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功能、视图检查(VNG)在眩晕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90例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被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前庭功能组(30例,接受单项前庭功能检查)、视图组(30例,接受单项视图检查)、前庭功能联合VNG组(30例,接受前庭功能联合眼视图共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眩晕检测结果及眩晕检出率。结果:90例眩晕患者中,中枢神经眩晕患者有23例,占总比例的25.55%;外周性眩晕患者有67例,占总比例的74.55%;前庭功能合并VNG组患者的眩晕检出率明显高于前庭功能组、VNG组;Kappa指数明显高于前庭检查组和VNG组(P<0.05)。结论:前庭功能合并VNG联合检测可较好的提升诊断质量,提升不同类型眩晕问题的检出率,较之于单项检测法,前者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评估数据和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前庭功能 眼震视图 眩晕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乐清市人民医院2020年1-7月诊治的疑似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类型分为前半规管型24例、后半规管型80例、水平半规管型16例。观察视图和裸分别在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检出率,并分析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在治疗效果中的差异。结果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确诊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P > 0.05)。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视图检出率分别为91.68%、92.50%和93.75%,明显高于裸检出率的58.34%、78.75%和5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1、6.14、3.86,均P < 0.05)。治疗1周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66.25%、68.75%,治疗3个月后,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96.25%、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64,均P > 0.05)。术后3个月,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的复发率分别为4.16%、5.00%、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P > 0.05)。结论视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准确判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情况,提高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眼震视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裸眼 检出率 半规管 复发率 有效率 诊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图结合问诊与体格检查在眩晕症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70例临床资料,均采用视图结合问诊与体格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70例眩晕症患者中有36例中枢性眩晕患者,其中病因为脑血管病占比最高;70例眩晕症患者中有34例周围性中枢性眩晕患者,其中病因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占比最高。结论视图结合问诊与体格检查对前庭功能定位敏感性高,有助于诊断眩晕症及其病因,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 标签: 眩晕症 眼震视图 问诊 体格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前庭系统定位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100例因眩晕疾病而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患者,对100例眩晕患者均实施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以及前庭周围性眩晕、前庭中枢性眩晕等结合医学影像检查,与视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对眩晕患者实施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后,确诊了周围性眩晕68例;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联合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中枢性眩晕患者21例;经头颅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但存在中枢性眩晕患者11例。结论:视图结合问诊及体格检查对眩晕患者进行检查后,可为前庭系统疾病提供相关鉴别依据,因此,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眼震视图 问诊 体格检查 眩晕 前庭系统定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眩晕疾病鉴别中视图联合前庭功能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取87例(皆为2020.01-2021.01来院检查的眩晕症患者),单独给予视图、前庭功能检查后,进行联合诊断,金标准为临床诊断结果,对比不同类型眩晕检出率及鉴别结果。结果:87例观察样本中,有81.61%(71/87)外周性眩晕,其余18.39%(16/87)为中枢性眩晕,视图、前庭功能检查在不同眩晕类型鉴别中的检出率依次为82.76%,80.46%,皆比联合检查时87.36%的检出率低,P<0.05。结论:眩晕疾病鉴别中联合应用视图、前庭功能检查进行诊断有助于提升不同类型眩晕检出率和鉴别准确性,可为治疗方案的拟定,疗效与预后的评估工作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检查资料。

  • 标签: 诊断价值 眩晕疾病鉴别 眼震视图检查 前庭功能
  • 简介:视图是新课标中增加的重要内容之一,此类试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面就视图问题加以归类、解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1.由体定图例1画出图1中几何体的三视图.

  • 标签: 几何体 三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正方体
  • 简介:电图是利用角膜一视网膜电位的改变,记录由刺激前庭引起的眼球运动。电图有助于了解前庭神经系统和动系统的功能状态,对前庭功能异常及病理过程的正确识别率达95%以上,但阴性结果有时不能排除病损。同时用系统性前庭功能电图检查一般可识别病损在中枢部位还是在外周部位,有时还可以识别病损在中枢的那个水平上,如脑干、小脑水平。但用电图不能或很难判断病因,只能结合病史和其它检查,才可以作出病因判断。

