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在以往矿山天然焦生产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天然焦的基本特征、矿床的赋存特征、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矿体的影响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而对天然焦成矿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天然焦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标签: 天然焦 成矿
  • 简介: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型金矿构成了全球第二大金成矿省,其已探明Au金属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这些矿床主要赋存于早古生代的沉积碳酸盐层内,一般认为,碳酸盐的溶解是导致成矿热液中的Au以富Au合砷黄铁矿的形式沉淀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关于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仍存在较大争议。前人基于所获得的不同的同位素示踪结果,分别提出了沉积来源、变质来源和岩浆来源3种完全不同的模型。

  • 标签: 成矿流体来源 卡林型金矿 碳酸盐层 同位素示踪 内华达州 早古生代
  • 简介: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广泛发育,前人对中国东部和铀矿有关的中酸性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中酸性岩和铀矿找矿的进步。本文尝试应用大数据方法对比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采用不同元素比值对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得出72个元素对,做出2556个图解,从中优选出12个图解,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具有大体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判别图中,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范围之内,且主要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的一侧,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更加亏损Co、Ni、cu、Nb、Ta和富集P205、Sr、Se、Pb的特征上。本文公布的判别图说明,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之外的花岗岩是与铀矿无关的;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的可能与铀矿有关,也可能与铀矿无关;但是,与铀矿有关的花岗岩一定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上述结论是初步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 标签: 大数据 铀矿 中酸性岩 A型花岗岩
  • 简介: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地区侏罗系直罗组下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拉平法精细恢复彬县地区直罗组下段各个时期的古地貌特征并划分古地貌单元,探讨古地貌特征对有利沉积相带分布的控制,揭示直罗组下段铀储集层的空间演化特征,明确不同时期地下水流的流向,探讨古地貌特征对层间氧化带的控制作用。辫状河道砂体为有利的铀储集层,铀矿(化)体主要赋存于辫状河砂体中,受沉积古地貌控制,主要发育在下切谷中。古地貌控制了地下古水流的流向,从而控制着氧化带的发育和铀成矿。晚侏罗世,彬县地区北部为古隆起区,容易被淋滤氧化,不利于铀矿的预富集;早白垩世—古新世主成矿阶段,直罗组底部古地貌变为"东南高、北西低"特征,含氧含铀水主要来自盆地东南缘,呈扇形沿着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体渗流,形成层间氧化带。古地貌恢复对铀储集层砂体的分布特征和铀成矿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彬县地区 侏罗系 古地貌 有利铀储集层 成矿模式
  • 简介:安徽省明光市上成金矿床位于张八岭构造带北部,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其上部为石英脉型,下部为蚀变岩型。本次工作重点研究了该矿床氢、氧、硫同位素的特征,结合区内成矿特征与前人研究,认为上成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区内酸性侵入岩有关,同时有部分围岩地层参与其中。

  • 标签: 上成全矿床 稳定同位素 张八玲构造带 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 简介:目前,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浅层地温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支持着这种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各地因地理环境、浅层地温能资源禀赋条件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而呈现较大的差异发展。如何能更好地利用浅层地温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的高效、节约利用,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此,本文在多年浅层地温能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开创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因地制宜、多能并举的发展模式,以浅层地温能为主,充分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归纳为“四个结合”,并给出浅层地温能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因地制宜 多能并举
  • 简介:以“智慧老河口建设”为例,研究分析了智慧老河口如何在建设中把握政府角色的定位与作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项目运营的社会参与等内容,不仅有效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资金、技术、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监管、人才队伍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形成老河口独具特色的建设模式、技术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为湖北中小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样板。

