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  一直以来,渔用药物(包括药物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业上的使用非常广泛,在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方面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已成为水产养殖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然而,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出口到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的水产品因出现药物残留超标问题,被进口国拒收、扣留、退货甚至终止贸易事件时有发生,而在国内对部分水产品的例行检查中也偶尔发现有药残现象.基于此类情况,本文试图对水产品药残发生的成因和预防对策作肤浅的分析,以期为水产从业者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 标签: 成因预防 残成因 水产品药
  • 简介:广西拟水龟是我区特色名优龟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性情温顺,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广西拟水龟的养殖具有占地少、水位浅、管理方便、效益高等优点,可高密度养殖,适合在庭院、室内、阳台、楼顶等空间进行养殖。养殖设施简易,可采用水池、水盆、泡沫箱、塑料托、不锈钢架等进行单层或立体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劳动强度小,不论城市或农村,

  • 标签: 龟类 水位 广西 高密度养殖 预防 成因
  • 简介:小龙虾,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淡水虾类养殖的重要品种。学名克原氏螯虾,也可以叫做红螯虾或者淡水小龙虾。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1918年,日本从美国引进小龙虾作为饲养牛蛙的饵料,小龙虾在日本得到大面积的繁衍和扩散。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开始在江苏省南京市及其郊县繁衍,经过长时间的扩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生存空间不断扩展,现在,小龙虾已经成为我国淡水虾类中的重要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各省市。

  • 标签: 小龙虾 饮食安全 淡水螯虾 养殖模式 生物学特性 营养价值
  • 简介:又是菊黄蟹肥时节。在皓月当空的金秋之夜,持蟹把酒,对菊赏月,实乃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持蟹赏月之际,却鲜有人知螃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食用安全禁忌。

  • 标签: 食用安全 营养保健功效 螃蟹 禁忌 黄蟹
  • 简介:喹乙醇为国内商品名,其化学名为N-β-羟乙基-3-甲基-1'4-二氧-2.喹恶啉甲酰胺。其商品名还有快育灵,氮萘酰醇、喹酰胺醇等。它不仅具有促动物生长作用,而且具有抗菌生物活性。20世纪80年代初,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我国开始推广使用。但在使用中,人们逐渐的发现喹乙醇具有毒性,并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现将其毒性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列举如下:

  • 标签: 食品安全 喹乙醇 毒性 饲料添加剂 喹酰胺醇 生长作用
  • 简介:鳖,俗称水鱼、甲鱼,是一种名贵、经济价值很高的水产品。它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又是传统的药物,具有滋阴清热,平肝益肾等功能。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养殖范围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病害问题明显突出,现介绍几种常见的鳖病及其治疗方法。

  • 标签: 疾病 预防 治疗 水鱼 鳖腮腺炎病
  • 简介:1体外疾病的预防1.1食场挂袋法:利用养殖鱼类定点吃食的习惯,在食场周围挂药袋,形成一定的药物区域,当鱼到食场摄食时杀灭鱼体表及鳃部的病原体,使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1.1如果养殖鱼类无定点吃食的习惯,应先训化后挂药.

  • 标签: 鱼类 流行病 药物预防 合理用药
  • 简介:根据众多养虾工作者的反映,控制好虾池水色,是防止对虾应激发病的关键,而培养保持好水色则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水色是池塘浮游生物组成的反映,也是池塘水质环境的综合反映。水体呈绿色已证明是养虾的最佳水色,因此在虾池中如何培养以单细胞绿藻为主组成的水体,是预防虾病的重要课题。我们于1996年8月8日至11月10日在阳西县溪头镇远大养虾场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试验。

  • 标签: 对虾 池塘养殖 水色 水质调节 病害防治
  • 简介:中华鳖(Trionyxsinensis),俗称甲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90年代以来,其人工养殖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1997年产量超过3000吨。随着中华鳖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方式的改变,投饵量和排泄物的增加、管理不科学、自然环境的变坏、

