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的良性肿瘤,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单发囊性肿瘤手术效果理想,但位于脑干、脊髓等重要部位的大型、实质性、多发性HB疗效仍欠佳。本文通过回顾性总结中枢神经系统HB的临床特征,并对手术治疗时机,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显微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胶质母细胞预后相关的临床特征,建立一种术前预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评分方法。方法对山东省三家医院1999-2014经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05例胶质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定与预后相关的术前临床特征,根据这些术前临床特征建立一个评分系统。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术前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KPS)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术前因素,依据胶质母细胞瘤术前预后评分,患者最低0分,最高为3分,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评分组病人的生存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别,分值越低,预后越好(p<0.0001)。结论依据本组资料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术前预后评分可以量化各种预后相关的术前临床特征,其简单实用,是一种预测患者生存期科学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预后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中国地区确诊BPDCN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共收集23篇文献,包括患者33例,男性23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病变,可合并骨髓、外周血或淋巴结受累.免疫表型提示BPDCN细胞多表达CD4为90.0%(27/30),CD56为100%(33/33),CD123为100%(28/28),TCL-1为87.5%(7/8),CD43为94.4%(17/18);而CD3,CD20,CD79a,MPO阳性表达率较低.应用急性白血病或淋巴瘤样治疗方案,疗效不佳,患者生存期短,中位生存仅8个月,95%置信区间为3.508-12.492.结论BPDCN为血液系统少见的恶性肿瘤,有特征性的免疫病理学标记,预后差,需要更多样本的资料来加强对疾病认识进而提高疗效.

  • 标签: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免疫表型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将34例神经母细胞瘤(NB)患者分为两组,第一组17人参考NWTS-4方案,第二组17人采用OPEC/OPAC方案交替。在化疗第1疗程结束后,88.23%的患者血清FSH高于正常上限值。OPEC/OPAC方案化疗1个疗程后FSH值显著高于NWTS-4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烷化剂类及铂类化疗药物有明显的生殖功能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A/B超诊断进行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无种族、地域及性别的差异。仔细观察肿物的部位、生长方式、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选择前来我院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5?例为研究对象,5?例患者经过临床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无误诊、漏诊。在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之前,对患者给予A/B超?诊断,观察是否能够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结果本组5例均为单眼发病,女3例3只眼,男2例2只眼,年龄0.8~3.6岁,平均2.4岁,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猫眼样反光”)、因视力丧失出现斜视时被家人发现引起注意而就诊。结论超声对诊断Rb为首选检查,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推动复明计划覆盖率、珍爱及延长婴幼儿生命,为临床提供及时诊断依据。

  • 标签: 眼科 A/B超诊断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窦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特征与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6例上颌窦IM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学习,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6例均行鼻窦CT检查,其中1例行鼻窦MRI检查;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中心均位于上颌窦,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38~81岁,中位年龄58.5岁;均表现为鼻塞、头痛、鼻出血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式为局部扩大切除。结果6例患者术后随访8~47个月。其中1例术后18个月复发,并恶变为肌纤维母细胞肉瘤,目前带瘤生存;余5例随期间行常规体格检查及内镜检查,未见复发。本组病例CT及MRI检查均显示肿瘤为软组织来源,其中5例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3例伴周围肌组织受侵。术后病理显示瘤细胞主要由梭形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上颌窦IMT较罕见,并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能提供肿瘤的范围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价值,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避免大范围损伤性手术;术后据个体情况可选择包括激素治疗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整体预后较好。

  • 标签: 上颌窦肿瘤 诊断 鉴别 鼻外科手术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CT及MRI在儿童单发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性W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组8均为单侧单个肾脏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为等、低或混杂密度,病灶占位效应显著,周围脏器受压明显。MRI表现为等低T1WI、等高T2WI信号为主,其内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瘤体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压迫残余肾脏。结论:CT及MRI可明确显示瘤体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灶,可为临床检出本病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WILMS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血液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伴骨髓转移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发病中位年龄3岁3月。病程中位数13天。(1)5例患儿中,4例发热,2例关节疼痛,2例腹痛,1例咳嗽,1例走路不稳。(2)5例患儿LDH、SF及CRP均升高。4例NSE升高。5例患儿均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未见异常。(3)5例患儿骨髓中均发现肿瘤细胞。(4)影像学证实肿瘤原发部位后纵隔3例,腹膜后1例,肾上腺1例。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伴骨髓转移者,临床表现呈非特异性,易误诊。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骨髓转移 临床分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髓母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5年收治及病理确诊的髓母细胞瘤的40例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40例患者,40例患者行手术全切患者占到62.5%(25/40),行大部切除患者占到22.5%(9/40),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占到15%(6/40)。经分析,复发转移和放疗方式是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与患者预后效果有密切关系。结论成人髓母细胞瘤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应有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肿瘤复发转移与患者预后效果存有密切相关性。

  • 标签: 成人 髓母细胞瘤 手术治疗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人群胶质母细胞瘤是脑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目前国内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本研究主要探讨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单存因素生存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与患者的治疗方案(放疗、手术局部切除、手术全部切除)、年龄(<75岁、>75岁)、是否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有显著性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无显著性关系,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期与肿瘤部位(额、颞、顶、枕叶)、大小(<4cm、>4cm)等因素的分析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老年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中患者的治疗方案(手术全部切除)、服用替莫唑胺、KPS评分越高(<70分、70~90分、>90分)等因素为保护性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越大表现为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对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老年胶质母细胞瘤 手术切除 替莫唑胺 KPS评分 年龄 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种影像学检查对软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病例,剖析总结其DR、多排螺旋CT和MRI表现。结果肱骨3例,股骨6例,胫骨2例;病变呈类圆形分叶状破坏区,部分呈膨胀性、偏心性发展;病灶内常有不规则钙化,周围可见硬化边,部分皮质断裂,少数可有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MRT1WI以低信号为主,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见不均匀或较均匀强化,骨髓水肿、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均可不同程度强化。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对软骨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三者相互结合,能大大提高对软骨母细胞瘤正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 标签: 软骨母细胞瘤 DR 多排螺旋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将乳腺炎症性肌纤维肉瘤误诊为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一例乳腺炎症性肌纤维肉瘤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其误诊原因。结论由于对乳腺特殊病理类型认识不足;辅助检查不够全面;思想麻痹,急于求成,从而导致误诊。

  • 标签: 乳腺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与卵母细胞受精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未受精MII期卵母细胞及废弃胚胎,采用Real-timePCR方法定量检测,比较不同受精结局卵母细胞及废弃胚胎mtDNA拷贝数的差异。结果未受精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平均为118466±60538;正常受精(2PN)胚胎mtDNA拷贝数为346743±171601;异常受精(1PN及多PN)胚胎mtDNA拷贝数为256000±78699,三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26.63,P<0.05)。结论mtDNA含量是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卵母细胞中mtDNA拷贝数可能与受精结局息息相关,卵母细胞受精失败和异常受精可能均与mtDNA拷贝数减少有关。

  • 标签: 卵母细胞 线粒体DNA 受精 胚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多种信号分子参与GBM的发生、发展和侵袭。本文就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transducersandactivatorsoftranscription3,STAT3)在GBM细胞系及动物模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并且讨论以STAT3作为靶点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