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脏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肾脏血管母细胞瘤患者1例,男,31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周入院。无肉眼血尿及膀胱刺激症状。CT平扫可见右肾上极占位,大小约4.5cm,密度较肾脏稍低,增强后强化不均,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考虑肾癌可能。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诊断右肾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NSE(+)、a-inhinbin(+)。术后患者恢复好,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肾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良性的肾脏肿瘤,由于术前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术前患者多误诊为肾脏恶性肿瘤如透明细胞癌等。CT虽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该病鉴别与其他恶性肿瘤存在一定局限性。术后病理仍是目前诊断该病唯一可靠手段。

  • 标签: 肾肿瘤 血管母细胞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CT、MRI、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肿瘤或瘤结节全切除术21例,大部分切除2例,死亡2例.结论实体性血管母细胞瘤仍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肿瘤,完整地切除肿瘤或瘤结节是提高肿瘤治愈率,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 标签: 脑血管母细胞瘤 显微手术 影像学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散发性鞍区血管母细胞瘤,该病目前在国内外均罕见报道。患者女,因月经不规律并泌乳1年余,停经3个月就诊,CT和MR检查示鞍区占位,术前被误诊为垂体瘤,行经鼻内镜蝶窦开放垂体瘤切除术,术中因大出血被迫停止手术。本文通过介绍1例鞍区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为广大放射科和神经外科医师提供一个宝贵的经验,为术前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提供一个思路,对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鞍区 影像表现
  • 简介:目的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McCormick分级进行脊髓功能评估。结果肿瘤全切除3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运动及感觉障碍改善30例,无变化6例,加重2例(1个月内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访3~60个月,脊髓功能改善2例,无明显变化36例;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管母细胞瘤为高度血管化的良性髓内肿瘤,可通过显微镜下全切除治愈。

  • 标签: 脊髓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压迫症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30.4%)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病。69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前2例患者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应用改良McCormick分级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肿瘤全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2.9%),伤口愈合不良2例(2.9%),硬膜外血肿1例(1.4%),术后感染4例(5.8%)。69例患者中,术后改良McCormick分级无变化52例(75.4%),改善12例(17.4%),恶化5例(7.2%)。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仅术前改良McCormick分级为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OR:4.77,95%CI:1.21~18.79,P=0.026)。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20.1)个月(30~95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McCormick分级无变化47例(77.0%),改善9例(14.8%),恶化5例(8.2%)。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改良McCormick分级低的患者其术后的神经功能更佳。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9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30.4%)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病。69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前2例患者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应用改良McCormick分级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肿瘤全切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2.9%),伤口愈合不良2例(2.9%),硬膜外血肿1例(1.4%),术后感染4例(5.8%)。69例患者中,术后改良McCormick分级无变化52例(75.4%),改善12例(17.4%),恶化5例(7.2%)。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仅术前改良McCormick分级为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因素(OR:4.77,95%CI:1.21~18.79,P=0.026)。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20.1)个月(30~95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McCormick分级无变化47例(77.0%),改善9例(14.8%),恶化5例(8.2%)。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术前改良McCormick分级低的患者其术后的神经功能更佳。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脊髓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资料。结果血管母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可分为囊结节型、囊实性型、实质型3型。囊结节型典型者呈“大囊小结节”征,囊结节型、囊实性型囊液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3型中结节或实性部分为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强化明显。肿瘤实性部分内部和周围见血管流空现象,且与邻近脑膜关系密切。结论MRI是一种诊断血管母细胞瘤有效的方法,但不典型者需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膜瘤鉴别。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结节 MRI诊断 肿瘤 鉴别诊断 不典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的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高邮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9年7月经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确诊为AMF的女性患者12例,年龄39~53岁。回顾性分析12例AMF组织标本光镜下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结果12例AMF组织标本镜下见大量薄壁血管的间质、卵圆形或梭形的瘤细胞,部分区域也可见少量厚壁血管,有明显的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水肿区交替,细胞密集区聚集在血管周围。Ki67增殖指数约5% 1例,<1% 11例。结论AM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主要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标记。

  • 标签: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 简介:背景与目的: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较低。本文探讨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适宜的外科处置。方法:采用同顾方法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一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血管母细胞瘤8.92%(10/112),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产生新病灶率(40%)明显高于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3.92%);肿瘤伞切除18枚(其中囊结节肿瘤13枚,实质性肿瘤5枚),手术死亡1例,出院9例中5例复发.复发问隔4~127个月.平均42个月一恢复劳动或丁作6例,生活自理2例,仍需他人照料1例。结论: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较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易产生新病灶和复发,预后较差,应终身随访;临床应加强对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的认识.VHL基因诊断是现今可取的诊断手段,并改变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处置过程。

  • 标签: 脑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家族性 VHL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以20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6月,均实施MRI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20例患者中,主要表现是颈胸段脊髓内类圆形病灶,16例大囊结节型,4例实性结节型;17例单发,3例多发;最大直径超过5cm者为2例;使用T1W1诊断病灶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对比剂注射以后,实性结节型患者可见均匀强化,囊性结节型患者可见边缘不强化、壁结节强化。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使用MRI诊断,有效诊断疾病,明确影像学特点,促进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病灶 MRI诊断
  • 简介:古丽米热·穆拉提 李春玲 朱耀光 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 848200血管肌成纤维母细胞瘤( angiomyofibroblastoma,AMF) 是一种较罕见的发生于软组织的良性间叶细胞肿瘤 。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Fletcher等 于 1992 年首次报道并描述 10 例女 性外阴AMF。AMF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外阴、阴道、会阴和宫颈等浅表组织 ,也有报道发生在直肠凹陷、阔韧带、腹股沟等处。本文对1例女性外阴AMF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为了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表明: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呈现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增生,树枝状血管增生的特点,免疫表型全部为成熟外周T细胞性。12例患者均用CVP为主的化疗方案,总有效率58%。3年生存率为25%,全组中位生存25个月。结论:AITL临床过程呈侵袭性,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T细胞淋巴瘤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 免疫母细胞
  • 简介:摘要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起源于滤泡辅助T细胞(TFH)的侵袭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是仅次于PTCL-非特指型(PTCL-NOS)发病率最高的PTCL。AITL临床病理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预后差。现对AITL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治该疾病提供合理依据。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T细胞,外周 化疗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了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MRI表现为外阴边界清楚的孤立性肿块,与周围肌肉相比,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显示扩散不受限,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渐进性强化,不伴有邻近组织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应用CT与MR影像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确诊为小脑血管母细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CT与MR影像资料,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MR的准确性97.50%、灵敏度95.00%均高于CT,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MR特异性66.67%高于CT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与MR在小脑血管细胞瘤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但相比之下MR检查诊断的灵敏度高、漏诊率相对较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 CT MR 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血管母细胞瘤(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血管源性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HB由不同成熟阶段的薄壁血管血管网内的间质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发生在幕上的实质型HB是较为少见的类型。本文介绍1例经颞下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颞叶深部实质性HB病例,术前进行了肿瘤部分栓塞,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例随访恢复满意。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颞下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报告1例4个月龄幼儿面部毛细血管母细胞瘤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毛细血管母细胞瘤是组织起源未定的Ⅰ级肿瘤(WHO分类),多见于小脑,发生于颌面部者鲜有报道.该病术前诊断率低,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免疫标识.病理学检查可见基质细胞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广泛切除为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肿瘤的良恶性尚存在争议.

  • 标签: 毛细血管母细胞瘤 颌面部 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