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与吸了舒湿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自来水组8h、白开水组12h、蒸馏水组28h及生理盐水组28h细菌培养阳性率达100%,自来水组4h、白开水组6h、蒸馏水组12h及生理盐水组12h细菌培养阳性,湿分别采用自来水、白开水、蒸馏水和生理盐水

  • 标签: 不同湿化 临床实验研究 吸氧湿化
  • 简介: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居首位。而在引起肺部感染的众多因素中,机械通气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接受机械通气患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无使用氧气吸入者高出20倍。机械供氧是危重病人救治的有效手段,有资料显示,由输氧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占82.4%。因此,使用不被污染的输氧湿,对控制肺部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氧气湿化液 细菌污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恒温氧气雾化在气道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90例,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将0.45%氯化钠溶液100ml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后,将静脉输液管针头插入距氧管12cm处,然后将氧管放入气管套管内5~8cm,进行气道及氧气雾化。对照组将0.9%氯化钠溶液100ml用输液器排气后,用无菌剪刀剪去静脉输液针头,然后将头皮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8cm,以0.2~0.3ml/min的速度持续滴注。结果实验组患者痰黏度、痰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刺激性呛咳、气道出血及并发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操作流程比较,研究证明实验组简便了操作流程,方法安全,保证有效的持续湿法及雾化,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证明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具有优越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湿加注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患者气道湿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传统间断加注湿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可调节输液器持续加注湿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湿加注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湿加注干预,在患者湿面水平以及患者痰稀释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痰痂产生率和湿过度问题产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应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加注方法十分可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湿面水平变化情况和患者痰稀释情况,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优化气道湿效果.关键词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加注;传统间断湿加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效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5-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按分钟通气量计算的湿滴注速度对机械通气患者痰黏稠度和气道湿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130例容量控制模式的机械通气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前30例患者按分钟通气量分成A(6~8L/min)、B(8~10L/min)两组进行湿滴注速度的计算;然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按照计算的速度进行湿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湿滴注。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1h、2h、3h3个时间点湿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的距离,用非参数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痰黏稠度,用行×列卡方检验比较气道湿效果。结果A组湿滴注速度为(27.4±1.54)mL/h,B组湿滴注速度为(30.7±1.73)ml/h。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湿滴注速度下1h、2h、3h时,湿罐内湿水平线与湿罐基线间距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痰黏稠度和气道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条件下,分钟通气量为6~8L/min时,湿滴注速度设为27~28mL/h,分钟通气量为8~10L/min时,湿滴注速度设为29~31mL/h。按分钟通气量计算出的湿滴注速度可改善容量控制模式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效果。

  • 标签: 湿化液滴注速度 机械通气 气道湿化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插管后3种常规湿对气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入住ICU的126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2例,A、B、C组分别用0.45%氯化钠、0.9%氯化钠、灭菌用水湿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气道雾化,在气管插管24h、48h后,对患者的痰粘滞度进行组间和组内对比。结果雾化24h后组内对比A、C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雾化48h后A组的雾化效果明显优于B组和C组,且C组出现过度雾化的例数明显增多。结论0.45%氯化钠溶液能够较有效的降低痰粘滞度,达到气道湿的最终目标即分泌物的吸引通畅和及时清除。

  • 标签: 气道湿化液 气管插管 气道湿化 痰液粘滞度
  • 简介:摘要本文对湿平整的应用以及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湿平整系统的组成,简要分析平整操作中参数的数值,得到湿平整轧制中有效降低系统的功率损失的结论。

  • 标签: 湿平整液 工作系统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不同湿经输液器持续恒温湿气道及氧气雾化效果。方法随机取样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1月在本院气管切开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0.9%盐水组和0.45%盐水组。监测痰黏稠度,观察有无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情况。结果痰黏稠度效果比较,0.45%盐水稀释效果好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45%盐水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例数明显少于0.9%盐水,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使用0.45%盐水经输液器针头插入氧气管持续恒温湿的方式效果较好,是临床进行气道湿较为理想的湿

