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25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进行术前致痫灶定位,结合术中皮层及深部电极定位,均给予颞前叶、海马-杏仁核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EngleⅠ级20例(80%),Ⅱ级3例(12%),Ⅲ级2例(8%)。结论联合视频脑电图、MRI、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发作期临床表现综合术前定位致痫灶,显微手术切除前颞叶、海马-杏仁核结合皮层热灼能安全、有效的治疗颞叶难治性癫痫。

  • 标签: 颞叶 癫痫 前颞叶 海马 杏仁核 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外科肿瘤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为2010年9月~2012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0例听神经瘤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40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并设计听神经瘤患者显微手术疗效分析传统表>,其表格的制作主要是遵循临床试验设计标准和<临床神经外科>以及显微手术的具体需求来进行分析的。其中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肿瘤直径、部分、手术方法、效果评估、面神经功能为主要内容,最后对表的主要内容进行记录和统计数据,并对数据的统计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手术治疗结束后,对40例听神经瘤患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后续随访工作,经过调查,患者术后听力比治疗前评分明显提高(p<0.01),这说明了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在治疗后可有明显改善听力生活质量的效果。结论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手术时间,加强术后综合治疗及护理等有效措施,减少感染机会。

  • 标签: 显微手术 听神经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方法52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病人,采用1.后颅窝减压术2.后颅窝减压加小脑扁桃体切除;3.后颅窝减压并空洞切开引流;4.内固定。结果术后43例症状改善,7例无变化,2例加重。结论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可使脑干受压充分解除,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显微外科治疗及一般手术治疗,比较其半年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疗效,术后半年显微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明显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脑出血 高血压 显微外科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3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脑膜瘤SimpsonI级切除者21例,Ⅱ级切除者19例,Ⅲ级切除者12例,Ⅳ级切除者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巨大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显微手术切除,手术技巧决定了肿瘤切除的范围及预后。

  • 标签: 巨大脑膜瘤 显微手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生活能自理)2例,重残(需他人帮助)2例,死亡3例。随访80例,时间9-24个月,病人预后良好7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60例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患者行肿瘤全切除术95例,大部分切除术46例,部分切除术19例;显微外科术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感染等严重术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根据疗效评判标准,经手术治疗后显效126例,占78.8%;有效27例,占16.9%;无效7例,占4.4%,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表示,胶质母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占71.3%。结论显微外科治疗脑胶质瘤手术对脑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预后效果好,值得临床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方法和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61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男35例,女26例,进行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结果治愈24、好转31例、如故5例,恶化1例。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可以更清楚地辨别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有利于完整地切除肿瘤,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髓髓内病变显微手术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切除26例脊髓髓内病变的临床资料,研究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显微切除脊髓髓内病变中对脊髓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手术全切除21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炎性肉芽肿4例,胶质瘤7例,室管膜瘤1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术后深浅感觉减退11例,深浅感觉障碍缓解15例;肌张力增高7例,偏侧肌力明显下降1例,排尿困难1例。脊髓功能稳定或改善24例,加重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能很好地减少显微手术在切除脊髓髓内病变中对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从而大大减少了因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脊髓髓内病变 运动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 简介:对于前循环动脉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仍是疗效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动脉瘤破裂后有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而且越早期破裂风险越大,因此对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大部分作者建议早期手术,可以减少由于动脉瘤再次破裂而造成的死亡和致残率。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翼点人路夹闭16例前循环动脉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前循环 破裂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的病理改变和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7例成人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术后6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1例好转,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成人脂肪瘤型脊髓栓系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应采取积极态度。

  • 标签: 成人 脂肪瘤 脊髓栓系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脊髓髓内肿瘤临床效果。方法显微手术切除高颈段髓内肿瘤。结果本组全切除肿瘤30例,次全切除肿瘤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颈段髓内肿瘤应该尽早手术治疗。

  • 标签: 脊髓 髓内肿瘤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髓母细胞瘤显微手术治疗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髓母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19例经小脑蚓部入路手术,9例经小脑延髓裂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75.0%),次全切除7例(25.0%);出院时GOS评分5分18例(64.3%),4分6例(21.4%),3分3例(10.7%),1分1例(3.6%)。结论髓母细胞瘤以显微手术治疗为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精细操作避免重要神经结构和血管损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其临床预后。

  • 标签: 髓母细胞瘤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61例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结果术后视野、视力恢复26例,月经恢复6例,术后暂时性尿崩症8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1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d。结论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创伤小,取瘤方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

  • 标签: 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高级别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1月期间25例高级别(Hunt-HessIV~V级)动脉瘤患者的资料,他们均在发病后48h内的早期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量表(GOS)对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25例颅内动脉瘤均显微手术夹闭,术后六个月时的GOS评分:恢复良好10例;中度病残但生活自理8例;重度病残且生活不能自理4例,死亡3例。结论对高级别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结合及时的气管插管控制呼吸,脑室外引流以及去骨板减压等处理可以帮助改善其预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早期 高级别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总结报道少数民族地区为主14年间55例显微外科手术失败原因分析,总结其中经验教训,严格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指征,提高操作水平,减少失败率,提高成功率及减少残疾发生提供部分较为全面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 标签: 显微外科 失败 经验教训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4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脑膜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分级:I级切除26例,Ⅱ~Ⅲ级切除8例。术后随访0.5~5年,22例患者感觉或运动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8例癫痫患者中6例癫痫未再发作;复发1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有效保护重要引流静脉、侧副静脉及静脉窦,尽可能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肿瘤,是提高大脑镰及矢状窦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大脑镰 矢状窦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非选择性指尖离断再植的方法和预后。方法对合并指腹瘀斑等条件不佳的35例38指非选择性指尖离断采取高倍手术显微镜下再植,观察术后成活情况、外形、感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5例38指指尖离断,35指成活,成活率92.1%,随访观察5个月到1年,35指指甲无明显畸形,指体外形良好,两点分辨觉3mm~6mm。与文献报道指尖离断再植的成活率(1075指,成活率93.4%)相当(P>0.05)。结论非选择性指尖离断采取高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再植,可以取得较高的成活率,达到良好的效果,临床上不要轻易对条件不佳的指尖离断放弃再植。

  • 标签: 指尖离断 断指再植 高倍手术显微镜 非选择性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显微手术治疗第四脑室瘤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第四脑室瘤7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入路选择小脑蚓部或者小脑延髓裂,均打通导水管下口,在手术过程中如果肿瘤侵袭延髓呼吸中枢的部分可不必切除,采用劲肌-硬膜悬吊法关颅。对患者进行为期6月的随访。结果本组患者肿瘤63例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无病例死亡。1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脑积水,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治疗;4例原瘤腔出血,进行第二次手术治疗;12例颅内感染,19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患者经过及时的保守治疗均痊愈。1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其中4例患者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治疗后也痊愈。本组病例中未发现枕后皮下积液。结论在术后中对于生命中枢的保护以及将导水管下口完全打通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术后对并发症的积极预防和综合性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显微手术 第四脑室 肿瘤 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