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了高危药品的概念及产生的背景,结合我院实际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临床实践。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为了减少药物安全事件的发生,建议医疗机构制定与本机构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及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教育,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

  • 标签: 高危药品 安全管理 医院
  • 简介: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和实践的重要部分,药师是药学服务的实践者。然而对于初涉医院药学工作的处于轮转阶段的年轻药师,如何在岗位工作中自发的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并在不同方面实现药师个人价值与药师职业价值,是这一群体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初涉药学工作岗位期间开展的工作实例,结合自身思考探讨上述问题,为处在相似发展阶段药师提供参考。

  • 标签: 医嘱干预系统 专项整改 微信平台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临床应用中,成品输液分层率降低的管理方法。方法利用自制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分别调查我院2015年3~5月PDCA法实施前、2015年9~11月PDCA法实施后,由PIVAS(静配中心)调配的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分层情况;通过鱼骨图分析该药成品输液分层率高的原因,进行确立主题,拟订计划、设立目标;并针对要因分析探讨对策的拟定与实施;最后对效果进行评价及措施巩固等一系列PDCA循环活动。结果经过PDCA循环管理干预后,取得的有形成果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19.1%降低到0.62%;形成了PIVAS内该药调配时及时将等待配置的治疗量药物冰箱保存,配置时严格掌握溶媒剂量和专用振荡器一定时间内振摇溶解;临床使用时医生和护士严格执行正确的药物浓度、5%GS输注前后冲管及选择普通输液器输注等规范调配和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和制度。无形成果PDCA小组成员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应用,对降低我院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药物成品输液分层率是可行的,充分发挥了医、药、护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持续性改进。

  • 标签: 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 静配中心 安全调配 PDCA循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程性”考核方法在药物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效果。方法建立药物经济学课程“过程性”考核框架,在本科生教学中实践和运用“过程性”考核方法,并与实施传统教学方式的班级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改革效果。结果与结论“过程性”考核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尤其能显著降低学生之间成绩差异,降低不及格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化管理应用于门诊护理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基于此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部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细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投诉率、注射等候时间以及满意情况。结果通过对比检验,研究组患者抽血等候时间、换药等候时间以及注射等候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相比较差异明显,均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细化护理,效果明显,值得运用。

  • 标签: 门诊 护理管理 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比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患者护理结果;结果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目的评价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淄博市张店地区2014年一年级9188名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实做窝沟封闭6851名,另外有2337名未做。在复查的时候从实做的人群中随机的抽选120例为观察组,其中共计有432颗第一恒磨牙,在未做的人群中随机的抽选60例为对照组,共计有210颗第一恒磨牙,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龋齿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过12个月后的复查和随访,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进行窝沟封闭的对照组儿童而言,观察组牙齿的患龋率明显要低,两组儿童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龋病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窝沟封闭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窝沟封闭技术 龋病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主要发生在妊娠20周后,表现为高血压伴或者不伴蛋白尿,分娩之后症状消失。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第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与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炎症免疫过度激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

  • 标签: 子痫前期 炎症免疫 子宫螺旋小动脉 血管内皮细胞 高血压性 肝酶升高
  • 简介:抗栓治疗现状冠心病合并房颤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情况。在房颤患者中,合并冠心病的比例可达15%以上在STEMI和NSTEMI患者中,合并房颤的比例为7.5%。也有数据显示,急性心梗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为22.1%。合并冠心病会增加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来自丹麦的国家注册队列研究发现,

  • 标签: 冠心病死亡 抗栓治疗 卒中风险 急性心梗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梗塞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您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总有效率为93.33%,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干预总有效率为73.33%,满意度为76.67%,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脑梗塞;神经功能;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现状及解决对策,进一步为临床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临床一般资料,统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例数,根据感染程度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及感染组,比较两组相关因素的差异性以探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统计发现3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共出现46例,感染率为15.3%,感染部位主要以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系统为主;经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0岁者,其感染率均较高,有侵入性操作感染率较无侵入性高,住院时间≥15天的感染率较<15天高,抗生素应用时间>2周的感染率较≤2周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者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及住院时间均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需引起注意。结论针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医院可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对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管理、减少侵入性操作、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对患者的接触传播,尽可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健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规范医院病区药品管理,促进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的要求条款,从病区药品目录制订、药品基数管理、药品贮存与养护、高危药品管理、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及急救药品管理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制订持续改进的方法和流程,并进行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剂科直接干预和护理部的密切配合,规范了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病区护理人员管理意识,各病区高危药品、麻醉和一类精神药品、急救药品管理合格率达90%以上,各病区药品管理更加符合等级医院评审中的要求。结论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用于该院病区药品的管理,成效显著。

  • 标签: 病区 药品管理 质量改进
  • 简介:生物类似药是与已批准上市的生物制品在质量、安全、有效等方面相似的一类药物。随着原研的生物技术药物专利的陆续到期,巨大的市场容量使得开发生物类似药已经成为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的热点之一。2015年CFDA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对生物药的研制流程、内容和技术进行了规定。在此背昔下,本专栏邀请了国家CDE高级审评专家以及国内从事生物类似药评价的资深学者从多角度介绍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旨在为国内从事生物类似药研发的企业和技术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

  • 标签: 生物类似药 研发 指导原则 非临床研究 法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的临床免疫标本200例,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临床免疫检验中,标本质量、试剂平衡时间、洗液更换情况、实验室湿度与温度及实验员素质,都会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很多,通过分析,最重要的因素依次是实验员素质、试剂平衡时间以及实验室温度。据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可以提升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准确参考。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总结9个月以下婴幼儿经右腋下直切口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12年6月-2014年9月,该院对56例9个月以下婴幼儿施行右腋下直切口心脏直视手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全组病例无并发症及死亡,均痊愈出院,术后半年随访无异常。结论右腋下直切口应用于9个月以下心脏直视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切口美观,但要求手术操作精细。

  • 标签: 右腋下直切口 婴幼儿 心脏直视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双维度绩效考核新方案的方法,总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工作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双维度绩效考核方案,由护士长带领考评小组,制定考核内容和实施方法,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新方案后,患者护理满意率为100%,高于实施前的88.0%;且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态度、护理技能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双维度绩效考核方案具有积极意义,能够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效果,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双维度 绩效考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方法都在革新,电子病案管理随着医疗方式的更新和患者种类的不同而变得越来越多。现阶段,电子病历和纸质病案还处于一种并行的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电子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例如初级阶段电子病案的任意删改、电子病案归档程序混乱、归档的电子病案缺乏审查制度、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以上不同问题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医院电子病案的科学化管理,提高医院电子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医院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护理组(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压疮发生时间、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组压疮发生时间为(8.23±2.54)d,对照组为(4.64±2.87)d,护理组迟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压疮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0%,护理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延迟压疮发生,降低压疮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疮管理 ICU患者 集束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