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自唐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叶茶,考证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茶品的历史轨迹,并就叶茶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白叶茶 历史 考证
  • 简介:目的:阐述《堡茶加工感官审评术语》标准是一致共识的产物。方法:通过介绍制定该标准的原因、申报立项、起草单位等情况,及起草、征求意见、内部讨论、内容增删调整、送审、专家审定、报批等过程的修改情况。结果:《堡茶加工感官审评术语》标准共有8类37个术语,其中新创立的术语有10个、源于现行茶叶国标行标但对其定义进行了修改的术语有11个、源于以往堡茶地方标准但对其定义进行了微调的术语有11个、源于现行堡茶地方标准中未作修改而保留的术语有5个。结论:与此前的相关标准相比,《堡茶加工感官审评术语》标准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表述了堡茶的工艺特点品质特色。彰显了堡茶的个性。

  • 标签: 六堡茶 加工 感官评价 术语 标准 概况
  • 简介:“清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粗茶淡饭”已成为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俗人喝酒,高人品茗”,茶又和高雅情趣有不解之缘。品茶要有悠闲的时间,清雅的环境,平和的心境,品茶接近“道”的境界,于是有了“茶道”。在漫长的岁月中,茶因为其本身的健康属性而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但饮茶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 标签: 饮食健康 喝酒 醋茶 中国人 饮茶 影响
  • 简介:堡茶为我国传统名茶,属黑茶类,主要产于广西梧州一带。在我国茶文化的历史中有着非常丰厚的底蕴。但由于各种原因,堡茶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在茶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进一步认识堡茶,保留特色,加强科技渗透力,同时各方面共同努力,对发展振兴堡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六堡茶 发展 对策
  • 简介:目的:为《黑茶第4部分:堡茶》标准便于贯彻实施。方法:通过对《黑茶第4部分:堡茶》与《地理标志产品堡茶》标准在编写依据、适用范围、术语定义、分类、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的对比,指出两标准的异同及原因。结果:前者欠缺后者所特有的、与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相关的内容。结论:两标准不等同、不等效,前者要求比后者宽松,且前者替代原来的《堡茶》标准,需要协调的对象也不相同。

  • 标签: 地理标志 产品 六堡茶 标准 比较
  • 简介:目的:探讨自愿性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方法:通过分析我国茶叶相关标准对茶叶质量的规定是不全面的、有缺陷的,认为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较四种茶叶自愿性产品认证在认证要求、执行标准、种植环节、生产管理、包装贮运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影响认证有效性的企业内、外因素.结果:总体上茶叶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等类别认证的条件依次加严,但其对茶叶质量的保证作用并不如此绝对,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认证有效性及其保证作用的决定性因素.结论:对茶叶类食品而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两类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产品执行标准有值得改进的必要.

  • 标签: 产品认证 六堡茶 质量 保证 作用
  • 简介:广东省第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颁奖晚会,于5月25日晚在潮安县政府礼堂隆重举行,来自全省茶叶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省茶叶学(协)会领导,知名专家、教授,潮州市、潮安县政府有关领导,以及企业代表新闻媒体等300多人共同见证了我省这一最具权威性的茶叶质量竞赛颁奖盛典。

  • 标签: 名优茶 第六届 广东省 竞赛 晚会 潮安县
  • 简介: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22万ha,茶叶产量2004年为79.0万吨,出口量2004年为28.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的产业总产值在35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的速度发展.在新世纪中,茶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无性系的发展、茶叶的安全质量、茶叶的清洁化生产、茶叶产品的多样化、品牌问题、茶叶的出口价格问题等.本文主要从茶叶的安全质量清洁化生产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清洁化生产 安全质量 2004年 生活必需品 经济作物 茶园面积
  • 简介:壶因茶而生,茶与紫砂茶具在同店销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通过运用西方营销理论,从核心产品、外围产品附加产品的三个层次对茶与紫砂茶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茶与紫砂茶具的营销策略.同时对当代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大多数中国茶企业应做“地方特色个性化产品”,成为区域强势品牌,抛弃一味追求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

  • 标签: 紫砂茶具 产品理论 营销策略
  • 简介:本文在潮州红茶发酵工艺参数研究中,分别设置3个温度参数3个时间参数,正交设计。感官审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发酵温度时间对红茶的品质影响不同,并得出发酵温度时间的最佳参数,即发酵温度30℃,时间6h。

  • 标签: 潮州红茶 发酵 温度 时间
  • 简介:鹤山市位于珠江三角西北,西江下游,毗邻港澳,靠近江门、广州.境内山多田少,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由于地处西江岸边,云雾笼罩'不是高山胜似高山'.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农业相当发达,粮食经济作物全面发展,过去鹤山人自傲有三宝,茶叶、烟叶席草.农民生活比较富裕,笔者以鹤山茶业为主线,作些描述研究.

  • 标签: 茶业发展 亚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 北回归线 自然环境 全面发展
  • 简介:本研究对婺源茗眉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包装,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探讨包装材料贮藏条件的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锡罐包装在-10℃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铝箔复合袋包装在5—10℃条件下贮藏经济实用效果较好聚乙烯袋、牛皮纸袋等材料包装在室温下贮藏效果差,不宜采用。

  • 标签: 包装 贮藏 婺源茗眉 品质
  • 简介: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的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饮茶的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的热水,雅观的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的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的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茶艺演示 技艺 内容 内涵 治器 茶具
  • 简介:近田间试验研究了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施腐植酸液体肥茶青增产幅度为9.6%~14.8%,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具有促进茶芽萌发、增加芽重的作用,对秋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有较明显的提升作用,并降低茶多酚/氨基酸比值,适宜使用浓度为600倍。

  • 标签: 茶叶 产量 品质 腐植酸
  • 简介:罗溥鍒,1910年7月生于广东南海市。1928年7月,广州师范学校(今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员,1930年,受聘日本国神户华侨中学国文教员。1932年,毅然回国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之后,为振兴华茶攻读农艺系茶作课程。1936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并兼任鹤山县茶叶改良场场长。

  • 标签: 茶树栽培 茶学教育 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学校 中山大学
  • 简介:润茶,其内容及技艺看起来较简单,但事实上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意义,是茶艺表演或演示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如何在理论上丰富其内容,在实践上充实其艺术表现形式,让顾客从中感受艺术,增添品茶情趣,尤其是加深对茶性茶理的认知,提升品茶意境,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充实提高的。

  • 标签: 《论茶艺的表演技艺和内容内涵》 润茶 物质成分 茶文化
  • 简介:韩信点兵成为茶艺表演的一个步骤,主要展现于工夫茶(或称功夫茶,下同)艺中,尤其是潮州工夫茶惯用,是工夫茶艺表演过程中斟分茶汤的最后步骤。经"关公巡城"之后,壶内所余茶汤只有数滴,从技术角度看,"韩信点兵"对茶汤斟分得均不均、匀不匀所起作用已很小,但从表演的艺术层面看,上下几次点滴的柔美姿态,却特别地引人注目。借此,笔者就工夫茶艺中的"韩信点兵"步骤及表演艺术谈谈有关设想看法。

  • 标签: 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 茶艺表演 潮州工夫茶 艺术层面 艺术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