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作者检查了经伽玛刀(γ-刀)放射外科治疗的22例海绵状血管畸形(cavernousmalformation,CM)病人情况,以评估γ-刀治疗此种病变的价值。在Karolinska医院自1985~1996年应用γ-刀治疗了23例CM病人。1例病人失去随访。对有治疗结果的22例病人进行了分析。在早期的半数病人采用高剂量照射CM(周边剂量>15Gy),在后期的一半病人则采用较低的照射剂量。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畸形 放射外科治疗 伽玛刀 照射剂量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70d.出生时左侧额部头皮发现一点状青紫色肿块,指压可缩小,肿块迅速增大.入院时肿块呈4.1cm×3.6cm×3.2cm,呈青紫色,质地中等,有弹性.局部无毛发,左颞颌关节运动轻度受限,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颅内未见异常.在全麻下行血管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海绵状血管瘤.三个月后复查,左侧额颞部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残留和复发.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头皮 头颅CT平扫 术后病理报告 临床资料 关节运动
  • 简介:阴道血肿是阴道分娩的并发症,常由于产后阴道伤口止血不彻底,缝合时留有空隙,或分娩时软组织过度伸展,使深层组织的血管断裂、出血所致.临床上处理阴道血肿较棘手.自1995年~2003年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并发6例阴道血肿以及由基层转入9例产后阴道血肿患者共15例,均采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填塞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产后阴道血肿 明胶海绵填塞法 治疗 阴道分娩 伤口止血 血管断裂
  • 简介:目的:研究腭裂修复术松弛切口中填塞明胶海绵对术后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对85例行腭裂修复术患者,45例的松弛切口采用明胶海绵填塞,视为治疗组,40例用传统的碘仿纱条填塞,作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变化、创面愈合、饮食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碘仿纱条组,术后最高体温均值明显高于明胶海绵组,且发热持续天数较长(P<0.001),创面愈合时间迟于明胶海绵组,且恢复正常饮食所需时间更长,术后4例出现继发性出血;两组无穿孔表现.结论:腭裂松弛切口填塞明胶海绵优于碘仿纱条,且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腭裂修复 明胶海绵 碘仿纱条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因发作性抽搐一周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未见明显阳性体征.MRI示左侧额叶有一异常信号影,23cm×2.0cm×2.0cm,为长T1、长T2信号,有一瘤结节明显增强,囊壁边缘轻度环形强化的病变,周围无水肿带.边界清楚,脑室无受压,中线结构居中.入院诊断为胶质瘤.

  • 标签: 囊状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海绵状血管瘤在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上的表现,总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要点。材料和方法:分析43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部位,病灶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的表现以及MRA的表现。结果:海绵状血管瘤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铁环征”;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低信号的混杂影,并且大部分可观察到血管状断面的低信号;在MRA上病灶表现为节结状的、与正常血管无关系的高信号影。结论:由于MR的信号能够特异地反映海绵状血管瘤的结构,它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手段。

  • 标签: CAVERNOUS ANGIOMA MR IMAGING MR ANGIOGRAPHY
  • 简介:<正>从1993年至今,我们对119例上颌窦根治手术患者,术后采用明胶海绵填塞窦腔的方法,其优点较多,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119例患者中,男78例,女41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4岁。右侧慢性上颌窦炎57例,左侧慢性上颌窦炎62例。

  • 标签: 明胶海绵 手术患者 填塞 效果满意 慢性上颌窦炎 上颌窦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窦区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以提高手术全切率,降低残障率.方法对14例海绵窦内肿瘤行硬膜下入路切除5例,行硬膜外入路切除9例,比较两种入路的方法及疗效.结果行硬膜下入路者中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3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4例.行硬膜外入路者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出现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3例,其中1例完全恢复.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及生长特性,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有效提高全切率,降低残障率.

