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神经症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强迫神经症的患者70例,搜集其临床护理及其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在我院经过积极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积极的临床治疗与有效的临床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其中护理因素必不可少。

  • 标签: 强迫性神经症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强迫症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慢性可致残的焦虑障碍,病程迁延,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选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万拉法新、氟西汀等对强迫症有效,但仍有40%~60%的强迫症患者对此类药物反应不佳。本研究采用舍曲林合并利培酮的方法,探讨此种策略的有效和安全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舍曲林 利培酮
  • 简介:人格的自我知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思维、情感、声望及行为模式的自我知觉,通常借助于内省、行为的自我观察和他人观察获得.人格的自我知识与行为表现之间有适度的相关,人们对自己的人格具备一定的洞察力,其准确人格维度而变化.受信息障碍和动机障碍的影响,人格的自我知识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自我知觉中的盲点和动机因素使人们不可能像陌生人那样不带偏见地判断自己的人格,人格的自我知识与他人知识具有不对称.为了提高人格自我知识的准确,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降低自我保护动机、运用正念技术以及坚持做自己是比较行之有效的途径.

  • 标签: 人格 自我知识 自我知觉 准确性 限度
  • 简介:肖像、姓名、声音等人格要素的商业化利用,使传统民法理论关于人格权为具有专属性的非财产权的认识面临挑战,产生了对人格上财产利益进行保护以及承认其可继承的需要.美国和德国在各自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分别形成了公开权与隐私权分离的“二元”模式和人格权包含财产成分与精神成分的“一元”模式,我国更宜采纳“一元”模式.在“一元”模式下,人格上财产利益是人格要素财产化的结果而具有承认其可继承的必要.

  • 标签: 人格权 人格上财产利益 人格上财产利益的可继承性
  • 简介:强迫劳动罪保护的法益是他人有关是否劳动的意思决定自由,该自由一旦受到侵害,即可认定为犯罪既遂,无需以他人已经开始劳动为要件。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只是修改了共犯的量刑规则,不是共犯行为的正犯化,故该款行为的违法仍需连带第一款正犯行为的违法。明知他人'将要'实施强迫劳动行为是第二款行为成立的前提条件。应从刑法性质上把握'劳动'的范围。强迫他人'劳动'是指要反复多次或者长时间地使他人实施并无义务实施的事项。但反复多次或者长时间的侵害并不一定要现实化,只要行为人以此为目的,并将这一意思传达给了被害人即可。

  • 标签: 强迫劳动 意思决定自由 共犯行为 劳动范围
  • 简介:宪法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具有主观权利和客观法的双重性质,这是宪法人格权与民法人格权具有密切关联的根源。作为主观权利,宪法人格权的义务主体指向政府,基本理念在于防范公权力对公民人格权的侵害;民法人格权的义务主体指向私人,防范私人间的相互侵害。宪法人格权所承载的基本价值有赖于民法的贯彻与浸润,宪法中的人格权的规定具有概括和指导,民法中的人格权的规定具有具体性和补充。基于当下我国宪法实施和人格权的保障现状,应当主张宪法人格权在民法中的直接效力。

  • 标签: 人格权 双重性质 区分 转化 直接效力
  • 简介: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将改变青年人格形象,塑造“新青年”作为救国和建设新社会的当务之急.他认为“新青年”应是一个平等的、理性自主的、意志自由的、有德性的、富有情感的主体,其人格应在自我实现和社会实现中完善,在价值取向上应将实利和重道结合起来,在人生态度上应取进取精神.“新青年”人格理想虽也是真善美和知情意的统一,但已将对人格的独立和自由的追求放在主导地位,开始超越传统人格说中理想人格就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向着人格之真和自由之境迈进.因此,“新青年”人格观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人格观的特征,标志着中国现代人格观的诞生.

  • 标签: 陈独秀 新青年 人格精神 传统人格说 现代性
  • 简介: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的讲题是《儒学与人格养成》.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但他说“学至乎没而后止也”,这两句话放在一起进行理解,就是说在人的一生中,学习永远不可以停止下来,什么时候可以停止下来呢?只有当自己的生命结束的时候才可以停止下来,所以只要活着,我们就需要学习.我们一生不可以停止下来的学问是什么样的学问呢?我的理解是生命之学.

