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医疗制度变迁,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之间关系也逐渐由医生主导型向共同参与型转变。同时,治疗效果也不再是评价医疗水平唯一指标。人们更加关注医疗服务过程整体质量。在这种共同参与与整体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背景下,医患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医患沟通不仅可以使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更可以保证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信赖,减少医患间纠纷。

  • 标签: 医患沟通 口腔 医疗服务过程 医疗制度 整体质量 维权意识
  • 简介:综合征型唇腭裂是一种常见先天畸形,其发病机制复杂,常包含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广泛开展,针对综合征型唇腭裂遗传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成果,发现了大量候选突变位点。但这些突变大多位于易感基因编码区域,且仅拥有统计学上意义,需要后续功能研究来验证这些突变真实致病性。目前唇腭裂编码区变异研究方法已较为成熟,但由于致病机制差异,该法对研究编码区变异将不完全适用。因此,本文将从大数据利用、软件功能预测及体内外功能实验三方面对编码区变异后续功能研究进行介绍,为将来更多唇腭裂编码区突变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非编码区变异 功能研究
  • 作者: 孙洪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口腔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2期
  • 机构:成都市金堂康邻口腔门诊部,四川成都610400
  • 简介:牙周炎是一种常见口腔疾病,它可以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对人们口腔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传统牙周炎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手术治疗,而激光治疗是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了激光光线热效应和光生物学效应,使用时,让激光器将激光束照射到牙龈组织上,从而消灭细菌、刺激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达到治疗牙周炎效果,具有很多优点,如创伤小、恢复快、不需要麻醉等,已经被证明在牙周炎手术治疗中具有很大应用前景。

  • 标签: 激光;牙周炎;口腔疾病
  • 简介:目的开发及评价用于度量我国口腔医生医患沟通水平量表。方法由20名临床口腔医生及医患沟通研究者组成研究工作小组.通过研究文献,参考国际上常用医患沟通量表及议题讨论,初步确定了口腔医患沟通量表理论结构。并进行预调查及条目筛选,形成正式量表。向240例口腔患者发放正式量表,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分析评价。结果量表各条目与所属维度、各维度与量表总体之间均有显著性相关,提取出特征根大于1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2.60%.4个因子所有条目的负荷值均在0.4以上。量表总体Cronbaeh’s仅系数为0.943.各维度Cronbach’s仅系数分别为0.916、0.845、0.841、0.780。结论口腔医患沟通量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可用于了解口腔医生医患沟通水平.发现医生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薄弱环节.对针对性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 标签: 口腔 医患沟通 信度 效度 量表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爱牙意识大大增强,患者对牙列缺损、缺失等重建要求不断增加.而我国受过正规教育口腔医生相对较少,口腔医生面临着艰巨任务[1].由于口腔医患比例失调,医生每天面对大量患者,造成在接诊过程中容易忽略彼此沟通这一重要环节,导致患者投诉数量增加,遇到了医患纠纷增多困拢[2].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仍未普遍开设对医学生接诊沟通技能系统教育培养[3],一些医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顺利接诊病人,恰如其分表达自己意愿,果断进行医疗决策.由于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就诊时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情,对医疗诊治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逐渐加强.上述原因致使部分患者拒绝实习医生和年轻医师治疗,所以培养口腔实习医生接诊过程中沟通技巧运用是当务之急.

  • 标签: 口腔修复 实习医生 接诊 沟通
  • 简介:由于现阶段对手术操作要求趋向于微创,越来越多关于翻瓣而采用激光辅助冠延长术(Laser—mediatedFlaplessCrownLengthening)文章出现在各种期刊中。但是,大多数文章都是病例报告或者是操作技术方面的探讨。关于科学地评价激光冠延长术(翻瓣)安全性和有效性前瞻性、随机和对照研究却很少。本文对于微创不翻瓣手术所产生临床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只有严格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才可以为循证医学提供数据,才可将翻瓣冠延长术归为标准冠延长术治疗方法中。

  • 标签: 冠延长术 翻瓣手术 病例研究 激光 手术操作 操作技术
  • 简介:正畸治疗中.开拓间隙主要手段有拔牙、扩弓、邻面去釉和推磨牙向远中。拔牙是获得间隙最好方式,但不是适合所有病例:扩弓可获得间隙,但是殆关系不稳定,容易复发:邻面去釉也可获得一定间隙,但是口腔卫生情况较差患者.可能会发生继发龋:推磨牙向远中逐渐成为目前正畸治疗中常用手段。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依赖性磨牙远移技术报道很多,与传统利用口外支抗矫治器相比.利用口内支抗依赖性磨牙远移技术作用力持久,不需要依赖患者配合,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该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磨牙远移 非依赖性 推磨牙向远中 口腔卫生情况 正畸治疗 邻面去釉
  • 简介:目的探讨美学区单个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功能修复临床疗效。方法7例上颌单个无法保留患牙,拔除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当日制作并戴入临时树脂冠,6个月后复诊取模,选择合适基台制作永久金属烤瓷或全瓷修复体.最终修复体戴人后1年复诊.比较刚戴入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种植体周骨组织水平以及红色美学指数(PES)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成功率为100%,种植体近、远中周牙槽骨变化分别为(0.79±0.48)mm、(0.71±0.46)mm:刚戴人修复体与1年后随诊时PES值分别为(8.6±1.3)和(11.1±1.8),Walcoxon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情况下.单牙即刻种植即刻功能修复.可取得很好美学效果,种植体周软组织美学效果随着戴人时间增长可得到改善,是一种可行方法。

