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加速部分乳腺调强放疗(APBI-IMRT)和全乳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WBI-SIB-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纳入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吉林省肿瘤医院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患者35例,每例患者进行APBI-IMRT和WBI-SIB-IMRT两个靶区计划设计。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靶区及正常组织剂量学差异。结果与WBI-SIB-IMRT相比,APBI-IMRT累积放射效应(CRE)校正后术腔大体肿瘤体积(GTVtb)和计划术腔大体肿瘤外扩体积(PGTVtb)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RE校正后临床靶体积(CTV)的剂量较高[(4 720±71)cGy比(3 889±79)cGy,t=3.184,P=0.027],CRE校正后计划靶体积(PTV)的剂量也较高[(4 675±164)cGy比(3 807±199)cGy,t=2.751,P=0.032]。CRE校正后,与WBI-SIB-IMRT对比,APBI-IMRT患侧肺组织和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组织的剂量降低[(558.5±8.9)cGy比(1 304.9±34.4)cGy,t=-7.328,P=0.001;(35.5±5.3)cGy比(843.0±41.5)cGy, t=-8.137,P=0.001];两种放疗方式间全组患者患侧肺V5/3.6 Gy、V10/7.3 Gy、V15/10.9 Gy、V20/14.6 Gy、V25/18.2 Gy、V30/21.9 Gy及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21.9 Gy和V40/29.2 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与WBI-SIB-IMRT相比,APBI-IMRT改善了靶区剂量的分布,减少了危及器官高剂量受照体积。

  • 标签: 乳腺肿瘤 手术后期间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放射治疗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64例胃癌患者,按照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32例)实施单一的化疗治疗,观察组(32例)接受化疗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KP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胃癌 化疗 放疗 生活质量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5年的 1月 ~2016年的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8例宫颈癌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同步放疗,研究组予以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接受治疗 2周及疗程结束时的血清 SCC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更低;研究组在疗程结束时获得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转移率更低且生存率更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选用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治疗,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率,促进其生存期限延长,值得应用。

  • 标签: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同步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奈达铂 +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进展期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6年 3月 ~2018年 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 63例 进展期食道癌患者,遵循随机抽取双色球方式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 n=32)、 B组( n=31) 。A组经奈达铂 +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 B组经常规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 B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与 B组对比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C反应蛋白 CRP,均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进展期食道癌治疗中,采用奈达铂 +替吉奥同步放疗,临床疗效确切,可切实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奈达铂 替吉奥 同步化疗 进展期食道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治疗中同步放化疗、单纯放疗治疗应用下取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方法:选取医院中晚期食管癌患者42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21例采用单纯放疗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21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比较。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5.71%,与对照组52.38%,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2例、胃肠道反应2例、放射性肺炎1例,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3例、胃肠道反应2例,毒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为23.8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治疗中,同步放化疗相比单纯放疗措施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不会增加毒性反应,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中晚期食管癌 单纯放疗 同步放化疗 疗效 毒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MART)技术治疗效果。方法:样本取自我院收治的6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双盲法”分常规组(常规调强放疗-IMRT,n=34)、试验组(SMART技术,n=34),2组疗效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SMART技术治疗此病能提高疗效、保证化疗安全,值得推崇。