  • 标签: 人格养成 儒学 学习 生命 学问 荀子
  • 简介: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条款确立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通过对“何谓强迫”、“强迫的主体与对象”、“强迫的客体”、“强迫所获供述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告知这一条款”等相关操作问题进行法解释分析,以期促进该条款的司法适用。侦查机关自行办案采取的暴力强迫或严重威胁强迫所获的供述应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加以排除,同时,为避免“不得强迫自证其罪”条款的虚置,侦查机关与行政机关以联合办案为名,行侦查之实所获取的当事人自愿陈述不得作为诉讼证据材料加以使用,如要使用,须重新制作,当然,这一过程中更不得强迫其陈述。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司法适用
  • 简介:摘要总结心身科病房21例强迫症患者的护理,加强症状的观察和护理,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用药观察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目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院外生活质量。

  • 标签: 强迫症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人格发展异常过程。方法运用GMPI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进行调查,分析2组人群差异及发现某些规律。结果失眠患者与健康人在三个年龄段存在的差异不同,其中童年期的差异尚小,仅仅表现于自主发展水平弱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症患者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人格发展不足,重点表现在思维方式、社会恐惧感、自主三个方面(P〈0.05或0.01);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三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上小学之前,小于36岁的患者与大于50岁的患者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P〈0.05或0.01),但36~50岁之间的患者未发现与这2组患者的明显差异;在上小学至18岁这个年龄段的人格发展方面,继续保持这一趋势,但在这个阶段,在某些方面,小于36岁的患者组与36~50岁之间的患者组的差异也渐趋明显,尤其体现在不良教养方式以及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独立及自主等方面。普遍的,小于36岁的患者组失眠症患者在自我分量表以及情绪情感分量表表现出的发展水平较低,而特殊的,在事业观维度,小于36岁的患者组表现出较高的发展水平。结论原发性失眠症患者与健康人的人格发展过程存在差异,而且具有时代烙印。

  • 标签: GMPI 原发性失眠症 人格发展
  • 简介:在临床上,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患有此病的患者一般都有慢性或者反复被动的病程,且患者还会存在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如果对此类患者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甚至会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强迫症的诊断和治疗。对此,本文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总结一下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强迫症 诊疗分析
  • 简介:强迫一屈从型虚假供述是警察审讯室中出现较多的虚假供述类型,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其产生与犯罪嫌疑人的服从、受暗示和本能的生存需求紧密相关,但更多的是警察的强迫审讯策略所致.赋予犯罪嫌疑人审讯阶段辩护权并建立合理的讯问规则是减少审讯室中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强迫——屈从型 虚假供述 讯问规则
  • 简介:目的:对前瞻人格量表(PPS)进行中文修订,考察中国大学生前瞻人格的因素结构.方法:通过开放问卷调查、量表翻译、初测和重测等程序修订PPS,累计施测于1539大学生.结果:量表包含17个题目、4个分量表(维度),分别是主动、计划、坚韧性和变革,共解释了总方差的62.130%;全量表的a系数为0.907、分半信度为0.865,重测信度为0.924;4个分量表间及与全量表相关显著,且与外部效标呈显著正相关.验证因素分析表明,四因素结构模型的x2/df值为2.42,GFI、CFI、AGFI、NFI、RMSEA值依次为0.88、0.92、0.84、0.87、0.08.结论:大学生前瞻人格的四因素结构可靠有效,修订后的量表信度和效度较好,适用于国内大学生前瞻人格研究领域.

  • 标签: 前瞻性人格 信效度 结构 大学生
  • 简介:《24重人格》讲述了关于多重人格这种心理疾病,并且是作者的亲身经历。韦斯特将他自己的人格分裂的令人心碎的经历,以及他治疗满是创伤的心灵的过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韦斯特在本书里锚述了多重人格患者的各个分身们,是心理学研究中前所未有的资料。

  • 标签: 多重人格 亲身经历 心理学研究 心理疾病 人格分裂 韦斯特
  • 简介:人格是人在满足人性的各种需要的活动中形成的.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是大学教师在满足其学术发展需要的学术活动中,在心理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一种明显的稳定的特征.学术人格是人的基本人格即智慧人格中的一种,它与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共同构成了大学教师的人格结构.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是相对的自由学术人格,即消极的自由人格.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从类型上看,包括心理人格和行为人格.心理人格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上所表现出的人格特征;行为人格包括学习人格、教学人格、科研人格及社会服务活动人格.研究大学教师学术人格,一方面是认识和提升自身学术人格的需要;另一方面,对大学教师群体认识和塑造学术人格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学生而言,也能使其更好地认识和学习大学教师的学术人格.

  • 标签: 大学教师 人格 学术人格 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
  • 简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的政治生态,既是国家之幸,也是百姓之福,也是每一个国家努力的方向。要达到“四清”之境,首先要“修己”。“修己”重在个人的修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应成为社会风气的一面旗帜,成为普通人的标杆。

  • 标签: 人格风范 他人 政治生态 社会风气 领导干部 普通人
  • 简介:针对本考点.2014年全国各地思品中考试题可能会以漫画、案例分析、相关时政等为依托设问考查——如3·15有关投诉案.在网络上恶意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案例,维护名誉权、姓名权的案例.“人肉搜索”中的侵权案例等。命题可能涉及的角度有: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表现,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和姓名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等。本考点所包含的知识点理论不强,复习时要注意理解、把握人格尊严包括的几种权利之间的内在联系.

  • 标签: 尊严 人格 维护 案例分析 法律规定 名誉权
  • 简介: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影响甚巨。因此,聋校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聋生,为聋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中,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生活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精神,发展健康人格

  • 标签: 聋哑学生 语文教学 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