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家长提高疾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医护合作型 人工耳蜗植入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手语关系从旬结构在篇章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在语料中设置不同的指称对象,让被试用中国手语复述语料,进行语料转写,再对语料进行分析。结果手语者叙述故事,中心名词首现时,倾向于使用限制修饰;中心名词复现时。倾向于采用空间位置表达,即采用指点手势(位置基本固定)代替关系从句,或采用数字、直接命名等方式指称对象。结论手语者在篇章中能够使用关系从句结构,但使用频率较低。在不同类型关系从句的使用方面,手语者倾向于使用内置中心语关系从句,限定性关系从旬与非限定性关系从旬使用频率差别不大。此结论与其他国家手语、口语的相关研究一致。

  • 标签: 中国手语 关系从句 篇章特征
  • 简介: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Syndrome,WS)是一类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虹膜、皮肤及毛发着色异常为特征的疾病。后来的研究发现,前庭障碍也是WS的另一重要临床表现,包括前庭器官畸形及前庭功能障碍。本文探讨WS中黑色素缺乏对前庭障碍的影响,分析WS患者缺乏前庭功能障碍症状的原因,并提醒临床医生对需行人工耳蜗植入的WS患者要密切关注有无内耳畸形。

  • 标签: 前庭障碍 WAARDENBURG综合征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β-hCG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妊娠期甲状腺疾病。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妇女保健门诊做常规产前检查的138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周期不同,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妇女各46例。分别检测三组孕妇血清FT4、FT3、TSH和β-hCG水平。结果孕早期与孕中期的TSH、FT4、FT3、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TSH水平明显高于孕早期、孕中期,FT3、FT4、β-hCG水平明显低于孕早期、孕中期(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体内各激素水平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以维持正常的妊娠。

  • 标签: 孕妇 甲状腺激素水平 血清&beta -hCG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222例(230耳)突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总数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百分数,按白细胞水平不同进性分组分析,对其与预后的关系进性探讨.结果222例中有69例(71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153例(159耳)正常,两组耳聋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疗效比较,白细胞升高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治疗前外周血白细胞均数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后升高组白细胞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近1/3突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且白细胞升高组治疗起效快、预后好,它对判断预后很有意义.

  • 标签: 突聋 外周血白细胞 患者 预后 白细胞升高 治疗后
  • 简介: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诱因,从而分析突聋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采集86例突发性聋患者的详细病史资料,进行血流变和血脂检测。结果突聋患者的工作性质,及其发病前在行为、心理上的改变与突聋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突聋组血脂、血流变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多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和行为有异常改变的脑力劳动者,及血流变和血脂检测指标异常者,其突聋的发生和微循环障碍存在一定的联系。

  • 标签: 突发性聋 微循环障碍 脑力劳动者 血液流变学 血脂
  • 简介:通过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笔者在听障儿童教育活动中改进教学方式.提问方式和指导策略,从而帮助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结果表明,听障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在充分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创造力。

  • 标签: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物质环境 心理环境 策略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granulomatosis,WG)的眼部表现及其与鼻部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有眼部表现的19例WG患者,回顾分析其眼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确诊途径。结果在WG患者中,眼部受累的表现多样,且常伴发鼻部和鼻窦的改变。19例患者中,10例(52.6%)有眼眶受累的表现并同时伴有鼻窦的改变;有2例(10.5%)为慢性泪囊炎,1例(5.3%)为鼻泪管狭窄。17例(89.5%)通过对不同部位的病变组织进行活检得到证实,其中鼻粘膜活检有12例(63.2%);19例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16例(84.2%)患者符合WG影像学的表现,其中14例(73.7%)单纯或合并有鼻窦的表现。所有患者的ANCA结果阳性。结论WG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需要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该病常伴发鼻部和异窦的改变,可考虑将鼻粘膜的活检、鼻窦的影像学检查和ANCA检查作为该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眼部表现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CT MRI
  • 简介:1978年Kemp首次发现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这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源于外毛细胞的主动活动。耳声发射作为一种客观的听觉功能检查手段,依赖于耳蜗整体功能的完整,与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1990年听力学家Collet首次发现了对侧声刺激对耳声发射的影响,即给予人类单侧耳刺激声可引起对侧耳耳声发射幅值的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现象。Grose和Mott在随后的动物实验中同样证明了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有关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现象的相关性研究工作已有诸多报道。

