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收治的26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26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中,超声确诊250例,诊断符合率93.3%;误诊18例,误诊率6.7%,其中单纯孕囊型212例,混合回声型56例。根据孕囊与子宫前壁峡部浆膜层的距离将单纯孕囊型分为两种亚型:Ⅰ型(〉3mm)130例,Ⅱ型(≤3mm)82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准确、快捷及有效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经阴道超声
  • 简介:目的对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阴道内超声诊断CSP的特点和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腔内探头对患者行经阴道扫查。结果26例患者妊娠囊均着床在子宫下段切口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显示滋养血流来自切口部位。子宫轻度增大18例、无增大8例。24例患者宫腔内无异常回声改变、2例宫腔内可见不均质高回声。14例表现为子宫前壁峡部切口处单纯孕囊,子宫浆膜层与孕囊之间肌层部分缺如;12例表现为不均质团块型,子宫下段内膜形态失常,切口处肌层菲薄,其中10例子宫下段非均质病灶区内及周边均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并可见五彩状血流,阻力指数(RI)为0.28~0.55。结论经阴道内彩超在早期诊断CSP方面有确诊率高的优点,可作为首选方法。

  • 标签: 阴道内超声 剖宫产 瘢痕 妊娠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器良性肿瘤疾病,患上之后虽然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是症状大多不明显,最为常见的就是阴道出血等。同时,宫肌瘤的发病过程很复杂,发病原因至今也没有非常确切的说法,其防护工作也变得非常困难,此时早期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超声是一种很常用的检查方法,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超声如何诊断子宫肌瘤呢?

  • 标签: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
  • 简介: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之后病理活检确诊子宫肌瘤患者和子宫腺肌症共计120例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为子宫肌瘤组;对照组患者为子宫腺肌症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病理活检确诊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子宫肌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显示呈现内部低回声,稍强回声情况较少,肌瘤体积较大患者呈现边界有声晕、边界清晰,整体呈现螺旋样。子宫腺肌症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显示子宫体积呈现弥漫性(轻微)增大,出现筛孔状小暗区,存在星点状血流信号。肌瘤组边界清晰率和低回声率高于腺肌组,不均匀回声率低于腺肌组(P<0.05);中回声率、强回声率两组比较(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临床诊断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临床观察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69岁。绝经23年,下腹疼痛、腹胀2个月,便秘1月余。当地超声检查示:盆腔包块(大小13.6cm×9.8cm×9.4cm)。转诊至本院再次行超声检查,示膀胱后方巨大混合性肿块,实质为主,其内回声不均,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肿块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部分子宫及宫颈可显示。超声造影:12秒开始灌注,呈非均匀高增强,内灌注不均匀。妇科检查:阴道外口可见脱垂的小宫颈,可触及萎缩的子宫体,

  • 标签: 子宫 肉瘤 超声
  • 简介:摘要】对本院 2020 年 10 月 16 日收治 1 例罕见三宫腔子宫畸形病例诊断分析。 关键词】三宫腔;子宫畸形;诊断

  • 标签: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52岁,绝经3年,因间断性阴道出血一年多来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检查。超声检查所见:子宫内膜厚约20mm,明显增厚,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周边及内部见短条状血流信号;盆腔内未见游离无回声区。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厚,血供丰富(图1),建议进一步检查。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进行宫腔镜检查,探查所见:宫颈管未见异常,宫腔前壁见菜花样赘生物,长径2cm,其余未见异常。刮出组织糟脆。病理诊断:子宫内膜腺癌Ⅱ级。

  • 标签: 超声表现 不均匀 子宫内膜癌
  • 简介:女,42岁.近4月来月经量显著增多,本次因月经淋漓不尽10余天来院就诊.G5P2L3A3,末次产于19年前,女扎12年,有双胎分娩史.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明显异常,阴道内有陈旧性血块;宫颈光滑,颈管肥大,质软;宫体饱满,如40+天妊娠大小,并略前屈;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

