基本有效率分别为62.75%及41.1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LT、AST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标签: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研究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在接受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过程中HBsAg的动态变化对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entralRegister数据库中关于HBsAg水平与HBeAg阳性的CHB患者在接受NAs治疗过程中发生血清学转换关系的临床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结果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467例CHB患者。HBeAg阳性患者发生HBsAg应答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64.3%,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19.8%(P<0.0001);HBsAg应答组HBsAg消失率为30.5%,显著高于未发生HBsAg应答组的0.4%(P<0.05);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HBsAg基线水平为(3.4±0.6)lgIU/mL,与未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的(3.7±0.4)lgIU/mL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eAg阳性患者在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早期快速下降是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的有效预测因素,甚至对HBsAg的消失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HBSAG HBEAG血清学转换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日常乙肝两对半检验工作中,造成新生儿单项HBeAg假阳性的各种原因。方法标本选样中97例HBeAg阳性患儿均为本院出生1~4d新生儿,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公司酶联免疫试剂进行检测。结果97例患儿中,7例HBeAg仍为阳性且抗HCV抗体阳性,经查其母亲抗HCV抗体阳性,考虑母婴垂直传播。90例新生儿HBeAg均转为阴性。结论以上结果表明在这97例单项HBeAg阳性样本中,除7例单项HBeAg阳性的新生儿血样与丙型肝炎相关外,其余90例新生儿血样均为HBeAg假阳性。

  • 标签: 新生儿 HBeAg 假阳性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mg/次,每天1次,对照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100mg/次,每天1次,疗程4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HBV-DNA、ALT,血清学应答率和耐药率,同时观察药的副作用。结果治疗48周后实验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控制HBV耐药性也优于对照组,ALT复常率和血清学应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例出现轻度恶心、胃肠不适。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明显,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显著提高HBeAg转阴率并有效控制HBV耐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HBeAg阴性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随机选择10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保肝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100mg/d),另1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作HBV标志物及ALT检测.结果治疗组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HBV-DNA阴转率为60%、90%、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0、10%、20%、10%,P<0.01.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ALT复常率为60%、90%、100%、80%,对照组为20%、40%、50%、40%,P<0.01.两组在治疗后生化及病毒应答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拉米夫定对HBeAg阴性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可抑制HBV复制伴有ALT明显改善.

  • 标签: 拉米夫定 治疗 HBEAG阴性 HBV-DNA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刘玉兰.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期疗效研究[J].肝脏,422.  [39]徐俊杨.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虽然本研究表明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血清HBeAg转阴率的疗效有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eAg阳性和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病毒学特点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CHB患者临床资料,了解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CHB患者在肝功能、肝脏病理学以及HBVDNA载量方面的特点。结果HBeAg阴性与阳性的HBC患者平均年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类患者均男性多于女性;两类患者的HBVDNA载量有明显差异(t=14.339,P=0.007);两类患者ALT值差异明显(t=5.012,P=0.004);两类HBC患者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对比无差异。结论HBeAg阴性的CHB患者相比HBeAg阳性CHB患者平均年龄更高,ALT水平、HBVDNA载量更低,两类患者没有明显的肝脏组织病理学差异。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病毒学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比较初治与序贯阿德福韦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HBeAg阳性的CHB患者90例分2组,替比夫定初治组和替比夫定序贯阿德福韦酯初始疗效不佳的序贯组各45例,疗程10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及耐药变化。结果替比夫定疗效好,肝功能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分别为91.1%、80.0%、57.8%和30.0%。初治组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序贯组(P〈0.05),但有早期应答的患者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早期应答患者各项疗效指标均显著好于无早期应答患者,而且发生病毒学突破也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1~0.05)。结论替比夫定治疗CHB疗效肯定,初治疗效好于序贯阿德福韦酯疗效不佳患者,但后者有早期应答反应时其治疗104周的各项疗效指标与初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时应严密观察早期抗病毒应答反应,及时进行优化治疗。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病毒学突破 序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干扰素(IFN)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患者病例97例,对其采取干扰素500-600万单位常规治疗,而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7例患者中,治疗结束前实现eAg-eAb血清学转换者60例,治疗前ALT水平、治疗早期ALT水平较基线水平升高程度、治疗前HBV-DNA定量结果、治疗早期HBV-DNA定量较基线水平下降程度等差异对eAg-eAb血清学转换产生明显影响。结论ALT水平以及HBV-DNA定量结果能够预测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值得关注。

