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和食品贸易国际,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挑战和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动物性食品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药物残留和化学物污染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动物性产品进出口贸易。如我国近3年来β-兴奋剂(克伦特罗等)残留已造成2万余人中毒;

  • 标签: 食品 药物残留物 食品污染 化学性 组合化学技术
  • 简介:在我国,冰淇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必然有较多不完善之处.采用SCP分析框架,对我国冰淇淋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该产业的发展趋势.最后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3个角度提出了发展对策.

  • 标签: SCP分析 新兴产业 中国 企业 发展对策 行业协会
  • 简介:据国际畜牧网9月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近日发布一项新的家禽检验规则,要求针对所有的家禽加工设施进行额外的微生物检测,并引进第五代检测系统,美国家禽工厂可自愿采用。美国农业部部长TomVilsack认为,这项规则为"现代系统"做出了"长远的努力",将进一步促进食品安全。

  • 标签: 美国农业部 弯曲杆菌 微生物检测 检测系统 保健管理 职业安全
  • 简介:本刊讯:2006年12月初。北京已进入冬季。协会秘书长齐庆中率秘书处一行8人.利用休息时间对河北邯郸和石家庄周边的添加剂企业进行了参观学习和现场考案.从中获得了很大收获;同时看到河北大地食品添加剂企业的巨变和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 标签: 河北邯郸 产业基地 天然色素 秘书处 学习 协会
  • 简介:分析了我国冷冻调理食品行业的基本现状,指出了我国冷冻调理食品行业亟须标准、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参照发达国家的行业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冷冻调理食品进行了科学分类,制定了行业标准,同时对冷冻调理食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提出了确定原则.

  • 标签: 冷冻调理食品行业 标准化 产业发展 中国 行业标准
  • 简介:自80年代后期以来,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速冻食品的生产企业数量和产量连年成倍增长,分散在食品、粮食、轻工、外贸、街遭、个体等各个部门和领域。目前,速冻食品的产销正在形成一个具有独自特点的产业部门,但在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投资计划、产业布局、技术开发等方面尚缺乏整体的考虑。这是改革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以市场为导向重新配置资源的阶段性现象。

  • 标签: 速冻食品 北京 战略 产业部门 产销 部门
  • 简介:对中国乳业结构的变化、产品的差异化、市场的竞争焦点作了分析和阐述,得出当前乳业的发展趋势为健康引领时尚,如发展大豆酸奶、果肉酸奶、蔬菜酸奶和活性乳酸菌酸奶等健康型酸奶,指出需对酸奶产品进行差异化细分,才能在激烈的、白热化的乳业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 标签: 乳业 酸奶 发展趋势 健康时尚
  • 简介:为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促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务院部署,卫生部、工业和信息部、公安部、监察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08]60号),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4个月的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以下简称专项整治)。

  • 标签: 食品药品监管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卫生部 信息化 公安部
  • 简介:阐述了冷饮生产企业建立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制订安全生产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影响冷饮质量的各个生产工序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为冷饮企业进行品质管理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冷饮企业 管理 安全制度 预防措施
  • 简介: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从源头到产品验证全过程对添加剂的控制管理,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确保产品顺利出口和销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标准化 过程控制
  • 简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食品添加剂明胶(以下简称“明胶”)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卫生规范。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卫生规范 生产企业 明胶 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目的对大连地区水产企业生产加工用水进行肠球菌检测,判断其卫生状况。方法根据水质检测ISO标准(ISO7899—2∶2000)薄膜过滤法,进行肠球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鉴定,并根据肠球菌的高度保守的特异性tuf基因,合成了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在41份检测样品中,两种方法的肠球菌检出率均为14.6%,主要为群Ⅱ菌株。结论本地区加工用水卫生状况不理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预防和治理。

  • 标签: 肠球菌 大连地区 加工用水 食品安全 水产品
  • 简介:食品企业实行卫生等级申报审评制度的效果分析郑家潮广东省韶关市卫生防疫站(512026)我市管辖8县3区,市辖的3个区没有设置区卫生防疫站,市区范围内的食品卫生工作均由市卫生防疫站负责。由于监督力量不足,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得不到保证,为促进企业自身...

  • 标签: 等级申报 效果分析 食品企业 食品卫生工作 食具卫生 卫生法
  • 简介:6O份保健食品企业标准的分析与讨论王振球,曹莉雅,黄晓宇,王健南京市卫生防疫站(210003)目前,保健食品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对此类食品的卫生监督法规还不健全,对其功能特异性成分大都没有作为依据的检测方法。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唯一审批评定的依据是生产厂家...

  • 标签: 保健食品企业 检测方法 特异性指标 功能性成分 企业标准 保健食品功能
  • 简介:食用香料是指能够并通常用于影响食品味道和/或气味的物质(FAO/WHO)。我国习惯上分成3类:天然香味物质、天然等同香味物质和人造香味物质。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香料工业的发展,在许多食品中,香料是不可缺少的配料,因此,需要确保香料的安全性和香料法规的国际统一性。

  • 标签: 味道 天然 人造 法则 标准化 安全性评价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底物葡萄糖,乳酸,葡萄糖和乳酸的混合物对固定丙酸菌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底物其最适浓度为40g/L,丙酸产量达0.32g/L;以乳酸为底物其最适浓度为40g/L丙酸产量达0.22g/L;以葡萄糖和乳酸为混合底物的最适浓度为葡萄糖10g/L+乳酸40g/L,丙酸产量为0.48g/L;混合底物比单一底物更有利于丙酸的生产.

  • 标签: 丙酸 乳酸 混合 底物 发酵 葡萄糖
  • 简介:主要研究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方法。采取吸附一包埋结合法,先以麸皮进行吸附,再用海藻酸钠一聚乙烯醇进行包埋的方法来制备固定细胞。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丙酸菌高产丙酸的固定条件:菌液与麸皮比例为5mL:0.6g,吸附时间为15min,包埋剂选用30g/L海藻酸钠和30g/L聚乙烯醇混合物。此条件下,固定丙酸菌Pf007,包埋效率达到96.65%,发酵丙酸产量可以达到5.05g/L,比游离丙酸杆菌Pf007的丙酸产量(2.17g/L)提高133%。

  • 标签: 丙酸菌 固定化 载体 丙酸
  • 简介:济南市食品企业自检机构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的探讨韩桂英济南市卫生防疫站(250013)1现状食品企业对产品逐批化验检查。是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逐步提高的必要手段。在1983年7月1日前我市食品企业有21家,有化验室的只有15家,而且主要是测定产品的质...

  • 标签: 食品卫生监督 食品企业 自检机构 问题及改进 济南市 检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