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探讨应用全脑放疗与脑转移同步调强放疗两种不同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使用全脑放疗同步调强放疗等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53.33%)相比,观察组(90.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系统改善情况明显更好,生存时间明显更长,P<0.05。结论 对于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来说,与全脑放疗治疗方法相比,应用同步调强放疗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更好,神经系统有显著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实践应用中该治疗方法值得推荐。

  • 标签: 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同步调强放疗 全脑放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CCRT)对比单纯放疗(RT)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3个研究1693例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显示,CCRT能提高完全缓解率(OR=2.08,95%CI为1.66~2.61,P<0.001)、部分缓解率(OR=1.31,95%CI为1.08~1.60,P=0.007)及总有效率(OR=2.99,95%CI为2.37~3.77,P<0.001)。同时,CCRT能提高1年生存率(OR=2.56,95%CI为1.94~3.38,P<0.001)和2年生存率(OR=2.33,95%CI为1.77~3.08,P<0.001)。不良反应方面,CCRT在白细胞降低、血小板降低、放射性食管炎、恶心和呕吐方面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贫血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能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联合治疗会增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标签: 食管肿瘤 同步放化疗 替吉奥 老年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同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安阳市肿瘤医院于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MRT组和3D-CRT组,每组36例。3D-CRT组采用3D-CRT同步化疗,IMRT组采用IMRT同步化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CD3+、CD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IMRT组下降幅度低于3D-CRT组(P<0.05);治疗后,IMRT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D-CRT组(P<0.05);IMRT组复发率(2.86%,1/35)低于3D-CRT组(27.27%,9/35),生存率(100%,35/35)高于3D-CRT组(75.76%,25/35),P均<0.05。结论IMRT和3D-CRT同步化疗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均可控制疾病进展,但IMRT同步化疗安全性更高,可减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能进一步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预后。

  • 标签: 宫颈癌 调强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化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同步放疗化疗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从某院最近两年收治的宫颈癌且有合并糖尿病症状的患者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过同步放疗和化疗治疗手段,并进行必要的临床护理,对最后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总结。结果:通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采用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保证治疗进度的顺利进行。结论:在宫颈癌并糖尿病患者放化疗期间,应当科学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从而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并糖尿病 患者 同步放疗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Meta分析调强放疗时代鼻咽癌诱导化疗(IC)联合单纯放疗(RT)与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CCRT)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已经发表的回顾性或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2010—2020年发表的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的研究包括接受IC+CCRT或IC+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使用STATA 12软件合并风险比(HR)、危险比(RR)及95%可信区间(CI),并应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了8项回顾性研究中的2 483例患者。IC+CCRT组与IC+RT组总生存相仿(HR=0.78,95%CI为0.58~1.04, P=0.091);但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HR=0.56,95%CI为0.42~0.74,P<0.001)及无进展生存期(HR=0.65,95%CI为0.54~0.77,P<0.001)较IC+RT组提高。IC+CCRT组急性不良反应较IC+RT组明显增加。结论鼻咽癌治疗中两种治疗模式总生存相当,而IC+CCRT组的无远处转移生存及无进展生存较优于IC+RT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IC+CCRT或许可作为鼻咽癌患者的一种推荐治疗方式,但需要更多研究。

  • 标签: 鼻咽肿瘤/诱导化学疗法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鼻咽肿瘤/同步放化疗法 荟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同步放疗与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从在我医院进行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选32例作为试验对象,其中16例单纯进行化疗,为对照组;另外16例采用同步放疗与化疗的方法,为研究组。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在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上,两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局部复发率比较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腹泻比较上,研究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局部晚期直肠癌 放疗 化疗 疗效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恶性肿瘤同步放疗后发生IV度骨髓抑制的具体情况以及合适护理的好处。方法:选取出现IV度骨髓抑制患者总计20例,平均分为实验A组和实验B组,各10例。实验A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B组采用针对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感染及出血的情况以及调查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实验A组患者的感染及出血情况均大于实验B组。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对于发生IV度骨髓抑制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并且采取对患者的病情有所针对的护理方式,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崇。