  • 标签: 子宫黏膜下肌瘤 超声诊断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81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宫腔内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对照,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结果:281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经宫腔镜及病理确诊的患者中,符合223例,占79.4%;误诊58例,误诊率为20.6%。其中内膜增生34例、宫腔粘连1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腺纤维瘤1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可重复性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需与内膜增生、宫腔粘连、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癌鉴别。

  • 标签: 内膜息肉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诊断 误诊
  • 简介:虽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近年来在盆腹腔恶性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但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既往研究表明HIFU对离体的人子宫平滑肌瘤有明确杀伤作用,但对在体子宫平滑肌瘤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估尚需进一步考证。本文采用经腹入射大功率、短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治疗,进一步摸索治疗方案,分析探讨其应用的合理性,提高有效性。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图像
  • 简介: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并进行评价,同时统计分析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对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无肌层浸润31例,浅肌层浸润134例,深肌层浸润4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有无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77.51%。统计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在确诊组与误诊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提供了一定参考。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对超声判断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无影响。

  • 标签: 超声检查 经阴道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
  • 简介:宫腔造影是将造影剂导入子宫腔内,增加子宫内膜与宫腔内造影剂的对比度,构成较鲜明的对比,从而便于观察子宫腔及子宫内膜有无病变。本文综述了宫腔超声造影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声像图特征,并与其他临床技术比较,探讨其临床应用现状及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病变 临床诊断 超声造影
  • 简介:近年来,人工流产人数呈上升趋势,且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笔者对5400例人工流产术后1周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声像图改变,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性地对患者提出治疗及指导意见,使患者尽早恢复至正常月经周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1—12月我院因早孕行常规(或无痛)人工流产术的5400例患者,年龄14~42岁,

  • 标签: 流产 人工 子宫内膜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资料患者女性,61岁,已婚已育。绝经10年,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流血,量少,色鲜红,9d前入我院就诊。体检结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阴道顺畅,黏膜光滑,宫颈表面见分叶状肿瘤,形态不规则,质软,触之易出血。阴道穹窿消失,宫体饱满,质中,活动良好,无压痛。双附件区未抠及包块,无明显压痛。经直肠、阴道、腹部联合检查,发现直肠黏膜光滑,宫旁未见异常。

  • 标签: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 文献复习 阴道流血 直肠黏膜 浅表淋巴结 分叶状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14例,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4例子宫宫腔均呈单角状。典型声像图表现11例:对侧宫旁见一妊娠囊样结构,与正常宫颈管不相通,妊娠囊周围有正常肌层结构。3例缺乏明显典型声像图特征:对侧宫旁见一混合性包块,其内未见妊娠囊及胚芽结构1例,包块周围未见正常肌层结构3例。结论:早孕期残角子宫妊娠大部分具有典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有助于疾病诊断。

  • 标签: 早孕期 残角子宫 妊娠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检查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3例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症状患者子宫内膜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以子宫内膜活检或刮宫病理证实。结果:TV-CDU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0.32%(84/93),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91.25%,病灶内阻力指数(RI)平均值为0.39±0.17。结论:TV-CDU对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绝经后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行常规阴道超声、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照不同检查方法的差异.结果:临床疑诊子宫内膜息肉139例患者,最后经病理检查确诊123例.常规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8例,符合率为79.67%;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18例,符合率为95.93%;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22例,符合率为99.19%.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及宫腔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阴道超声.3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35,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常规阴道超声和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诊断符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85,P<0.05),而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和宫腔镜诊断符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3,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无创、安全、简便且准确性高的检查方法,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息肉 子宫内膜 宫腔境检查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对超声术中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进行研究.方法:高强度聚焦超声与射频治疗子宫肌瘤27例,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6例,射频治疗21例,术中均用超声诊断仪进行监控.结果:27例病人术中出现明显声像图改变,通过随访26例病人治疗有效,1例病人术后3d又出现血流信号.结论:超声能准确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数目,并确定治疗区域.肌瘤回声增强,边界清晰并体积缩小可作为术中监控治疗有效的标准.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超声监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评价子宫腺肌病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对82例经腹腔镜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子宫肌壁变化的超声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减轻的同时,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分数也相应降低.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腺肌病治疗前、后子宫肌壁变化,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治疗后 经阴道超声检查 治疗效果 治疗前后 超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