  • 标签: 对侧耳耳声发射 对侧抑制 耳蜗外毛细胞 耳鸣 对侧声刺激 主动活动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中的同伴关系,分析其社会适应状况。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对18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小班4名,中班7名,大班7名)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3次社会交往类型评估。结果3次评估中,听障儿童最多的社会交往类型均为“一般型”,其他交往类型较少;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类型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的变化。班级中听障儿童群体的存在影响了其整体被接纳的程度。“交往技能”的高低、是否遵守“规则规范”、“权威影响”等因素直接影响听障儿童是否被班级同伴所接纳。结论从同伴关系的角度来看,学龄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基本能被班级其他成员接纳。

  • 标签: 听障儿童 随班就读 同伴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与举证倒置的关系。方法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为蓝本,于2014年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人员对举证责任导致的认识程度,并与2013年进行比较,观察规范化管理前后消毒灭菌包合格率、消毒不严导致的院感率及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情况。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器械灭菌包合格率明显高于规范化管理前(98.41%vs83.64%),医院感染及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于规范化管理前(0.20%vs2.30%,0.08%vs1.87%)(P<0.01)。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重视举证倒置,能提高灭菌效果,保证医疗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规范化管理 举证责任倒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HBsAg-IgM与HBVDNA及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HBsAg-Ig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和奥林巴斯5400及ACL9000分别检测HBsAg-IgM阳性组及对照组(各40例)血清的HBVDNA及ALT、AST、CHE、TBIL、PT(a)的值。结果HBsAg-IgM阳性组及对照组的HBVDNA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5);HBsAg-IgM阳性组的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BsAg-IgM阳性组及对照组的ALT存在明显差异(P=0.040),阳性组低于对照组;HBsAg-IgM阳性组及对照组的AST(P=0.195)、PT(a)(P=0.923)、TBIL(P=0.183)、CHE(P=0.302)均无明显差异。结论HBsAg-IgM特异性复合物的存在与病毒复制及肝脏损伤有一定的关系,HBsAg-IgM结合HBVDNA含量和肝功能相关指标可判断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饮水氟含量与龋齿和氟斑牙发病关系的调查。方法选取当地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调查本地的常住居民,由于儿童的牙质更容易受到不同饮水氟含量的影响,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人群年龄在6-15岁。结果四个不同饮水氟含量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儿童氟斑牙的患病率随着饮水氟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且差异显著。结论饮用水中氟含量的增加能预防龋齿的生长,但氟含量过高又会引发氟斑牙的流行,严格控制饮水中氟含量,保护牙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同饮水氟含量 龋齿 氟斑牙 发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科护理工作模式的探讨和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90例康复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旧的康复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改良后的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的康复治疗知识、康复护理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以及饮食护理知识四方面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分别是96.84%、97.89%、97.89%以及96.84%,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科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康复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对于相关疾病以及康复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帮助患者掌握科学的康复护理知识,有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科 护理工作模式 探讨 评价
  • 简介:摘要在“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得到充分利用的时代,探讨如何在管理上找痛点,打造完美健康服务。通过构建医疗信息平台,以电话、短信、远程会诊等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让医疗团队提供健康信息的连续性整合服务。通过几点改进,回访33000万人次咨询患者,失访632人次,不满意率10.7%,满意率89.3%。

  • 标签: 医疗信息平台 再造 健康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以加强骨科护理质量与效率为目的,在骨科护理管理方法上尝试新的突破。方法选出110名骨科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OEC模式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组,实验期间,OEC小组以OEC护理模式服务病患,细致分化每日骨检体系,合理分配班次,最大化平衡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对护理的基础工作项目采取量化处理,将骨科护理工作人员与病患的沟通工作纳入硬性规范制度,并开展患者无痛认证制,将骨科记录数据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以此作为激励机制实施的参照数据,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OCE骨科护理管理方法。常规小组则用平常的护理方式服务病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两组的各方面的差异与病患的反馈进行对比。结果医院质控检查对OEC小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达到100%;临床路径的落实度100%;护理服务套餐落实率百分之百;患者的无痛护理反馈满意度99.6%,各方面数据统计都高于常规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管理采用OCE模式可使医护服务质量及病患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 标签: OCE模式 骨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儿科医学专业是一门很特殊的临床学科,具有动态持续的特点,因此小儿绝不是缩小的成人。它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才能胜任儿科医师的职位,并且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我国目前儿科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传统的儿科医学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分析国内外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培养手段、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初步探讨建立具有儿科特色、符合儿科医学人才培养需求、切实可行的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儿科医学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科医生的需求。

  • 标签: 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继续医学教育 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