  • 标签: 气管切开 输液增温器 持续湿化 氧气雾化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后 3种气道湿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气管切开脱机后行气道湿的 150例患者,按 1:1:1随机分为 A、 B、 C三组。 A组采用注射器间断气道湿法, B组采用输液器持续点滴湿法, C组采用微量泵持续点滴湿法,比较三组效果。 结果: B、 C两组在湿效果、肺部感染率、气道黏膜出血率及节约护理操作时间上明显优于 A组,而 C组在均匀湿效果及节约护理操作时间上更优于 B组。结论:微量泵气道滴药湿可有效达到气道湿效果,并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间断湿,同时解决了输液器持续给药湿法的缺陷。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三种湿对气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种湿(0.9%NaCl.0.45%NaCl和1.25%碳酸氢钠)滴入气管套管内,在滴注后第5天和第10天观察各组患者气管内痰黏稠度及并发症(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堵塞气道)发生情况。结果:0.45%盐水组和1.25%碳酸氧钠组的稀释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稀释效果均好于0.9%NaCl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气管切开 湿化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湿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该院ICU收治的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80例,根据气道湿中采用湿不同分为氯化钠组(以0.45%氯化钠作为湿)和氨溴索组(以0.9%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各40例。比较两组气道湿7 d后痰黏稠度、平均吸痰量及气道护理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变化,并观察记录两组人工气道并发症情况。结果气道护理7 d后,氨溴索组痰黏稠度明显优于氯化钠组,平均吸痰量大于0.45%氯化钠组,PaO2、PaCO2改善明显优于0.45%氯化钠组;氨溴索组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氯化钠组的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盐酸氨溴索联合0.9%氯化钠进行气道湿能够有效降低痰黏稠度,增加排痰量,改善重症患者通气功能,降低人工气道并发症,是较0.45%氯化钠更理想的气道湿

  • 标签: 重症患者 氨溴索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告用甲硝唑湿敷治疗Ⅲ度褥疮5例。其方法是先用双氧水或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刨面,再用甲硝唑反复冲洗和湿敷;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15~20min。有脓腔者,应用呋喃西林引流条进行引流,每天更换引流条2次,3~4天脓减少,坏死组织脱落。如有肉芽组织水肿,在患处撤白糖,然后覆盖两层无菌纱布,每日更换2次;2天后水肿完全消失后再用甲硝唑湿敷,并用红外线灯照射,4/d;随着创面逐渐新鲜,改为2/d,约4~6周痊愈。

  • 标签: 湿敷治疗 甲硝唑液 Ⅲ度褥疮 红外线灯照射 肉芽组织水肿 摘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不同加入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对72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湿不同加入方法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结果实验组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加时间、物品支出费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7%,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8.3%。结论试验组能减轻护理工作,节省时间,减少物品支出费用,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呼吸机 湿化液 一次性输液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道湿与人工鼻在ICU脱机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合相关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选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收治的56例ICU脱机患者为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使用气道湿,对照组使用人工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期间的生活质量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几率,总结不同护理措施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差无几,研究组出现3次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6次,气道湿在临床中的使用安全性要高于人工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来讲,保持患者气道畅通是十分必要的,气道湿与人工鼻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突出,是现代医疗不可或缺的护理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脱机患者 气道湿化液 人工鼻 临床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041-01
  •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应用不同湿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ICU收治的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98例进行分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以0.45%氯化钠作为湿进行气道护理,实验组以0.9%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进行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0.9%的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可以有效降低ICU重症患者在气道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不断推广。

  • 标签: 湿化液 ICU重症患者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重症患者气道护理中应用不同湿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ICU收治的行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98例进行分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以0.45%氯化钠作为湿进行气道护理,实验组以0.9%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进行气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人工气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0.9%的氯化钠+盐酸氨溴索作为湿可以有效降低ICU重症患者在气道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不断推广。

  • 标签: 湿化液 ICU重症患者 气道护理
  • 简介:摘要: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是从重整生成油或者乙烯裂解汽油中得到苯等产品的技术。国内已工业的芳烃抽提技术主要有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抽提技术以及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传统技术。两种技术各有所长,针对不同的原料组成以及产品方案,应具体选择使用哪种技术。本文主要研究,针对乙烯裂解汽油进料,生产苯、汽油调和组分的情况下,探讨比较两种技术的适用性。

  • 标签: 液液抽提 传统 能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佳的气道痰粘稠度的判断方法指导人工气道湿。方法随机将208例病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良痰粘稠度的判断方法调整气道湿量,对照组用姜超美等人制定的痰粘稠度判断标准调整气道湿量,两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湿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湿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痰粘稠度的判断方法对痰的性状判别更加明确,对湿量的调节更有操作性,护士容易掌握。

  • 标签: 改良 粘稠度 方法 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