  • 标签: 海绵窦 肿瘤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解剖学
  • 简介:海棉状血管瘤具有生长快,侵犯组织广泛,界限不清等特点,过去临床治疗采取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及放射等治疗,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996年以来我们用铜针留置术治疗32例海绵状血管瘤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详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37岁。血管瘤位于唇部6例,面部5例,会阴部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血管瘤均呈瘤状生长,最小0.8cm×1cm,最大15cm×20cm,边界不清,按压时回缩,可穿刺抽出血液,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铜针留置 硬化剂注射 手术切除 留置术
  • 简介:目的为眶尖部肿瘤、眶颅沟通瘤和海绵窦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应用15例成人干颅骨和15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在放大5~25倍显微镜下,对眶上裂区的骨性结构、分区、硬膜结构特征及海绵窦的前部进行逐层显微解剖、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从颞极硬膜索带外侧缘到眶上裂神经血管共同鞘的距离为5.52+1.09mm.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切开Zinn腱环暴露眶上裂的中央区:(1)沿外直肌与上直肌和提上睑肌的起点间切开Zinn腱环;(2)沿外直肌和下直肌起点之间切开Zinn腱环.结论垂直于进入眶上裂硬膜的行走方向,紧贴眶上裂向着前床突方向剪开颞极硬膜索带(深度≤5mm),可以避免损伤在眶上裂外侧区行走的结构.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腺神经.经上直肌与外直肌间切开腱环可充分显露眶上裂中央区的结构.翻开圆孔硬脑膜返折较卵圆孔处容易.

  • 标签: 眶上裂 海绵窦 显微外科 解剖学
  • 简介:<正>阴茎海绵体造影是诊断阴茎海绵体有无静脉漏的确切方法。我们近年来对52例阳萎患者作动态阴茎海绵体造影,发现静脉漏40例,并以尸体解剖为基础,依阴茎海绵体静脉漏出部位的X线征象将静脉性阳萎分为V型。现报告如下。解剖学资料用乳胶分别灌注8例成人尸体的阴茎背残静脉、阴茎背深静脉及阴茎海绵体静脉。解剖后观察阴茎海绵体静脉系统情况。1、阴茎

  • 标签: 静脉漏 阴茎海绵体造影 静脉性阳萎 罂粟碱 阴茎背深静脉 阴茎背浅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4年收治的24TCCF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19例经股动脉入路行可脱球囊栓塞瘘口,5例经股动脉入路用微弹簧圈(GDC)栓塞.结果18例患者一次可脱球囊填塞成功,1例第1次栓塞后球囊泄漏复发,经再次栓塞治愈.5例GDC栓塞患者中3例完全栓塞治愈,2例部分填塞,术后经Meta试验后痊愈.结论TCCF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经股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技术,瘘口小的亦可用GDC栓塞.其特点为创伤小,疗效高,并发症少,是临床治疗TCCF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血管内介入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股动脉入路 GDC栓塞 TCCF
  • 简介:目的探讨海绵窦和床突周围段动脉瘤的特点、分类及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全部采用直视手术处理动脉瘤和暴露控制载瘤动脉近远端,磨除前床突和视神经管上壁及外侧嵴,经内侧三角进入海绵窦,夹闭动脉瘤后视神经充分减压.出院时按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8例动脉瘤全部得以夹闭,其中15例术后复查造影动脉瘤完全消失.视力视野障碍明显改善.疗效好16例,疗效差和死亡各1例.结论海绵窦动脉瘤在不适合栓塞的情况下应采取手术,而床突周围段动脉瘤则应首选手术治疗.

  • 标签: 动脉瘤 手术 海绵窦 床突周围 脑动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钢板与海绵螺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股骨粗隆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并行动力加压钢板与海绵螺钉联合固定,术后随访8~72个月,分析研究其治疗效果.结果:52例病人全部术后随访,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6.3%(50/52),无髋内翻发生.结论:该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内固定可靠,取材经济,手术时间短等优点,特别是老年病人,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粗隆部骨折 内固定 动力加压钢板 海绵螺钉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顶部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鼻腔顶部顽固性出血的患者16例,采用鼻内镜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止血。结果1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鼻内镜下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治疗鼻腔顶部出血疗效确切。

  • 标签: 鼻内镜 膨胀止血海绵 鼻出血
  • 简介:对12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铜针留置术治疗并取得成功,护理是铜针留置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组资料结合手术方法对术前及术后的护理经验进行介绍。

  • 标签: 铜针留置术 海绵状血管瘤
  • 简介:目的对海绵窦(CS)经Dolenc入路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为途经该区的显微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经Dolenc入路,对15具(30侧)灌注好了的尸头在放大5~2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测量.结果联合硬膜内、外打开CS上壁和外侧壁,然后进入CS内,显露神经、血管.CS上壁及外侧壁各有与手术相关的解剖三角,近环的一部分形成颈内动脉(ICA)-Ⅲ硬膜,与视神经嵴相连,ICA床突段可有静脉丛.结论Dolenc入路显露充分、安全,可配合使用CS内各个三角处理其内病变.ICA床突段可位于CS内、外,而视神经嵴可作为区别CS和硬膜内邻近ICA瘤可靠的解剖学标志.

  • 标签: 海绵窦 Dolenc入路 显微外科 解剖学 结缔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