  • 标签: 中华鳖 投饵量 鳖养殖 甲鱼 养殖方式 食用价值
  • 简介:本文分析鳗鱼养殖生产过程产生药残、农残的主要危害有环境因子、鳗池土壤、水源、水质、苗种、饲料(包括生物饵料)、水产药物等投入品,以及鳗鱼包装运输受污染,提出了避免鳗鱼药残的关键控制点有鳗鱼苗种、生物饵料、水源、水质、土壤、配合饲料、药物使用、成鳗等,必须采取相对应措施加以控制。

  • 标签: 鳗鱼养殖 安全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HACCP
  • 简介:  甲鱼越冬期间尤其是越冬后期,有时会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们将此称为越冬死亡症,或称为苏醒死亡症等.该病发生于当年11月至次年5月的甲鱼越冬期,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现,死亡率高的可达20%,严重影响了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死亡者大多是雌鳖和体重200克以下稚鳖,病鳖身体消瘦,有时呈现肋骨的外形,背甲颜色加深变黑,失去光泽;裙边柔软,并出现皱纹;活力减弱,四肢无力,反应迟钝.越冬死亡症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多方面不良因数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是对越冬死亡原因及其预防方法的探讨:……

  • 标签: 原因预防 后期死亡 死亡原因
  • 简介:金鱼是世界闻名的观赏鱼类。由于金鱼的色彩绚丽、体态优美多姿,幽雅迷人,已成为人们点缀和美化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部分。人们在茶余饭后,观赏那五彩缤纷、追逐嬉戏的金鱼,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凭添生活情趣。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美化了环境,陶冶了人的性情,更能使人获得较多的生物知识。但是,由于金鱼长期生活于优越的人为环境中,犹如一朵暖房中的花朵,虽然色形具佳,

  • 标签: 金鱼 疾病预防 技术 生活环境 观赏鱼类 生活情趣
  • 简介:龟类动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历为国人所喜爱。由于人类对龟的需求量猛增.加上龟的成活率远高于鳖,促使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养龟。随着养龟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预防龟病的发生,做到健康养殖,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龟病 预防 原因 观赏价值 养殖规模 健康养殖
  • 简介:广西沿海西部有丰富的文蛤资源。近年来人工养殖迅猛发展,到1995年止,养殖面积已达15.57万.亩,产量6.08万t,产值6.2亿元。但随着文蛤增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1992~1994年均出现病害,特别严重的是1992~1993年,有9.5万亩文蛤出现大面积传染病、暴发性流行病发生。造成死亡的达6.1万亩,其中绝产的31200亩,损失文蛤18400t,直接。

  • 标签: 文蛤 暴发性流行病 增养殖 沿海 人工养殖 养殖面积
  • 简介: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低是决定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高,亚硝酸盐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当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一定程度,将对养殖对象带来危害,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我们需了解亚硝酸盐过高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从而对亚硝酸盐中毒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标签: 亚硝酸盐中毒 池塘养殖 预防 亚硝酸盐含量 鱼类 养殖水体
  • 简介:根据多年经验,通常采用挂袋挂篓法和全池泼洒法预防鱼体表和鳃上的疾病.1漂白粉挂篓,主要预防细菌性皮肤病和烂鳃病.挂篓方法是:在已进行定点投饲的食台上,将预先制好的小竹篓(以细密的为好),悬挂在食台的各边框上,一般每个食台上挂3-6只(视食场大小而定,竹篓内放一块石子作为沉子,然后每天在每个竹篓内装漂白粉100-150g.

  • 标签: 外用药物 鱼病预防 挂袋挂篓法 全池泼洒法
  • 简介:<正>濮阳辖五县二区,位于冀鲁豫三省交接地区,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黄河、金堤河和马郏河贯穿濮阳,水源充足,发展水产业非常适宜,因此濮阳水产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和单产水平提高很快,到2013年,全市养鱼面积达到3.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5万吨,渔业产值5.23亿元,单位面积的水产品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水产养

  • 标签: 水产品总产量 跨黄河 渔业产值 养鱼面积 金堤河 水平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