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0例,根据患者是否为瘢痕子宫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为非瘢痕子宫产妇,20例,实验组为瘢痕子宫产妇,2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产后感染)。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相关指标数据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相对较高,临床应该要重视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加强相应的管理,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 比较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长,子宫瘢痕妊娠在临床当中的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子宫瘢痕妊娠来说,要注重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找到有效的护理措施,进一步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支持。本文主要树立临床当中关于子宫瘢痕妊娠护理方面的新进展,首先介绍具体的护理措施,然后对近些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护理模式进行临床研究进展的介绍,呈现出新型护理模式,对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护理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如何选择分娩方式.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收治的141例瘢痕子宫并且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产妇中,有34例阴道试产,共24例试产成功(包括20例自然分娩,以及4例应用胎吸助产与会阴侧切).共117例选择再次行剖宫产(包括107例直接进行剖宫产,以及10例试产失败改于急诊行剖宫产).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时,宜在严密的监测下予以充分的阴道试产,并能够及时的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再予以及时的剖宫产处理.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剖宫产 阴道试产
  • 简介: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既往切口瘢痕处,是异位妊娠的一种罕见类型。Vial等提出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有两种不同形式:一种是孕囊向宫腔生长,有继续妊娠的可能,但常常至中、晚期发生子宫破裂及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另一种是绒毛深深地植入瘢痕中,孕早期即发生出血甚至子宫破裂,危险性极大。我院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7例后一种类型的子宫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瘢痕妊娠 子宫剖腹宫产手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瘢痕部位妊娠(CSP)是子宫手术或剖宫产术的一种严重性远期并发症[1]。随着我国临床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CSP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外有研究报道CSP发生率达到0.45%。国内报道其发生率达到4.4%[2]。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可能导致大出血、瘢痕穿孔性腹腔出血,严重威胁母婴安全,临床治疗及护理都比较棘手。

  • 标签: 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AA组和BBB组,每组15例,AAA组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BBB组给予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BBB组患者手术情况明显优于AA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A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较而言,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情况有效、良好,术后恢复时间缩短,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认可,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效果分析
  • 简介: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使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3月收治了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患者9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 妊娠 瘢痕处 清宫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经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36例,选择年龄、BMI指数、高血压、孕囊体积、孕周数、血β-HCG以及瘢痕妊娠的类型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1例患者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成功实行清宫术顺利终止妊娠,成功率为86.1%。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囊体积、孕周数、血β-HCG以及瘢痕妊娠类型和手术成功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囊体积、孕周数以及瘢痕妊娠类型是手术成功可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清宫术是子宫瘢痕妊娠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应掌握其影响因素,提出应对措施,改善手术效果。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影响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8 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 84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2 例。 观察组患者 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 采用传统开腹清除病灶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清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下降到正常值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β-HCG 值降至正常值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5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3.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值得在 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患者38岁,因停经37周1d,B型超声检查发现子宫瘢痕变薄于2009年11月5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8日。孕4个多月起自觉胎动,定期外院产检未发现异常。入院当天来我院产检,常规产前B型超声检查提示妊娠足月,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1.9mm,

  • 标签: 妊娠 瘢痕子宫 子宫破裂
  • 简介: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相关问题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就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方式、选择及其相关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产后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因剖宫产手术多在子宫下段进行,所以瘢痕妊娠在子宫峡部发生较多,加之该症状在早期无明显表现,常发生误诊、漏诊,最终导致产后大出血,严重时还可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因此,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早期进行有效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阴道超声 经腹部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瘢痕妊娠
  • 简介: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时不同分娩方式的结局。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方式,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分娩后新生儿以及产妇情况。结果:对于瘢痕子宫来说采用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方法对于新生儿窒息、感染、颅内出血的影响相差不大,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采用阴道分娩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和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产妇,在符合阴道分娩的指标时,可选择阴道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该分娩方式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分娩
  • 简介:目的:比较MTX+孕囊穿刺和单独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37例CSP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n=68)采用单独药物治疗,B组(n=69)采用MTX+孕囊穿刺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血β-HCG水平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短于A组,出血量少于A组,平均住院天数及转经时间均短于A组(P<0.05)。A组及B组术后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X+孕囊穿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与单独药物治疗的疗效比较有显著优势,能缩短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MTX+孕囊穿刺 单独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reviouscesareanscardefect,PCS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CSD患者,其样本抽选量90例,按照临床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A(宫腔镜下电切术)、B(宫腹腔镜联合手术)、C(阴式憩室修补术)3组,分别对比3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与手术治疗效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显著优于B组、C组,P<0.05。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显著优于C组,P<0.05。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B组、C组治疗效率相近,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及阴式憩室修补术在治疗PCSD时各有优势,医疗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选择。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切口疤痕憩室 宫腔镜 腹腔镜 阴式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且停经〈60d、子宫下段外突病灶〈50mm的患者32例行阴式病灶切除加子宫瘢痕修复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的术前血β-HCG5800-158000IU/L,平均(38070±115.4)IU/L;手术时间30-65(40.0±2.5)min;术中出血20-100(46.0±11.2)mL;住院天数3-6d,平均4.1d;术后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2-4周,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血β-HCG自然下降至正常,无需辅助其他治疗,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行阴式病灶切除方式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病灶清除彻底,还有对麻醉、设备、技术要求不高,费用低的优点,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瘢痕妊娠 阴式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应用。方法:分别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准确率和所有经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经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在治疗后的病灶长和病灶宽相较治疗前并无较大改变,治疗前患者的平均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子宫肌壁厚度分别为0.45±0.12和4.08±1.12(mm),在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平均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子宫肌壁厚度分别为0.66±0.23和7.20±1.70(mm)。结论: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应用在判断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经阴道彩色超声 剖宫产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健康教育应用在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2月—2023年2月的69例CSP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纳入35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34例,加强健康教育),评价组间疾病认知度、心理评分、恢复时间。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疾病认知度评分更高,心理评分更低,恢复时间更短,P

  • 标签: 健康教育 子宫瘢痕妊娠 恢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