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氮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自体颅骨修补术300例,同期钛板修补100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以及术后随访患者得到满意度。结果我院300例自体颅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术后随访外观满意度为98%,钛板修补术后并发症30%,外观满意度90%。结论液氮深低温自体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手术费用及外观美学上优于钛板修补材料,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钛板颅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同期手术在治疗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9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近期观察总有效率为89.5%,远期观察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治疗,其并发症少,且能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从而较快恢复意识,能较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其临床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骨缺损 脑积水 同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2月间接收的28例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患者,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分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64.28%,不良反应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病发脑积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以及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故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脑外伤 颅骨缺损 脑积水 方法及其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外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划分为实验组(20例)、参照组(16例),分别给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分期手术,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75.0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显效率70.00%明显高于参照组31.25%,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7.50%,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期手术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 同期手术 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平均为14.9天和8135.7元,对照组分别21.2天和13725.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3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降低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患者的并发症,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颅骨缺损 脑积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pDsVEGF165Red1-N1)明胶微球(SPCPGM)与磷酸钙骨水泥的复合支架在外加振荡磁场下修复颅骨缺损的作用,探讨其成骨效果。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并制成颅内颅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SPCPGM-VEGF165)/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超顺磁性壳聚糖明胶微球((SPCPG)/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多孔磷酸妈骨水泥(CPC)支架,经振荡磁场处理。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时通过大体、X线检测、组织切片观察血管化及成骨情况,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求积仪测量对骨缺损处成骨情况进行测定,评估各组成骨的情况。结果在振荡磁场下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微球(SPCPGM-VEGF165)/多孔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支架组支架开始降解吸收速度、血管化、成骨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振荡磁场下超顺磁性壳聚糖质粒明胶控释微球局部控释增加了持续作用时间,同时促进了质粒VEGF165细胞转染,从而促进新生骨血管化及成骨的作用,可用于颅骨缺损修复。

  • 标签: 颅骨缺损 超顺磁性纳米微球 振荡磁场 质粒VEGF165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度颅骨骨折患者的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本院从2011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0例颅骨骨折患者为例,通过分析这些患者的护理资料,分析重度颅骨骨折患者的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50例患者当中37例患者按时出院,11例患者手术成功但长期昏迷,2例患者以后术后再出血死亡。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重度颅骨骨折患者的通过制定的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能够帮助治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方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

  • 标签: 颅骨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骨表皮样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提高颅骨表皮样囊肿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我院1996年8月—2011年5月收治颅骨表皮样囊肿的30例患者,对其治愈情况、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经手术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对颅骨表皮样囊肿进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骨表皮样囊肿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美国德州一名男子因癌症造成几乎整个上半部头皮严重损伤,前不久,他成功接受全球第1例颅骨与头皮移植手术。在15小时的手术中,这名男子还换了新的肾脏与胰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为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骨生长性骨折的儿童患者共计38例,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调查与研究。对患者颅骨的正侧位片以及切线位片进行摄取,对患者分别应用CT扫描、X线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统计。结果检查结果表明,患者颅骨的生长性骨折较之于顶骨更易发生,影像学主要表现为类圆形、长条形或者梭形的骨质缺损缺损的边缘较不规则,骨质的密度出现明显的增高,骨质硬化,部分缺损区的骨密度出现了降低,呈现为向颅外隆起类似火山口的形状或者呈现为裂开的形状。结论应用CT扫描、X线检查以及MRI影像学检查能够对颅骨生长性骨折进行早期的诊断,具有着较为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儿童颅骨生长性骨折 影像诊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