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玻璃化转变”定义是指非晶聚合物的力学性质随温度变化,出现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对应的转变温度即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事实上,玻璃化转变并非是高聚物特有的现象,范围广泛的许多其它物质也呈现同样的玻璃化转变现象^[7],比如脱和冷冻食品基质经常显示出典型的无定形聚合物转变。食品中无定形基质包括单糖、低聚糖、多糖、蛋白质、水、盐等。它们的物理状态决定了食品的物理性质和质构,并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影响食品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这些无定型基质的玻璃化转变则是影响食品物理状态的重要因素。食品中的很多疸,包括脱干燥食品贮藏过程中常见的发粘、结块、塌陷、褐变、结晶等品质下降现象,冷冻食品中常见的氧化、冷冻变性、结晶,微胶囊包裹中的发粘、油脂溢出、风味散失等现象,以及面包老化、糖果的发烊、返砂问题等,实质上都是食品中无定形基质发生玻璃化转变而引起的结果。

  • 标签: 玻璃化转变 冷冻食品 干燥食品 应用 作用原理
  • 简介:2012年第10号为保证食品安全,确保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现决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自公告之日起施行。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餐饮服务 亚硝酸盐 采购 单位 贮存
  • 简介:咸海蟹生食安全研究顾振华陈敏上海市卫生卫生监督所(200335)沿海地区居民有生食咸海蟹的习惯,自1988年上海暴发甲肝流行以后,咸海蟹被列入上海市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1〕然而,本市居民并未因此而不食咸海蟹。一些外埠生产经营单位经常擅自将咸海蟹...

  • 标签: 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 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肠道致病菌 甲肝病毒 副溶血性
  • 简介:0 前 言当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占第3位的疾病。全世界患病人数约1.3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到2025年将超过3亿人。1998年3月,日本厚生省发表的“糖尿病实态调查”,预计日本糖尿病患者690万人。我国人口总数是日本的10倍,估计患病人数也有数千万人,且仍在迅速增加,每年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相当惊人,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糖尿病起因于过量摄取美食、运动量减少、肥胖、神经紧张等,初期症状不明显,如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引起肾障碍症、视网膜症、神经症(以上3大并发症)以及动脉硬化、糖尿病下肢坏死等,病情迅速恶化。桑树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

  • 标签: 功能性饮品 桑茶 桑叶 功能性成分 血糖 抑制效果
  • 简介:食源性吸虫感染的危害(综述)李凤琴罗雪云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100021)食源性吸虫感染(FoodborneTrematodeInfections,FBTs)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人口的10%(约4千...

  • 标签: 华支睾吸虫病 吸虫感染 吸虫囊蚴 食源性 猫后睾吸虫 危害性
  • 简介:对红曲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抑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曲中的水溶性成份、醇溶性成分及脂溶性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但是不同提取溶剂的提取物对同一种微生物抑菌效果有差异:同一种溶剂提取物对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菌效果也不同。

  • 标签: 抑菌性 提取液 红曲 抑菌效果 脂溶性成分 提取溶剂
  • 简介:本文简单介绍了茶多酚的组成、特性、制备方法和安全;且较为全面地综述了茶多酚的抗氧化性能、保健与药理作用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指出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茶多酚发展前景.

  • 标签: 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茶多酚 抗氧化性 保健作用 药理作用
  • 简介: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部署,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08]60号),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4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

  • 标签: 食品药品监管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卫生部 信息化 公安部
  • 简介:果葡糖浆在贮藏过程中出现的结晶现象,属于葡萄糖在过饱和溶液中的正常析出,本文综述了果葡糖浆结晶的特点并对延缓结晶的措施进行了简述。

  • 标签: 果葡糖浆 结晶 过饱和
  • 简介:锗是德国化学家Winkler于1886年2月最先从矿石中分离出并命名的。各种天然食物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锗,换算一下大约成人每天的锗摄入量为400~3500μg,因此锗普遍存在于机体中,是机体中一种正常的微量活性元素。

  • 标签: 冷饮食品 正常 摄入量 机体 功能性 命名
  • 简介:以麦芽、糙米、废弃啤酒酵母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富集γ-氨基丁酸,定向降解生成所需要的糖原和蛋白原,通过一定的配比研究,控制美拉德反应,然后采用连续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开发功能麦精。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酶、蛋白酶定向酶解麦芽的参数,确定蛋白酶的添加量为0.2%、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h以及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h;研究了通过促进糙米中谷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富集γ-氨基丁酸,确定添加VB6以及硫酸钙提高γ-氨基丁酸含量;研究了促进啤酒酵母自溶的条件:pH6.0、食盐添加量0.8%、50℃条件下提取4.5h。

  • 标签: 功能性麦精 麦芽 糙米 啤酒废酵母 Γ-氨基丁酸
  • 简介: 为了解昌平区细菌对食品污染的特点,2004年采集6类305件食品,按照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0157:H7大肠杆菌5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肠毒素检测用minVIDAS测试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07%,其中生肉、生牛奶、生食水产品检出率比较高,分别为25%、16.98%、27.27%;散装熟肉制品、乳制品也有检出,分别为4.29%、5%。在检出的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31株产生肠毒素,占63.26%,其中生、熟肉类肠毒素阳性25株;从奶类、生食水产品中各检出3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11.15%,其中生肉检出率高达20%,其次为散装熟肉制品(8.57%);另外从淡水鱼中检出4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28株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毒力基因(hly、iap、prfA)检测全部阳性。生肉中检出一株肠炎沙门菌。未检出O157:H7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昌平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食物的污染比较严重,生食品与加工后食品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

  • 标签: 食品 食品污染 沙门氏菌属 葡萄球菌 金黄色 弧菌 副溶血性 利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