  • 标签: 智慧城市 时空信息云平台 时空数据模型 数据融合框架 运营模式
  • 简介:基于华北区域气象中心、华东区域气象中心、华南区域气象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2015年1—3月的预报结果,从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两个方面对环境气象业务数值模式的预报效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能见度降低,各数值模式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对于<1km的能见度,仅华北区域模式和国家级雾霾数值预报业务系统(CMAUnifiedAtmosphericChemistryEnvironment,CUACE)模式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其中华北区域模式和CUACE模式对北京本地24h能见度预报的TS评分分别为0.20、0.10;CUACE模式总体能见度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数值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和华北区域模式、华东区域模式、华南区域模式能见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普遍低于0.6。随着空气质量下降,各数值模式AQI的预报能力均逐渐下降;AQI为优等级时,各数值模式AQI预报的TS评分均较高,其中空气质量较好的华南地区空气质量等级预报的TS评分最高,为0.81;总体上24h的AQI预报,区域模式优于CUACE模式;48h和72h的AQI预报,CUACE模式优于各区域模式。各数值模式PM2.5浓度的预报值普遍较观测值偏低,华南区域模式24h的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小,华北区域模式和华东区域模式24h的PM2.5浓度预报误差相对较大;CUACE模式PM2.5浓度的预报误差较各区域模式均偏大,CUACE模式PM2.5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较各区域模式均偏低。

  • 标签: 数值模式 能见度 AQI PM2.5 检验
  • 简介:随着浙江省各地对人影业务的需求日益提高,人影作业量逐年增加,这对浙江如何科学管理人影业务提出了新挑战。基于B/S模式建设一套面向省市县的人影业务管理系统,解决了人影业务操作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科学化,信息数据化,信息口径统一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人影业务现代化发展的目的。另外,系统还具备对业务工作实时监管和弹药安全审批等功能,增强了人影安全生产的监管能力。

  • 标签: 人工影响天气 业务管理 浙江
  • 简介: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有效降低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的重要方法.本文概略地总结了北京市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第一代人工预警产品和第二代智能预警产品的特点.基于即将建成的覆盖北京市山区、浅山区的突发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对未来突发地质灾害的预警产品影响的分析,提出了未来突发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将由一、二代的单因素的气象预警模式,转化为激发因素、响应因素、表达因素等多因素联合的第三代物联多维度的预警模式的构想.

  • 标签: 突发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专业监测
  • 简介:为了了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数值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预报的性能,提高订正技巧,本文应用风险评分(ThreatScore,TS)、预报偏差(BIAS)和去除随机事件后的公平T评分(EquitableThreatScore,ETS)及真实技巧评分(TrueSkillStatistic,TSS)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ECMWF数值模式降水场预报资料进行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安徽地区降水的预报性能总体较稳定,年际变化幅度较小。安徽省降水预报的ETS评分总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所有气象站降水均存在预报过度的现象。降水预报分级检验表明,小雨量级降水预报评分明显高于其他量级降水,但预报偏差较大,预报过度现象严重;ECMWF模式对72h时效内的暴雨量级降水预报技巧较小,对于72h时效后的暴雨量级降水基本没有预报能力。季节降水预报的检验表明,春季、秋季和冬季的48h时效内晴雨预报的准确率为88%以上,订正空间较小;夏季各时效及春季、秋季和冬季168h时效以上降水预报的空报率超过60%,可以适度订正;秋季较其他季节降水预报的漏报率略高,尤其是120h时效以上降水的预报需关注。四季均存在降水预报过度的现象,尤以夏季最突出。ECMWF模式对安徽省降水量为01—07mm的格点降水预报空报率较高,订正后可以明显提升预报技巧,但增加了一定漏报风险。

  • 标签: ECMWF模式 检验 降水 TS评分 ETS评分 预报偏差
  • 简介:针对萨尔图油田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不同类型油层砂体与目前井网不适应的难点,利用详实的岩心、测井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精细解剖成果等资料,对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模式及井网控制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区西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组合模式可细分为拼合宽带型、交织网状型、树枝分叉型、干枝型、单一连续型、断续孤立型6种类型,除拼合宽带型砂体外,其他类型分流河道砂体井网控制程度均较低,与井网适应性差,可依靠对现井网进行加密或对层系井网进行重组来完善单砂体的注采关系。