  • 标签: 干扰素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ALT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接诊的82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数据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病毒载量变化、Child-Pugh评分、谷丙转氨酶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HBeAg阴转率,还可以有效降低病毒载量,且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不同载量下HBV-DNA与ALT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150例病例,每组50例,按HBV-DNA不同载量分为三组(A组HBV-DNA<104IU/ml;B组104IU/ml≤HBV-DNA<105IU/ml;C组HBV-DNA≥105IU/ml),每例记录下HBV-DNA和ALT,每组内比较HBV-DNA与ALT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各组间的差别,以P<0.05为有显著性意义。结果A、B、C三组的HBV-DNA和ALT的呈显著正相关性(分别为r=0.714,0.812,0.836,P<0.0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在不同分组中均显示与ALT呈现正相关性。

  • 标签: HBeAg 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AL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庆地区5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LT、HBeAg与HBV-DNA水平的关系,为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诊断依据。方法对59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乙肝标志物和HBV-DNA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V-DNA拷贝数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且HBeAg阳性患者ALT、HBV-DNA拷贝数升高趋势明显。结论联合、动态监测血清标志物HBeAg、ALT及HBV-DNA的指标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慢性乙肝患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ALT HBeAg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瘀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 法】将12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应用保肝降酶药物;治疗组:在保肝降酶药物基础上加用中医健脾袪湿化瘀之中药组方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指标、中医证候积分、HBeAg转阴和HBV DNA病毒学应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肝纤维指标,HBVDNA部分病毒学应答等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阳性 中医药疗法 健脾祛湿 益气化瘀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普通干扰素-α、治疗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儿,随机均分为标准剂量组(普通干扰素-α5mU/m2体表面积,3a/周,治疗6个月)和高剂量组(普通干扰素-α以10mU/m2体表面积,3次/周,治疗6个月)。结果高剂量组的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剂量的普通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儿均安全、有效,高剂量较标准剂量能更快地抑制HBVDNA的复制。

  • 标签: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eAg相关性,为临床判断病毒复制状态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确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以及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60名,抽取血清分别检测前S1抗原和HBV标志物。结果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阳性率为83.3%,而且Pres1阳性主要出现在HBeAg阳性模式中。结论Pres1与HBeAg具有较好相关性,是反映HBV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HBeA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治疗对阿德福韦初治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27例阿德福韦酯原发治疗失败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干扰素α-2b600万U/次,肌肉注射,隔日一次治疗,共24周。结果治疗后24周患者的HBV-DNA、ALT平均值低于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患者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高于治疗后12周,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慢乙肝,改用干扰素α-2b治疗24周较治疗12周可获得更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原发治疗失败 干扰素&alpha -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分散片用于医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7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个治疗小组,试验组35例研究对象选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的35例对象选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的为74.29%。对比治疗前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等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ALT复常率、AST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试验组TBIL以及A/G值以及HBv一DNA、HeBAg阴转率、HeBAg/抗HBe转换率均要比对照组高。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用于医治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患的临床效果理想,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肝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恩替卡韦分散片 慢性乙型肝炎 HeBAg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BeAg阴转数和血清转换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用药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或者恢复,进而有效地促进患者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

  • 标签: 恩替卡韦 苦参素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愈肝煎结合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7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单独给予恩替卡韦片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愈肝煎。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ALT复常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愈肝煎结合恩替卡韦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较佳,其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故值得在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愈肝煎 恩替卡韦片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