  • 标签: 眼震电图 病损 侧反应 变位性眼震 眼动系统 自发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视频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方法 资料抽取我院 2017 年 4 月 ~2018 年 2 月收入 BPPV患者 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 40例采用常规手法复位,观察组 40例采用视频电图改良手法复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高于对照组 85.0%,两组差异有意义( P< 0.05)。结论 视频电图检查应用于 BPPV患者中起着重要临床意义,能进一步诊断、指导临床检查及其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视频眼震电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复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庭自发性(spontaneous nystagmus,SN)对视觉动系统平稳跟踪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存在SN的急性单侧外周性前庭综合征患者(前庭神经炎26例、Ramsay-Hunt综合征伴眩晕6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4例)行视频图平稳跟踪试验(smooth pursuit test,SPT)和SN检测,以SPT水平跟踪增益、非对称性、波形及SN强度为评定参数,分析SN强度对SPT增益、非对称性、波形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SN向健侧36例(78.3%,36/46),强度范围(2.68~32.53)°/s;向患侧10例(21.7%,10/46),强度范围(2.66~16.54)°/s。根据SN强度将患者分为轻[(0.50~5.00)°/s]、中[(5.01~10.00)°/s]及强(>10.01 °/s)三组,分别为14例(30.4%)、18例(39.1%)及14例(30.4%)。比较总体及轻中强三组向SN快相侧及慢相侧的SPT增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t总=13.338、t轻=6.184、t中=8.436、t强=8.477,P值均<0.001)。比较不同SN强度组间向SN快相侧的SPT增益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9,P<0.001);向SN慢相侧的SPT增益值,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37,P=0.330)。SN强度与向SN快相侧SPT增益值呈负相关(r=-0.433,P=0.003),与向SN慢相侧的SPT增益值无相关性(r=-0.061,P=0.687)。46例患者中SPT波形呈Ⅰ型、Ⅱ型、Ⅲ型者分别占8例(17.4%)、21例(45.6%)和17例(37.0%),对应的SN强度平均值分别为(3.71±0.69)°/s、(7.44±1.88)°/s和(20.04±5.53)°/s,无Ⅳ型波。SN强度与SPT左右增益非对称值呈正相关性(r=0.450,P=0.002),即随着SN强度的增大,非对称性值亦随之增大,SPT左右跟踪的对称性越差,SPT波形越差。结论前庭SN可影响SPT的增益、非对称性及波形,SN越强,影响越大,当SN较强时可出现Ⅲ型波,提示急性外周性前庭综合征也会影响视觉平稳跟踪功能。

  • 标签: 前庭疾病 自发性眼震 眼球运动 视频眼震图
  • 简介:使用μVision进行ARM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在阅读μVision自动生成的引导代码之后会发现它并没有直接调用main函数,而是调用了一个奇怪的__main函数,并且手册中没有相关的解释。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实际上这里面蕴含着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映像结构、分散加载机制和重定位等。掌握了这些概念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初始化过程。

  • 标签: main函数 加载 视图 嵌入式软件开发 初始化过程 引导代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阳性;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 孤立性眩晕  孤立性前庭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脉冲--偏斜检查对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 01月至2020年 10月期间收治于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神经内科的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2名经过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完成HINTS床边检查,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头脉冲试验阴性;凝视性阳性;偏斜试验阳性,提示HINTS检查阳性,即判定为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相反,判定HINTS检查阴性,即判定为周围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再与患者头颅MRI+DWI结果对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枢性孤立性前庭综合征患者HINTS检查敏感性为94.4%(95% CI: 59.8%-98.6%),特异性为87.5%(95%CI: 66.5%-94.1%),阳性预测值 80.9%(95% CI: 41.5%-87.9%),阴性预测值96.5%(95% CI: 79.8%-99.8%),准确度为 90% 结论 头脉冲--偏斜检查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头脉冲-眼震-眼偏斜检查 孤立性眩晕  孤立性前庭综合征 
  • 简介:从不同方向看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其中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同—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分别叫做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从近两年的中考试题看,涉及视图内容的试题呈考点增加、题型灵活的趋势。

  • 标签: 考点分析 视图 中考 平面图形 数学
  • 简介:一、明确什么是视图几何体在我们的眼里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叫做视图.同一个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看.所看到的平面图形一般不一样.从前面往后面看到的图形叫做正视图.也叫做主视图:从左面往右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从右面往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右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统称侧视图):从上面往下面看到的图形叫做俯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统称三视图.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它的三视图令人真正感受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视图是我们了解、认识立体图形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零件、机械的制作、加工中十分重要.只有认识三视图的人才有可能依样画瓢进行操作.

  • 标签: 三视图 学习要点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几何体 同一
  • 简介:出示庐山的两幅图片,播放苏轼的题西林壁古诗的音乐.师:美丽的庐山让人流连忘返,横看成岭侧成峰,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一样吗?生:不一样.出示中国核动力航空母舰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拍摄的三幅图片.

  • 标签: 主视图 俯视图 核动力航空母舰 图片 庐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电图(VNG)检查在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眩晕患者行VNG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进行鉴别诊断。结果150例患者行VNG检查,外周性眩晕患者79例(53.5%),中枢性眩晕18例(11.5%),?位置试验阳性15例(10.3%)其他原因不明的眩晕例38(24.7%)。结论视频电图检查对中枢性眩晕和外周性眩晕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操作过程受检查者自身因素,药物影响及检查者操作过程的规范性、经验均可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VNG检查 中枢性眩晕 外周性眩晕 检查体会
  • 简介:  视图是新教材的新内容之一,它包括主视图(也叫做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或右视图),简称三视图.三视图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几何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是了解几何体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很好地培养了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三视图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标签: 中考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