  • 标签: 即刻种植 即刻非功能修复 红色美学指数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在不同临床条件下应用情况。材料与方法12名存在支抗控制问题患者(13~52岁,3名男性,9名女性),治疗前获取患者头颅侧位片,曲面断层片,照片及研究模型。根据相应标准,确定每个患者不同植入位置。共计植入19枚微螺钉,以实现不同类型牙齿移动。结果微螺钉应用在多种不同临床条件下都获得成功,例如:压低前牙,压低后牙,伸长并排齐阻生牙,作为远中移动牙齿支抗,作为远中移动后保持,前移磨牙,在后牙支抗不足情况下用以内收上下颌前牙,在后牙缺失时唇倾并压低下颌前牙以及在关闭间隙过程中加强后牙支抗。结论本研究所展示新型微螺钉作为一种牙性支抗,在很多传统支抗无法应用情况下显示了优良治疗效率。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牙齿移动 临床应用 治疗效率 螺钉 下颌前牙
  • 简介:一、病史患者,男,初诊年龄11岁。主诉:牙齿前突。患者身体健康,无家族遗传史,自诉无口腔不良习惯。二、临床检查1.口内检查:恒牙(牙合)期,双侧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黯Ⅲ度,下前牙咬在上颚黏膜上,覆盖9mm。上前牙唇倾明显(图1)。2.口外及面部形态:患者凸面型,下颌后缩,颏唇沟明显(图1)。

  • 标签: 非拔牙矫治 患者 安氏Ⅱ类 深覆盖 口腔不良习惯 临床检查
  • 简介: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龋性颈部硬化性楔状缺损。在这些缺损中牙本质都存在病理性改变,常常会有牙本质小管部分或全部闭塞。这些缺损对酸蚀和粘接反应与正常牙本质不同,常常在临床治疗中产生一些并发症。本文回顾了文献上最常引用致病因素、临床诊断以及形态和化学特征:同时详细地就最新粘接剂与此类牙本质粘接潜在问题进行综述。文章还重点讨论了提高牙本质对粘接剂适合性方法近期进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主要缺陷。

  • 标签: 树脂 非龋性 牙颈部缺损 粘接性能 病理性 硬化性缺损
  • 简介:目的研究在小鼠颌骨发育过程中长链编码RNA(lncRNA)表达谱变化情况。方法利用lncRNA-seq测序技术检测孕18d及出生后14d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中lncRNA表达谱差异,经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进行分析。结果孕18d与出生后14d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FDR≤0.001)lncRNA,确定为差异表达lncRNA。2倍以上变化共6617条,占所有lncRNA17.16%;2倍以上升高共3720条;2倍以上降低共2897条;5倍以上升高共714条;5倍以上降低共288条;10倍以上升高为共645条;10倍以上降低共211条。结论孕18d与出生后14d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差异性表达lncRNA可能参与了小鼠颌骨发育调控。

  • 标签: 颌骨发育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测序
  • 简介:金属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镍铬合金等贵金属合金烤瓷修复体在口腔内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及电化学腐蚀,析出有害金属离子,影响健康及美观。因此,有学者开始将应用于工业领域镀金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来提高镍铬合金等贵金属合金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本文就金属腐蚀,镀金后基体材料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镀金在口腔修复中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镀金 抗腐蚀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初步探究长链编码RNA(lncRNA)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在MC3T3-E1细胞中,运用Western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实验观察lncRNA32865与DMP1变化趋势。构建含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MP1启动子载体,并与lncRNA过表达质粒、si-lncRNA32865分别共转染后,观察DMP1启动子活性以及lncRNA32865对其影响。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Western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显示,在MC3T3-E1细胞中过表达lncRNA32865时,DMP1基因表达量(0.236±0.022)较对照组降低(t=59.816,P〈0.001),抑制lncRNA32865时,DMP1基因表达量(1.994±0.133)较对照组升高(t=-12.989,P=0.006)。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表明DMP1启动子有活性(t=-77.360,P〈0.001)。与转染DMP1启动子处理组(6.018±0.105)比较,DMP1启动子质粒与lncRNA32865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组荧光强度(3.877±0.120)显著降低(t=50.713,P〈0.001),而DMP1启动子质粒与si-lncRNA32865共转染组荧光强度(17.296±0.674)显著增加(t=-26.612,P=0.001)。结论初步证明lncRNA32865与DMP1表达趋势相反,lncRNA32865通过与DMP1基因启动子区相互作用,以此调控DMP1基因表达。