  • 标签: 恶性肿瘤 IV度骨髓抑制 分析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同步放疗与化疗方法进行治疗,探讨其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从在我医院进行局部晚期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中随机抽选32例作为试验对象,其中16例单纯进行化疗,为对照组;另外16例采用同步放疗与化疗的方法,为研究组。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在总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比较上,两组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局部复发率比较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腹泻比较上,研究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局部晚期直肠癌 放疗 化疗 疗效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疾病进行同步放化疗的近期疗效情况。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从我院宫颈癌患者中随机抽选出32例作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单纯放疗治疗)和研究组(应用同步放化疗治疗),对两组的近期疗效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束治疗3个月后,无论是有效率还是完全缓解率,两组相比结束治疗时都要明显改善,p

  • 标签: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近期疗效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同步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IMRT的颈、胸上段食管癌的17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首先对全组患者的预后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依据患者照射方式,将全组患者分为常规IMRT(C-IMRT)和SIB-IMRT两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对接受C-IMRT和SIB-IMRT的两组患者进行配比,并分析PSM后患者的疗效、预后影响因素、治疗失败模式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全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分别为30和20个月。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化疗和GTV-最大横径为影响全组患者OS和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01、P=0.013、0.005、0.002;P<0.001、P=0.017、0.034、0.002),影响PFS的独立性因素还有近期疗效(P=0.036)。PSM后C-IMRT和SIB-IMRT两组患者各有54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cTNM分期、处方剂量、GTV-最大横径和照射方式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因素(P<0.001、P=0.008、0.014、0.021、0.010、0.008),食管病变周边组织器官是否受侵、cN分期和大体肿瘤靶区GTV-最大横径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因素(P<0.001、P=0.044、0.013)。C-IMRT和SIB-IMRT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失败率(70.4% vs. 50.0%)和局部区域复发率(61.1% vs. 31.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9.53,P=0.031、0.002)。C-IMRT组的≥1级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SIB-IMRT组(χ2=6.16,P=0.046);而≥2级白细胞抑制低于后者(χ2=12.77,P=0.005)。结论与C-IMRT相比,SIB-IMRT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了颈、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的OS,能否改善患者的PFS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颈段食管癌 胸上段食管癌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 预后 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 简介:摘要放疗为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割已成为全乳照射的首选剂量分割模式。瘤床补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推荐高危患者行瘤床序贯补量。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提供了剂量学优势和实践便利。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补量指征及瘤床同步补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全乳常规分割瘤床同步补量和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安全性及疗效,并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保乳手术 瘤床序贯补量 瘤床同步补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中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追踪与金标呼吸同步追踪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患者,包括肺癌8例、肝癌肺转移2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有采用金标追踪的计划(RT)和采用膈肌轮廓追踪的计划(DT)。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可视化模拟测试。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跟踪方法在每个呼吸时相点进行可视化测试过程的偏移量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追踪计划的最小公差距离、不确定性和最优模型状态下的平均标准偏差、最大标准偏差。结果与RT比较,DT追踪的头脚方向平移的标准偏差为(0.4±2.9)mm,左右方向为(0.3±4.4)mm,腹背方向为(-1.8±6.8)mm。经Bland-Altman法分析,RT和DT追踪之间在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一致性较好,在腹背方向上一致性较差;而同步性仅在头脚方向较好,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均较差。模型质量比较结果示,RT追踪不确定性较DT追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比(9±4)%,t=-5.24,P=0.001],而二者最小公差距离、平均标准偏差及最大标准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在头脚方向上一致性和同步性较好,而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较差。在保证靶区在左右方向相应的边界余量下,对于膈肌附近的可视化测试不可见肿瘤采用膈肌作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立体定向放疗有潜在可行性,但对于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运动幅度较大者需谨慎。

  • 标签: 放射外科手术 呼吸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转移瘤治疗中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8月择取80例脑转移瘤病例,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予以分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病例纳入放疗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病例纳入同步放化疗组,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放化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统计放化疗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以及1年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有效率: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放疗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放化疗之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发现同步放化疗组评分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替莫唑胺化疗 脑转移瘤 复发 生存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单纯放疗和放化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8月的58例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全部受试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纳入29例,单纯化疗)、观察组(纳入29例,行放化疗同步治疗),评价组间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功能状态量表(KPS)、肿瘤标记物、疾病控制情况、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EORTCQLQ-C30、KPS、肿瘤标记物更佳,P

