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无水增湿”技术又称“水护氧”技术,是由奥克斯公司推出的增湿新技术。它的直接技术支持是无水增湿系统和负离子生成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室外空气通过离心风叶的转动进入带有吸湿盘的密封腔,空气中的水分吸附在吸湿盘上,

  • 标签: “无水增湿”技术 “水护氧”技术 空气调节 工作原理 奥克斯公司
  • 简介:摘要:氯碱生产过程中,将会产生湿氯气和湿氢气,导致生产过程出现热量损失,需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手段。基于此,本文将从工艺流程、经济效果、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分别对湿氯气和湿氢气的综合利用进行分析,使热量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进而起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 标签: 湿氯气 湿氢气 综合利用
  • 简介:摘要:作为干喷技术基础上的改良,湿喷技术在节约物料、提升施工质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文在简述隧道湿喷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对机械手操作要点及施工安全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湿喷工艺的优势进行了论述。

  • 标签: 湿喷工艺 湿喷机械手 隧道工程
  • 简介:摘要:风机盘管如今已经广泛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冬季使用风机盘管空调系统进行室内供暖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干燥、不舒适,而湿膜加湿装置则可以提高室内湿度,并且经济实惠,不消耗附加能源。所以将湿膜与风机盘管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还不需要浪费更多的能源。本文主要研究湿膜在风机盘管中的应用问题。

  • 标签: 风机盘管 湿膜 空调 室内环境 湿度
  • 简介:5.2.5空调系统的确定,(4)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的确定,我们给客户确定如下的空调系统

  • 标签: 少湿 恒温恒湿 恒湿空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行气管切开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气道湿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湿效果、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道湿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进行集束护理,对重塑患者气道正常生理功能发挥着作用,可有效改善气道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应室集中处理和科室现场管理在氧气湿瓶消毒效果中的差异。方法选择567套氧气湿瓶行供应室集中管理作为观察组,665套氧气湿瓶由病房护士现场管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处理后3和7天比较所得两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外观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天和第7天细菌污染比例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7天时外观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供应室对氧气湿瓶和过滤管进行统一的管理,能够提高消毒效果和保存时间。

  • 标签: 供应室 集中处理 氧气湿化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湿瓶经过化学消毒后的保存有效期。方法将我院的160个氧气湿瓶进行化学消毒,消毒后平均随机的分为4个组,每组40个氧气湿瓶,在分别将4个组的氧气湿瓶保存于急诊科、内科、外科以及重症监护室这4个科室,每一个月对不同科室的40个氧气湿瓶进行细菌检测,保存时间为6个月。结果在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以及第6个月的氧气湿瓶细菌检测,其细菌检测结果均≦20CFU/件,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并且没有致病菌的发现。结论氧气湿瓶经过化学消毒后至少可以保存6个月。

  • 标签: 氧气湿化瓶 化学消毒 保存期
  • 简介:摘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9年第2期刊发一篇“成人经鼻高流量湿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作者对目前临床上高流量湿氧疗的应用有些不同意见,特撰写此文呼吁同道更加规范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三种人工地道湿方法的临床比较,探索最佳气道湿的方法。方法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持续滴注气道湿法、间断滴注气道湿法三种途径,对患者刺激性干咳、吸痰过程中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及患者痰黏稠度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气道湿方法。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持续氧气雾化 持续滴注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手术是用于在危急情况下帮助患者建立人工呼吸通道的手术方法。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湿、加温、咳嗽以及过滤等生理功能会遭到破坏,甚至消失,进而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1。临床上在对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手术后,会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受到感染的几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探究性气管切开手术患者其气道湿的护理进展。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术后的病人吸痰与湿化时机的探讨。方法对42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按需吸痰,在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出现憋气症状,或出现咳嗽、闻及痰鸣音或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至90%以下时,给予吸痰措施,采用微泵持续滴入湿湿;对照组根据痰量、咳嗽情况等,按医嘱实施定时吸痰及定时湿。结果试验组3例气道粘膜出血,8例吸痰次数>6次/天,12例痰量>100毫升/天,5例出现刺激性咳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例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气管切开病人,根据其实际情况实施按需吸痰及按需湿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减少病人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按需 吸痰 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的方法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保障肺部气体交换。方法采用“持续气道湿法”进行气道湿。结果93例患者痰易于吸出,无呼吸道阻塞及感染。结论对93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湿法,气道湿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 湿化 吸痰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索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瓶的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清洗和消毒240份氧气湿瓶的情况,其中120份氧气湿瓶采用病房分散方式进行清洗和消毒,作为对照组,另外120份氧气湿瓶采用集中清洗消毒方式进行清洗和消毒,对比两种清洗消毒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120份氧气湿瓶标本接受集中清洗消毒之后,监测的细菌合格率高达100%。对照组的120份氧气湿瓶标本接受分散清洗消毒之后,合格的总共有33份,细菌合格率仅仅达到27.5%。观察组的细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细菌合格率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的时间段,观察组的细菌总数远远少于对照组。两组清洗消毒后的细菌数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集中清洗消毒氧气湿瓶的清洗的效率和消毒的效率较高,不仅将器具的保存时间延长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无菌率,值得推荐。

  • 标签: 集中清洗消毒 氧气湿化瓶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气管切开是辅助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及呼吸支架功能障碍等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可增加800m/d,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呼吸道水分丧失量增加,容易形成痰痂,进而造成肺部感染,所以加强气道湿,促进排痰是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呼吸微弱,丧失咳嗽能力的患者尤为重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院对107例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道湿,促进排痰,有效防止痰痂形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气管切开后 湿化护理 高原地区 慢性呼吸衰竭 气管切开患者 危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是一项常规护理操作,而湿瓶的消毒与清洁乃是预防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湿瓶长期使用后会在其内壁产生一层碱性水垢,不易清除。我们通常用去污粉或用毛刷刷洗,很难完全清除其内壁的水垢,尤其靠近瓶颈处除垢难度更大,且会留下划痕。2006年1月18日,我们采用绿洁清除湿瓶内壁的水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湿化瓶 消毒 除垢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操作 交叉感染
  • 简介:肛周湿疹是一种发生在肛门周围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认为脾虚湿阻是肛周湿疹的首要病理基础,血瘀风燥是肛周湿疹的主要病理转归,提出清热利湿瘀法是肛周湿疹治疗的基本思路。

  • 标签: 肛周湿疹 脾虚湿阻 血瘀风燥 清热利湿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