  • 标签: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中晚期宫颈癌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平均住院时间的影响价值。方法:纳入肺癌脑转移病人 7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 2019年 6月至 2020年 6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参照组( 39例)病人采纳全脑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疗法进行治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 39例)病人接受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探寻 2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 、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74.3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 51.28%( p< 0.05);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平均住院时间( 28.18±4.25) d,明显短于参照组( 39.54±5.24) d( p< 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病人实施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可提高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并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 标签: 肺癌脑转移 同步推量调强放疗治疗 临床病情控制有效率 平均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放疗结束后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及心肌同步性的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左侧早期乳腺癌并行保乳放疗患者36例,应用分层应变技术分别于放疗前1周、放疗后1周、放疗后6个月采集二维动态超声心动图,并应用EchoPAC 201软件分析获得左室17节段的心外膜层、中层及心内膜层及整体的纵向应变值(LPSepi,LPSmid,LPSendo,GLPS)及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比较放疗前后各参数的差异性,并分析PSD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与放疗前1周比较,放疗后1周LPSepi、LPSmid、LPSendo、GLPS绝对值均减低,PSD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6个月LPS-Epi、LPS-mid、LPS-endo、GLPS绝对值明显减低,PS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放疗后1周比较,放疗后6个月各层LPS及GLPS绝对值明显减低,PSD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1周PSD与GLPS呈负相关(r=-0.420,P<0.05),放疗后6个月PSD与GLPS呈负相关(r=-0.641,P<0.05) 。结论分层应变技术能够无创、定量评价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放疗患者左室心肌分层纵向应变及收缩同步性,为评估放射性心肌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检测方法,对临床早期干预和治疗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早期 放射治疗 分层应变 峰值应变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老年食管癌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替吉奥同步化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差异, P> 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同步化疗对于老年食管癌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三维适形放疗 替吉奥同步化疗治疗 老年食管癌 疗效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针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患者实施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 66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患者,将所有患者采用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对常规组 33例患者实施同步放、化疗治疗,对治疗组 33例患者实施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脑评估转移率和总体评估值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5.15%)显著低于常规组( 36.3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较于同步放、化疗,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可以有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患者,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脑转移 ;全脑放疗 ;靶向治疗 ;同步放、化疗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病情控制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3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and 33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Results: the brain evaluation metastasis rate and overall evaluation valu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15.1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36.36%),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whole brain 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treat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nd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同时总结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三年之内所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资料 1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接受治疗方案不同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放疗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治疗后 3个月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病人采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加以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局部晚期鼻咽癌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步调强适形放疗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癌三维放疗同步化疗过程中不同解剖部位骨髓受照剂量与中性粒细胞毒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2018年间接受根治性三维放疗同步化疗的117例宫颈癌患者资料,剂量学参数包括Dmean、V5Gy、V10Gy、V20Gy、V30Gy、V40Gy、V50Gy。用线性回归验证各剂量学参数与中性粒细胞最低值的相关性,用多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各剂量学参数与中性粒细胞毒性的相关性。结果1-4级中性粒细胞毒性发生率分别为10.3%、27.4%、11.1%、10.3%。线性回归显示腰骶椎骨Dmean、V50Gy和髂骨Dmean、V5Gy、V10Gy、V20Gy、V30Gy、V40Gy、V50Gy与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显著相关(P=0.035、<0.001、<0.001、=0.001、=0.003、=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腰骶椎骨V20Gy、V30Gy、V50Gy,髂骨Dmean、V5Gy、V10Gy、V20Gy、V30Gy与2-4级中性粒细胞毒性显著相关(P=0.046、0.038、0.049、0.041、0.039、0.029、0.036、0.029)。结论宫颈癌根治性三维放疗同步化疗过程中腰骶椎骨中、高照射剂量体积以及髂骨中、低剂量体积与中性粒细胞毒性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宫颈肿瘤/三维放疗同步化疗 中性粒细胞毒性 剂量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方法选择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2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B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两组放疗方案相同,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IMRT)。完成放疗剂量50 Gy,并且至少完成1个周期化疗视为符合方案。生存数据分别按意向治疗人群(ITT)和符合方案人群(PP)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114例接受治疗并且可评价不良反应,包括A组55例,B组59例。B组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较A组高[49.2%(29/59)比25.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5,P=0.012),两组其余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3例可进行生存分析,按ITT分析,A组和B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28.0个月(95% CI 15.5~34.5个月)和27.0个月(95% CI 17.0~41.0个月),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28.0个月(95% CI 15.8~34.2个月)和未达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按照PP分析,A组和B组中位PFS时间分别为28.0个月(95% CI 15.8~34.2个月)和29.0个月(95% CI 15.0~45.1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28.0个月(95% CI 3.7~52.3个月)和未达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疗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PFS和OS时间相似,不良反应有差异,但均可耐受。在临床中可以综合考虑不良反应和卫生经济学等方面,个体化应用两种方案。

  • 标签: 食管肿瘤 癌,鳞状细胞 同步放化疗 氟尿嘧啶 顺铂 紫杉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同时推动我国快速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重型机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重型机械驱动过程中,液压系统起到关键作用,而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则又是液压系统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关键,液压同步的精度效果有时候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

  • 标签: 液压 同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放疗及根治性放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2019年收治老年食管癌患者,病例数100例,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术后放疗)与治疗组(根治性放疗),各组5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发现,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高于治疗组发生率4%(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治疗时,采取根治性放疗可以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老年食管癌 术后放疗 根治性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鼻咽癌强调放疗与常规放疗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 2012年 1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80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不限分期,按放疗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行常规放疗者 30例设为参照组,行调强放疗者 5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放疗之后 3个月及 6个月 FT3、 FT4及 TS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放疗后甲减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对鼻咽癌所进行的治疗中实行调强放疗,能更好地保护甲状腺,降低甲减的发生率。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摘要:卫星信道同步通信中,根据不同的业务或实际的带宽动态建链,传输时钟频率根据建链情况动态的在调整,因此网络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所使用的同步时钟基本为网络提供的时钟而不是本地时钟,由于传输的延时及参考时钟不一致会导致时钟数据的相对相位变化产生时钟飘移导致某些频率下采样数据不稳产生误码甚至无法通信。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什么时候使用网络时钟、什么时候使用本地时钟,需要正确的理解和处理时序关系才能确保信息传输的高可靠性。

  • 标签: 卫星信道同步通信 网络时钟 固有延时 时钟飘移 自适应时钟同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