  • 标签: 水下分流河道 分布组合模式 井网控制程度 井网密度 萨尔图油田
  • 简介:把普遍使用的"QQ交流平台""手机终端APP"跑向软件和"泛雅网络教学综合服务平台"等工具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定向运动教学,搭建基于QQ群、服务平台和手机终端的体育教学大课堂、大平台,改变了传统定向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通过对"互联网+校园定向运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得出"互联网+定向运动"教学模式要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和互联网信息传播规律,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加强智慧校园和共享网络资源建设与共享,实现体育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 标签: 互联网 定向运动 教学 实践
  • 简介:利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环境保护部对外发布的兰州市6种污染物实况监测数据,对同时期CUACE模式的24h预报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通过误差滚动线性回归订正方法进行检验订正。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其次是PM_(2.5);(2)CUACE模式对SO2的预报及对O_3、NO_2、PM_(2.5)和PM_(10)预报为2级时,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预报结果可直接使用;(3)模式对O_3和CO预报1级时,采用10d误差滚动订正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1.1%~5.5%;(4)模式预报其它要素的其它级别时采用5d或10d误差滚动订正后再加上或减去一定值后,等级预报准确率可提高8.7%~75%。

  • 标签: CUACE模式 误差分析 检验订正 兰州市
  • 简介:县区级数字城市在建设时通常存在市县数据不同构、资源无法深入共享、运维力量分散等问题。为合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建设数字城市市县一体化模式,即“数据共建、软件共用、平台共享、维护共担”,并将其应用到常州市及县级数字城市建设,实现对常州市及其市辖县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服务运营,最终提高市县平台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为市县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高效运维等提供坚实基础。

  • 标签: 市县一体化 地理空间框架 数字城市
  • 简介:省域范围内的港口资源整合已渐成我国港口领域改革的主流趋势,这是我国港口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多重因素共同驱动而导致的必然产物。具体来看,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根本;全面深入改革和经济新常态是时代背景;效益驱动是直接动力;战略驱动是牵引力量;行政驱动是关键支撑;情境驱动是经验借鉴。就实践模式而言,从主体、地域、路径三大视角来分析我国当前的省域港口资源整合实践模式,可以较好地把握其发展脉络,对各省港口资源整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省域 港口资源 整合 驱动机制 实践模式
  • 简介: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对提高语言综合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很多学者和英语教师们关心的问题。近几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意识和语篇意识变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阅读策略训练,摸索出了基于语篇分析的大学英语策略性阅读教学模式,以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更具实用性和效用性。

  • 标签: 阅读策略 语篇 语篇分析 策略性阅读
  • 简介:文章选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作为分析对象,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来模拟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的风速(每小时),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模拟该地区每天24h的风速,求出日平均风速,再与其附近地区台站实测数据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得出该模式的模拟效果:2007年全年的模拟和实测平均风速总体相对误差为34.02%,其中以3—9月份模拟效果最佳,相对误差率最大不超过15%,绝对误差都在0.5m·s~(-1)内。

  • 标签: 阿拉善右旗 MM5模式 风能
  • 简介:基于ECMWF模式逐日24h降水预报及实况资料,通过计算预报误差统计量、单站预报准确率,利用预报误差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赣北地区2014—2016年4—6月24h降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赣北地区汛期ECMWF模式24h降水预报效果总体较好,但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九江及上饶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15—19mm,南昌和宜春两站设置误差阈值为22—25mm时,预报准确率可达80%;预报误差分布主要划分为空间一致型、南北差异型、马鞍型和三段型;预报误差分布可能存在8d或12—13d较长周期以及2—3d或4—5d较短周期。

  • 标签: 预报误差 降水 ECWMF模式 阈值 EOF分析
  • 简介:2017年8月15-16日,WMO天气研究计划(WWRP)临近预报和中尺度模式研究工作组(WGNMR)会议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会议地点在阿根廷国家气象局办公楼会议室,7位委员和1位WMO天气研究计划处官员EstelledeConing女士出席会议。

  • 标签: 中尺度模式 临近预报 WMO 工作组 会议总结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