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蛋白海绵用于体表溃疡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13年7—12月分60例体表溃疡创面患者采用生物蛋白海绵贴敷包扎,坚持换药治疗。结果60例体表溃疡创面患者中26例创伤性溃疡、部腹术后切口感染、清缝折线后裂开治疗护理后14天内全部愈合治愈率达100%;20例糖尿病溃疡治愈率95%;14例下肢V曲张溃疡治愈率92.86%。结论生物蛋白海绵对溃疡创面的治疗有良好的作用,能促进溃疡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 标签: 生物蛋白海绵 溃疡创面 护理
  • 简介:摘要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体会。介入治疗是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颈动脉压迫实验,术后精心护理和防治并发症,为患者顺利康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护理
  • 简介:摘要髓质海绵肾,简称海绵肾,是一种以肾椎体的乳头管和集合管呈梭形或小囊状扩张为特征的先天性疾病,外观似海绵。本文旨在探讨超声诊断此疾病的临床意义,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灵活运用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1例T11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导致脊髓损伤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Boath技术、神经肌肉促进术(PNF)、平衡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作业治疗训练、本体感觉等综合康复治疗进行1年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一年后,肌张力和肌力恢复接近正常,Barthel指数量表提高了40分,Berg平衡量表提高了19分,脊髓损伤程度分级(ASIA标准)由B级提高到D级。结论灵活运用运动控制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该例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导致的脊髓损伤疗效显著,但尚需病例积累和系统化疗效评价和研究。

  • 标签: 康复治疗 海绵状血管瘤 运动控制
  • 简介:腹膜后入路手术,诸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和直肠癌根治术,往往会引起阴茎海绵体神经(cavernousnerve,CN)的损伤,从而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dysfunction,ED)的发生。Walsh等人[1]改进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术,通过保护血管神经束使得勃起功能得以保留。然而,他们通过对25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人的研究,发现在行双侧神经保留的手术后仍然有约37%的病人性功

  • 标签: 阴茎海绵体神经 前列腺癌根治术 修复过程 血管神经束 erectile 勃起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愈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创伤愈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周时间治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水样排液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周内排液停止率为86.7%,显著多于对照组3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创伤愈合海绵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痊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应用。

  • 标签: 创伤愈合海绵 微波 宫颈糜烂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可解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carotidcavernousfistula,TCCF)的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TCCF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可解脱性球囊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术后结果显示:1次栓塞成功118例(92.2%);栓塞术后复发10例(7.8%),再次栓塞治疗后达到完全治愈。6例(4.7%)因严重的盗血而闭塞颈内动脉。随访24个月.6例术前失明病人中,好转2例,无变化4例;58例视力下降的病人中,视力恢复正常53例,视力未完全恢复5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可解脱性球囊治疗TCCF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 标签: 颈动脉海绵窦瘘 外伤 球囊 可解脱性 栓塞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最佳诊断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DSA或临床最终证实的CTPV患者的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资料,进行三种层厚及间隔重建,A组层厚2.5mm,重建间隔1.25mm;B组层厚1.25mm,重建间隔0.625mm;C组层厚1.25mm,重建间隔1.25mm。并且应用3D后处理软件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门静脉期图像进行血管成像。结果两名资深影像科医师独立盲法阅片后认为三组重建层厚及间隔图像中B组为最佳选择的比率分别为92%与96%。MIP图像后处理均清楚显示CTPV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显示率100%。VR成像显示率48%。本组全部病例均见门静脉主干及其分支闭塞和(或)狭窄,正常门静脉系统结构消失,全部显示侧支静脉。结论多层螺旋CT门静脉成像进行层厚1.25mm,间隔0.625mm的重建,并结合多种3D后处理技术(MPR、MIP、VRT)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CTPV的总体改变,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侧支静脉 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接受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15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一组除了常规护理,增加额外的心理护理。两组患者经过同一个护理团队精心细致护理,常规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呼吸道准备,肢体功能锻炼,心理支持,术后呼吸道管理、引流管处理等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包括术前心理辅导和疼痛安慰。结果跟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患者出院时间明显缩短,引流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围手术期护理除了常规护理,还应该重视心理护理的作用,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心理护理 住院时间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从2005年4月到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采取显微手术切除桥脑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例进行分析研究。10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桥脑背侧,手术时采用的是枕下正中经菱形窝入路切除的方式;另外2例的海绵状血管瘤位于桥脑腹外侧,最终采用的是枕下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的方法。结果均镜下全切除病灶,术后经病理检测,证实全部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术后观察记录临床表现,出现明显改善的患者有6例,1例患者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l例患者术后面瘫情况加重;还有l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出现外展神经瘫痪症状;l例患者出现死亡。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个月,复查9例患者的MRI,均未发现病灶复发的现象,经检测所有患者的脑干组织影像学均修复良好,手术造成的一些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结论正确选择手术的适应症以及具体的手术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对桥脑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桥脑 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止血海绵(Stypro斯泰可)在预防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术)(67例)、后入路腹股沟疝修补(kugel术)组(6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应用止血海绵后血清肿发生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肿发生率较未应用止血海绵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应用止血海绵,能明显降低血清肿发生率。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颅内脑静脉血管瘤(CV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CVA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CVA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CV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脑静脉性血管瘤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经对城乡医院中存在的差异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城市医院支援乡镇医院的制约因素和现状做深入分析,从而发挥出城市医院中的积极作用,经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经费、人员培训等各方面对乡镇医院进行支持,促进乡镇医院的发展,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 标签: 城市医院 乡镇医院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颈内海绵窦瘘介入封堵术过程中紧急行颞叶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要点包括ICP监测、颅神经监测、VAP的预防、营养支持、健康教育。患者手术成功,术后16d顺利出院。

  • 标签: 颈内海绵窦瘘介入封堵术 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方法从社区居民健康着眼,发挥自身优势,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结果我们从将医院部分科室整合建设成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也使医院自身得到发展。结论要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否则将举步维艰。

  • 标签: 城市 社区卫生 切入 困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盐城市亭湖区先锋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社区干预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建立健康档案的方法,对社区873位高血压患者实施身高、体重和血压的检测,检测血糖、血脂和肾功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患者发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控制率显著低于女性患者(p<0.05),体重指数、吸烟比例、SBP、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尿酸上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未服药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5),血压达标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但是两者均不足10%。结论应加强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以便延缓高血压病进程及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社区居民 高血压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中小城市提高母乳喂养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择初产妇121例年龄(28.0±4)岁,孕周37~42周,均无妊娠合并症或手术并发症,无哺乳禁忌证,母婴健康,新生儿体重≥2500g,Apgar评分≥9分,并且产后坚持在儿童保健科做保健。对这121例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给出干预措施。结果年龄大产妇母乳喂养率要高于年龄小的产妇;自然分娩的产妇母乳喂养率要高于人工分娩的产妇;产后开奶时间在30分钟后至6小时之间的母乳喂养率要高于产后6小时开奶;其他主要影响因素中,母乳喂养知识越丰富母乳喂养率越高。结论人为干预措施可以提供母乳喂养率,主要措施与建议是大量宣传普及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积极提倡自然分娩;医院配设专业的母乳喂养护理人员;在产前建立母乳喂养保健知识讲座与指导的专业服务体系。

  • 标签: 中小城市 母乳喂养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养老方式的现状,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照顾者和养老机构利用及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用t检验、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青老年人(60岁~69岁)和中老年人(70岁~79岁)以自我照顾为主,但家庭成员照顾比例上升,老老年人(≥80岁)以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需求率普遍较低。结论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正处于家庭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即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最终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2]。年青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的居多。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方式 社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