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代社会的和谐德性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良性互动的生态为本位,在实践中来理解个体,在历史的传统和习俗中来叙述自我,在整体的个人生活中来诠释人的具体行为,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位一体”建设中协调德性的发展。它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成就个人与成就他人、成就人类与成就自然、成就身体与成就心灵、成就德性与成就幸福的统一。

  • 标签: 和谐德性 生态本位 是与应当 幸福
  • 简介:西方德性思想因其所具备的独特内涵、特色和优势成为人类德性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成就了西方德性思想发达、卓越的地位。探究西方德性思想的学术贡献不仅能为我们今天的德性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也有助于实现我国德性问题研究的学术繁荣。理解和把握西方德性思想的价值,明晰和遵循西方德性思想的启示,总体说来对探寻人类幸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在当前形势下,对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终极价值目标提供了借鉴作用。

  • 标签: 西方德性思想 价值 启示
  • 简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给与中国思想文化以深刻长久的影响。儒家把个体人生同社会群体的进步及整个自然的正常演化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崇高的理想主义信仰。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先秦儒家在时“生命本质”的追问中,寄托了一种时人类历史和现实社会中的人文和道德的“终极关怀”的信仰追求。科技发展与伦理滞后的现实,要求现代人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儒学正好可以作为此时教育的重要借鉴。

  • 标签: 先秦儒家 德性思想 教育价值
  • 简介:朱熹在品评艺术作品时秉承'观乎德性'的艺术价值批评观,如他在品评书法、绘画、音乐时都脱离不了对'德性'的挖掘,强调其德性价值的一面,但其文艺批评观对南宋的影响,后世的创作主体对于'德性'修养的重视,以及对文艺作品格调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艺术批评历来受政教文化的影响,比较注重伦理道德的评价。以人论艺的艺术批评观念可谓源

  • 标签: 价值批评 批评观 朱熹艺术
  • 简介:启蒙运动处于现代世纪的开端。启蒙精神及其所开辟的现代性,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当代人继承着启蒙的丰富遗产,也置身于启蒙问题的阴影之中。启蒙背后的议题及其问题架构,因其特有的丰富与复杂,涵盖了一系列至今仍然纷纭不断的价值争端。

  • 标签: 现代价值 传统 德性 幸福 启蒙运动 启蒙精神
  • 简介:德性伦理学传统中,阿奎那凸显了追问德性本质问题的重要性和前沿性。他对德性本质的追问继承、综合并提升了基督教奥古斯丁主义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主义两种传统,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特征和完整的四因论界定,在德性伦理学中堪称典范、影响深远。从当代德性伦理学复兴的视角看,它对于理解德性概念的本质和内涵,澄明伦理学与德性的关系、理性与德性的关系以及规范与德性的关系等至关重要,有助于我们辨析当代德性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关于德性与规范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争论,从而进一步深化我们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前沿热点和发展态势等的认识。

  • 标签: 德性 追问 阿奎那 四因论
  • 简介:摘要:德性教育、德育工作在完成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抓手地位,志愿服务则是学生体验生活、融入生活的纽带,志愿服务对当代小学生德性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小学阶段是学生德性成长的关键期;志愿服务有助于小学生的教育成长;志愿服务是提高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志愿服务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正确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 标签: 志愿服务 德性成长 价值探究
  • 简介:冯契基于智慧学说,通过化理论为德性的理论机制,提出了自由德性的理论,同时赋予其自由个性的本体论意义。他着重从人的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历史发展来讨论,认为人类的自由,就在于达到真、善、美的统一,真、善、美这些价值是人要求自由的本质的展开和表现。人就是在追求知、意、情统一,真、善、美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个性的自由。而精神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锻炼、培养来形成自由的德性。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展开为一个无限前进的运动。

  • 标签: 冯契 自由的德性 智慧学说 自由个性 价值观
  • 简介:从根本上说,德性不仅是完成人们的内在利益所必需的品格,同时也是有益于整体生活的善的品格。德性作为一种品格,它在成就人的至善行为中能稳定和促进人的向善能力。

  • 标签: 德性 动机 自控 人格
  • 简介:经济德性不是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之间的简单、机械的相加,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经济是人之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它必然蕴含着生产责任意识、经营境界、经济行为规范和经济品质等德性内涵。而且,这些德性有着其他经济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 标签: 经济德性 经济 德性 道德
  • 简介:德性是可贵的、被称赞的、被欣赏的品质。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德性是人作为完满、高贵的动物的标志。一旦他毫无德性,那么他就会成为最邪恶残暴的动物,就会充满无尽的淫欲和贪婪。劳动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内隐着丰富的德性教化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德性潜质,涵养学生"责任、创造、韧性、恻隐之心、良心、实践智慧、公共精神"等德性品质,引导学生趋向道德生活,逐步成长为德性完满的人。

  • 标签: 学生 劳动 德性 良心 公共精神
  • 简介: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的复兴,关于德性、品性的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德性内涵的基本层面进行了初步梳理,探讨了德性的品性、实践智慧、情感、理智能力等层面的特征,力求反映出德性之不同于规则、原则的机理,从德性伦理的主旨、方法、运行逻辑的角度,分析了其在伦理学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签: 德性 品性 性情 实践智慧 规范伦理
  • 简介:上周末北戴河避暑而归,一起玩车的熟人在晚上为我接风。即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几个认识不久的摩托车爱好者.于是重新点菜上酒.觥筹交错好不畅快。

  • 标签: 个性 北戴河 摩托车
  • 简介:1958年,哲学界发生了德性伦理的复兴。1980年,从厄内斯特·索萨的一篇文章开始,这种复兴转变成为德性认识论的复兴。不过,我现在还不太清楚,就时间和内容而言,一种复兴是否对另一种复兴造成了影响。或许可以说,在当今的时代,这两种形式的伦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彼此独立的伦理学。然而,我这篇文章将要表明,当代德性伦理学至少在某一方面可以影响当代德性认识论。

  • 标签: 德性伦理学 认识论 哲学界 文章 当代 时间
  • 简介: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我们认为,公民德性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幸福生活和实现社会的善,正确行使一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而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体现在道德、理智和实践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性资源,这些德性资源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德性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人的德性 公民德性 传统文化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出现了复兴。它们反对以规则为核心构建伦理学理论,认为要把德性作为伦理学的基础,规则从属于德性,进而将德性作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来理解。它从实质主义而非形式主义来诠释伦理学,并重视实践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西方德性伦理的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构建目标、构建内容、构建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德性伦理 西方德性伦理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简介:高校德育目标是高校德育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高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等,对整个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文章认为,高校德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其终极目标问题,它由一系列子目标组成。养成公民意识、提升公民责任意识及能力等公民德性应成为21世纪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取向与价值基点。

  • 标签: 高校 德育转型 目标指向 养成公民德性
  • 简介:晚近两、三个世纪以来,真正成功地营建出一个全球帝国的,既不是老美,也不是苏修,而是英帝国,所谓的大英帝国也。在逐步取代“海上马车夫”荷兰,再一役击溃西班牙之后,英人秉持事功精神,蹈扬实践理性,稳扎稳打,合纵连横,终于将自己的军事、种族和文化影响,突进欧陆,散播全球。一个大西洋岛国的方言,随风起势,乌焉成马,居然慢慢变成全球通用语言,尽管匪夷所思,可事实在前,而事实就是事实,不管乐意不乐意,都是不得不承认的。

  • 标签: 德性 国家 地权 大英帝国 事功精神 实践理性
  • 简介:政府权力的直接依据是宪法或法律,宪政不仅确立了限制政府权力,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 标签: 宪政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