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不同湿化液在气道湿化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气管切开不同湿化液在气道湿化中的效果观察

张林琼秦媳秀李灵活粟艳玉

张林琼秦媳秀李灵活粟艳玉(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541002)

【中图分类号】R6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108-02

【摘要】目的探讨0.45%氯化钠溶液持续恒温氧气雾化在气道湿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样90例,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将0.45%氯化钠溶液100ml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后,将静脉输液管针头插入距氧管12cm处,然后将氧管放入气管套管内5~8cm,进行气道及氧气雾化。对照组:将0.9%氯化钠溶液100ml用输液器排气后,用无菌剪刀剪去静脉输液针头,然后将头皮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8cm,以0.2~0.3ml/min的速度持续滴注。结果实验组患者痰液黏度、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刺激性呛咳、气道出血及并发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操作流程比较,研究证明实验组简便了操作流程,方法安全,保证有效的持续湿法及雾化,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证明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具有优越性。

气管切开患者因为丧失呼吸道加温、加湿功能,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所以气道护理十分重要。气管切开后呼吸模式发生改变,干燥的气体未经过上呼吸道防御屏障过滤和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极易造成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干燥不易咳出[1]。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90例,分别设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5例,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及效果(包括气道刺激症状、痰液性质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统计学比较,本实验证明两组病人各年龄段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痰液黏度、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刺激性呛咳、气道出血及并发症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操作流程比较,研究证明实验组简便了操作流程,方法安全,保证有效的持续湿法及雾化,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从而证明实验组采用的方法具有优越性。

1对象与方法

1.1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9月入住本科病人并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抽样分为2组,每组45例,实验组年龄17-81岁,男38例,女7例,对照组年龄19—81岁,男36例,女9例。按气道湿化方法不同,将采用0.45%氯化钠溶液经输液器持续恒温湿化方法的患者设为实验组,0.9%氯化钠溶液经输液器持续恒温湿化方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护理效果(包括气道刺激症状、痰液性质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病人各年龄段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器械与相关材料

0.9%氯化钠溶液100ml,0.45%氯化钠溶液100ml,输液恒温器、输液器、无菌小纱布、无菌剪刀、胶布、茂康碘、医用棉签、氧气装置1套。

1.3方法

实验组:将0.45%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一次性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经输液恒温器使温度恒定在35℃~38℃,将静脉输液管针头插入距氧管12cm处,然后将氧管放入气管套管内5~8cm,用无菌小纱布包扎固定针头,以0.2~0.3ml/min的速度持续滴注,每日约250ml。

对照组:将0.9%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一次性输液器按静脉输液排气法排气后,经输液恒温器使温度恒定在35℃~38℃,用无菌剪刀剪去静脉输液针头,然后将头皮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8cm,以0.2~0.3ml/min的速度持续滴注,每日约250ml。

1.4判断标准

1.4.1气道刺激症状①刺激性呛咳:指气道湿化过程中发生连续性咳嗽。②气道出血:吸痰时痰中带血[2]。③肺部感染是指咳嗽、咳脓痰或痰量明显增多,伴发热,肺部有实变或啰音等感染体征,胸部X线检查有新发生的或进展性浸润、实变等炎症改变,痰培养发现病原体。

1.4.2痰液性质①痰液黏度判断标准:Ⅰ度(稀痰):痰如米汤样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潴留;Ⅱ度(中度黏度):痰的外观较Ⅰ度黏稠,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有少量痰液潴留,易被水冲洗干净;Ⅲ度(重度黏痰):外观黄色黏稠,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痰液不易被水冲洗干净[3]。于气道湿化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连续监测3次,取其平均值。②气道活菌总菌数采用湿片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采用12号针头滴注梯度稀释培养法,活菌数=菌落数×稀释度×47,活菌比例=活菌数/总菌数。

1.4.3血氧饱和度包括吸痰时、吸痰后2分钟、吸痰后5分钟三个时段的血氧饱和度为观察项目。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数据进行x2检验。

2结果

本研究从患者年龄、痰液黏稠度及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发生率、气道刺激症状、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

2.1两组病人各年龄段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无差异(P>0.05),详见表1。

x2=1.35,P>0.05。

2.2两组病人痰液黏稠度、痰液活菌比例、肺部感染有显著差异(P<0.01),详见表2。

2.3两组不同浓度湿化液滴入后气道刺激症状发生率、血氧饱和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详见表3。

3分析讨论

3.1人工气道建立后,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适当肺泡通气,氧气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3]。对于湿化液的选择更为重要,国外已有许多研究证明[4-6],等渗盐水进入呼吸道后因水分蒸发而转变为高渗溶液,氯化钠沉积在气管壁上影响纤毛运动,痰液脱水变稠而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增加患者肺部感染机会。0.45%盐水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中的液体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痰液变稀,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偶尔形成痰痂、痰栓,由于痰液稀薄,不需重复吸引,从而减少气道黏膜损伤,缩短吸痰时间。本次实验,0.45%的盐水痰液黏稠度较低,对气道及肺组织损害小,且对气道湿化作用也较好,最符合生理需要。

3.2本研究通过实验,对两种湿化液的湿化结果进行比较,用实验检验理论。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理想人工气道湿化液的选择原则:当温度恒定于35℃-38℃之间时,能持续保持呼吸道湿化,防止痰痂发生,同时对气道及肺组织损害降至最低。

3.3从研究结果可知,本研究实验组持续湿化气道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0.45%氯化钠溶液,符合人体气道湿化的要求,保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活跃,并减轻痰液黏稠度,减少了刺激性呛咳,从而保持气道有效湿化。

(2)持续气道湿化使痰液稀薄,易咳出,减少了吸痰次数和时间,减轻吸痰时对气道的刺激,缩短了吸痰后的低氧血症的持续时间,提高了血氧饱和度,同时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危险。

(3)分泌物引流通畅,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机会。气道湿化的同时使用恒温可使温度适宜的气体进入气道,能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4)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操作流程比较,实验组将静脉输液管头皮针头插入距氧管12cm处,然后将氧管放入气管套管内5~8cm,不易脱出,湿化及雾化效果比对照组好,方便护士操作。

(5)0.45%氯化钠持续恒温湿化的方式既可避免或减少气道刺激,还可保证湿化液总量及滴注速度,湿化液经输液器针头插入输氧管持续湿化,起到一个持续雾化作用,这种方法较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节约成本,因此适合选用。

参考文献

[1]胡艳宁,王秀葵.气管内持续微泵推注湿化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对照研究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0):887-889.

[2]刘雪喻.两种不同浓度氯化钠用于气道湿化的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5,19(3):421.

[3]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09-210.

[4]DrudlingMC.Re-examiningthepracticeofnormalsalineinstillationpriortosuctioning[J].MedSurgNursing,1997,6(4):209-212.

[5]BlackWoodB.Normalsalineinstillationwithendotrachealsuctioning:primumnonnoccre(firstdonoharm)[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1999,29(4):928-934.

[6]YoungJI,HeeSeungKim,JeongHwanpark.Instillationofnormalsalinebeforesuctioninginpatientswithpneumonia[J].YonseiMedicalJournal,2002,43(5):607-612.

注:课题号2008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