  • 标签: 同步放化疗 单纯放疗 老年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复方斑蝥胶囊辅助PF方案同步放疗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PF方案同步放疗化疗治疗,研究组30例接受复方斑蝥胶囊辅助PF方案同步放疗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研究组近期疗效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研究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PF方案 复方斑蝥胶囊 放疗 化疗 中晚期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和术后序贯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住院行术后放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14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及序贯加量调强放疗两组,两组放疗期间均给予替莫唑胺同步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随访情况。结果全组的中位总生存(OS)为2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FS)为17个月,中位无瘤生存(DFS)为25个月;同步加量放疗组与序贯加量放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27.2个月和21个月(P=0.950),中位PFS分别为21.2个月与15个月(P=0.21),中位DFS分别为28个月与18个月(P=0.17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86%与85.17%(P=0.541),两组OS、PFS、DFS、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步加量组的适形性优于序贯加量组(P=0.032)。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同步加量对比序贯加量调强放疗,在生存期、近期疗效及治疗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步加量组适形性明显更好,可推荐用于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放疗

  • 标签: 高级别脑胶质瘤/放射疗法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 序贯加量调强放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同步加量模式和常规分割模式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预后及不良反应,为同步加量放射治疗技术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通过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非劣Ⅲ期研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入组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至同步加量组(PGTV 60.2 Gy分28次,2.15 Gy/次;PTV 50.4 Gy分28次,1.8 Gy/次)和常规分割组(PTV 60 Gy分30次,2 Gy/次)。主要终点为2年无进展生存(PFS),次要终点为2年局部区域控制,2年总生存(OS),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2017年2月—2019年7月入组患者231例,其中216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2年或已死亡,常规分割组106例,同步加量组110例。常规分割组对比同步加量组的2年PFS率为45.2%∶38.2%(HR=1.22,95%CI为0.87~1.72,P=0.2),2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为68.7%∶69.9%(HR=0.98,95%CI为0.62~1.56,P=1.0)。多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中,早放疗在PFS、OS、LRFS均显著优于晚放疗(HR=1.69,95%CI为1.18~2.41,P=0.003;HR=1.72,95%CI为1.09~2.70,P=0.018;HR=1.66,95%CI为1.01~2.73,P=0.046)。肿瘤分期是OS的影响因素(Ⅲ期相比于Ⅰ-Ⅱ期,HR=3.64,95%CI为1.15~11.57,P=0.028)。两组患者的3级以上不良反应无统计差异:放射性肺炎4.7%∶2.7%(P=0.44),放射性食管炎3.8%∶1.8%(P=0.51),骨髓抑制21.7%∶15.4%(P=0.83)。结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接受同步加量放疗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分割放疗,其中早放疗可改善预后。两组的放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两者相似。

  • 标签: 肺肿瘤 前瞻性研究 同步加量放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泰素帝和顺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56例中晚期宫颈癌的观察与护理配合价值。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56例,均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不同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28)与优质护理(观察组,n=28),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100.00%(28/28)高于对照组患者71.42%(20/28),(p<0.05);相关并发症(乏力、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多、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患者7.14%(2/28)低于对照组患者28.57%(8/28),(p<0.05)。结论:围绕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泰素帝和顺铂联合放疗同步治疗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预防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泰素帝 顺铂 放疗同步治疗 中晚期宫颈癌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对比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收治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96例,使用随机投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8例,对照组采用同期化疗+强调放疗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同期分子生物靶向治疗+强调放疗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效果以及无进展控制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3个月、6个月总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黏膜反应以及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以及白细胞下降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在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可同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咽癌 调强放疗 尼妥珠单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适形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乳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适形调强放疗同步顺铂治疗,观察组行适形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两组治疗5个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90.0%(2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7%(8/30)、53.3%(16/30),均低于对照组的46.7%(14/30)、76.7%(2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6、7.17,均P < 0.05)。放化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9、4.12、3.22、4.53、3.63、3.08、3.78,均P < 0.05)。结论适形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够有效减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有一定临床意义。

  • 标签: 宫颈肿瘤 放射疗法,调强适形 抗肿瘤药 紫杉醇脂质体 顺铂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疗效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