  • 标签: 基因表达调控 RNA 未翻译 长链 牙本质基质蛋白类
  • 简介:目的评估安氏Ⅱ类1分类拔牙矫治中口外弓作用.方法选择7例恒牙(牙合)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拔牙矫治.采用亚历山大矫治技术和口外弓颈牵引,在排齐上牙后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此阶段下颌无任何治疗.对矫治前(T1)和戴口外弓平均3.54个月后(T2)模型及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测量,数据做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上牙弓宽度呈现明显增加,ANB角平均减小1.14°,UI/SN和UI/NA分别减小11.44°和9.08°,前牙覆盖平均减小3.46mm,以上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上颌固定矫治器与口外弓颈牵引联合使用,可以在矫治初期排齐牙齿、扩大上牙弓宽度基础上,减小上前牙唇倾度和前牙覆盖;矫治初期上牙弓排齐、整平及上牙弓宽度变化,解除了原有的后牙尖窝锁结关系,下颌生长能力可以充分体现.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 非拔牙矫治 口外弓
  • 简介:目的:探讨纳米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合金烤瓷修复体弯曲强度影响。方法:36个镍铬合金烤瓷试件随机分为6组(n=6),其中5组整个试件表面分别镀覆晶金刚石膜厚为20nm、40nm、60nm、80nm、100nm,对照组不镀膜;按照ISO9693-1标准三点弯曲法测试试件弯曲强度。结果:镀膜后镍铬合金烤瓷试件弯曲强度分别是:20nm组为60.84±6.75MPa、40nm组为79.16±9.82MPa、60nm组为86.23±11.43MPa、80nm组为81.40±9.69MPa、100nm组为64.56±7.07MPa,未镀膜组为46.15±5.53MPa。结论:镍铬合金烤瓷复合体整个试件经镀覆纳米晶金刚石膜后其弯曲强度显著增加;镀膜时选择40-80nm膜厚可以获得较高弯曲强度。

  • 标签: 纳米材料 非晶金刚石膜 镍铬合金 烤瓷 弯曲强度
  • 简介:目的:检测舌鳞癌中MEG3长链编码RNA表达,探讨其与肿瘤分期、分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94例舌鳞癌及其配对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EG3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实验结果经Graphpad软件分析后,绘制散点图并作不同方法相关分析。结果:舌鳞癌组织与配对癌旁正常组织MEG表达显著降低(P〈0.01)。MEG3表达在舌鳞癌晚期(Ⅲ-Ⅳ期)中较早中期(Ⅰ-Ⅱ期)显著降低(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降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灶较原发癌灶表达减少(P〈0.05)。结论:MEG3在舌鳞癌中表达显著降低,与舌鳞癌转移倾向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潜在舌鳞癌临床分期、分级指标。

  • 标签: 舌鳞癌 长链非编码RNA MEG3 肿瘤转移
  • 简介:患者女,15岁。主诉:前牙开(牙合)。一、临床检查1.口外:面部不对称,下颌右偏,凹面型,高角,面下1/3过长。2.口内:双侧磨牙关系完全近中,全牙列反(牙合),二、X线检查侧位片显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高角,开(牙合)。正位片显示下颌右偏。左手腕显示:Fishman骨骼成熟指数SMI为11。

  • 标签: 下颌第二磨牙 手术矫正 畸形 骨性 拔除 面部不对称
  • 简介:目的:探讨人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hRpn1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途径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作用,从而揭示其对PDLC增殖、分化和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转染敲除来改变PDLC中hRpn13表达后,用MTT法观测细胞形态,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纤维分泌情况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情况,最后通过检测NF鄄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泛素化蛋白改变来研究hRpn13对PDLC功能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hRpn13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ALP活性,Ⅰ型胶原蛋白以及RANKL、OPG表达起到了负性调节作用,同时hRpn13使泛素化蛋白聚集减少。结论hRpn13可以通过影响UPP通路来调节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和功能。

  • 标签: 人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明确牙本质胶原蛋白(dentinnon—collagenousproteins,dNCPs)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影响。方法:通过细胞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和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定量分析钙离子浓度,检测10¨g/mLdNCPs对hDPSCs增殖和矿化能力影响。结果:dNCPs分别诱导1、3、5、7、9d,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3、5、7d时,人牙髓干细胞ALP活性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10μg/mLdNCPs组出现较大钙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其形成钙化结节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0μ∥mLdNCPs可明显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矿化能力,对其增殖活性影响则不明显。

  • 标签: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