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医护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医生和护士之间的关系,是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彼此互补的一种关系。良好的医护关系是我们进行医疗和护理的关键之一。在医疗过程中,当医护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时,有时会感到医生和护士互相要求过分,缺少较好的支持、尊重、体贴,医护双方就会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了医护之间关系。由于社会上对医护职业存在偏差,如医生在言谈举止中再表现出支配欲太强,也会挫伤护士的自尊,影响与医生的沟通。按照“病人第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建立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工作效率。两年来,我科采用了医护座谈会的形式促进医护交流,加强医护配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医护关系 座谈会 “以病人为中心” 人际关系 医护人员 医疗工作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守则在建立和谐医护关系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制订和实施医护合作守则,内容包括手续办理、用药、知情同意、检查安排、健康宣教落实、病区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医护合作守则后了解病人对以上内容的满意度。结果医护合作守则实施后,病人对出入院手续办理、用药及时、知情同意、检查安排、健康宣教、病区环境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为96.4%以上。结论医护合作守则的制订和实施对建立和谐医护关系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医护合作 人际关系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护理教育的发展,医生和护士趋向于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独立地从专业化的角度进行公开讨论[1]。医护之间开始出现多样化的相处模式医护合作模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下医患、护患单调而平行的格局,重新构建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2]。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医护合作模式的定义、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外医护合作的最新研究动态对医护合作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望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模式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开展医护合作模式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医护合作模式 现状 发展
  • 简介:【摘要】尝试运用中医护理查房模式,探讨其在中医护理特色中的应用效果,提升中医护理成效,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方法:我科自2020年调整为中医护理查房,将2019年1月-12月设为实施前,将2020年1月-12月设为实施后,观察护理中医护理查房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结果:2020年中医科护理安全、中医特色护理、辩证施护、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2019年(P<0.05);患者的满意度为97.8%,显著高于2019年的91.3%。结论:开展中医护理查房,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中医护理查房 中医特色护理 模式
  • 简介: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护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医护的工作配合,同时影响到病人疾病的转归和医疗服务质量。建立起医生、护士相互依赖的密切合作型关系,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仅对心理因素对医护关系的影响进行探讨。

  • 标签: 医护关系 心理因素 沟通技巧
  • 简介: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完善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治疗疾病整个过程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医生和护士协同工作,完美配合才能真正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在目前患者高要求,医疗法规规范的现代化医疗环境中,如何建立一个配合有效的新型医护关系模式,是目前专家学者探讨的焦点问题。本文就笔者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临床实践中的认识和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护关系模式 耳鼻咽喉科 医疗过程 临床实践 协同工作 医疗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医院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中医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此次研究的基本对象,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利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而观察组利用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综合情况(理论与操作成绩,实训与综合成绩)和实习满意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护理教学模式下,观察组在综合情况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医护理教学中,能够直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习满意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和中医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所以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教学模式 综合性医院 中医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间关系。方法:选入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本院医护人员59名,调查其手卫生依从性后予以针对性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的手部样本细菌检验结果、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率。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手部样本细菌检查合格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的医院感染率低于干预前,对比有差异(P<0.05)。干预后的手卫生知识掌握度高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医护人员实行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可以保证手部清洁度,提升手卫生依从性,尽量减少医院感染情况。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方法:医院神经内科于2021年1月开始实施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将2020年设为实施前,将2021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实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虚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护理安全管理评分、中医护理技术能力考核评分、中医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者症状好转所需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的中医实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虚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护理安全管理评分、中医护理技术能力考核评分、中医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者满意率,相比实施前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相比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患者症状好转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实施前均显著缩短(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在神经内科开展的价值显著,能够推动中医实证、虚证、护理安全、护理技术能力及中医护理服务态度水平提高,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使患者对神经内科的中医护理管理服务更满意。

  • 标签: 神经内科 医护理管理模式 创新与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作为研讨期限,以对照组(n=35)和研究组(n=35)的形式将70例肺炎患儿进行组间划分,并将常规护理与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应用至两组之间,实施比对,比对数据包括:两组患儿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HAM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更具可实施性,相关数据指标均较另一组显优,引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达P小于0.05标准,具备对比优势。结论:在小儿肺炎临床护理中,采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无论是对患儿临床结局的改善上,还是在恢复健康的促进上均作用突出,进而收获家属满意与认可,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医护与家属 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患有肺炎的小儿120例,A组和B组随机选取60例,B组采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而A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家长满意情况、心理情绪评分进行观察。结果:(1)B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肺啰音及咳嗽的消失时间相较于A组用时更短,同时根据生活质量评分,B组患儿的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护理技术评分更高于A组(P

  • 标签: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临床指标 心理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在神经科学领域实施和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方法:从2022年1月起,医院神经内科就开始了中医护理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将2021年作为实施之前,将实施之后的2022年作为实施之后,对实施前后的中医实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虚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护理安全管理评分、中医护理技术能力考核评分、中医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者症状好转所需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实施后的中医实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虚证护理管理评分、中医护理安全管理评分、中医护理技术能力考核评分、中医护理服务态度评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患者满意率,与实施前比较,都有明显的提升(P

  • 标签: 神经内科 中医护理管理 效果
  • 作者: 姜佳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3-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肛肠科,吉林 吉林 132011
  • 简介: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方法及其对缓解肛肠病人术后痛苦程度的作用。方法:选择于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医院接受外科护理的100例肛肠病病人,依随机量表法将他们划分两组,各50人。传统护理组进行日常照料,中医护理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病人的术后痛苦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传统护理组术后第2天、第4天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均高出传统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护士满意均高出传统护理组,P<0.05。总结:针对肛肠病者,在术后采用中医护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缓解病人术后痛苦,增加病人治疗信心,可以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肛肠病;术后疼痛;中医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10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实验组(50例,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显著更低,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小儿肺炎患者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肺炎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住院患者通过积极的医护合作以及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实验,在试验组患者住院前后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后再进行治疗和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进行健康教育直接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调查发现试验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依从性都好于对照组,且患者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普外科住院患者实施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更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增加患者的知识范畴。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病人3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和对照组166例.对照组住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病人实施阶段性教育.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由医生护士合作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前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健康教育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较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升病人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普外科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康患一体化心脏康复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9年1月与2020年5月内72名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72名心血管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36例,一组设为观察组,实行医护康患一体化心脏康复模式,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护康患一体化 心脏康复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医院普外科护理工作中选择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出本院普外科在2021.3-2022.3之间接收的住院病患200例,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将其划分成2小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由责任护士承担,对患者进行阶段性宣教;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健康教育工作由医护共同完成。然后对比2组病患在出院前对临床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临床满意度、出院后的临床依从性等。结果  对2组病患健康教育后的临床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满意度、临床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突出,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在对普外科患者实施护理期间,选择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的临床 应用效果比较突出,能够最大化地满足病患的多元化需求,促使其满意度大大提升。

  • 标签: 医护合作 健康教育模式 普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护合作护理模式对重症创伤患者的影响与效果。方法:选取105例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n=52),观察组(n=53)给予医护合作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创伤患者采取医护合作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医护合作护理 重症创伤患者 护理质量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