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Oddi括约肌具有控制胆汁和胰液排放及阻止肠液反流的重要功能,其协调性的收缩和舒张受神经、体液的调控。Oddi括约肌的功能发生紊乱会影响胆汁及胰液的排放甚至出现反流而引起胆胰疾病。近年来,有关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与胆胰疾病相关性的研究日趋增多。本文就SOD与胰腺疾病的发生做一综述。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 胰腺疾病 疾病关系 肠液反流 胆胰疾病 疾病相关性
  • 简介: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为组织提供含有足够氧、营养、代谢产物及激素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瞬间代谢的需要,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它有两个基本特点:收缩性和节律性。神经系统、神经体液效应及心脏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共同参与静脉回流、血管阻力、心脏收缩频率及心肌收缩力的调节。

  • 标签: 生理功能 生理特征 收缩性 节律性 自我调节机制 心脏周期
  • 简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是目前公认的睡眠呼吸紊乱的“金治疗”方法,如果压力滴定正确.nCPAP的治疗效果可以接近100%。但仍存在面罩问题、气流刺激以及鼻部干燥或充血等引起的不良反应,而且使用不方便,费用较高,患者的耐受性和顺应性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

  • 标签: 口腔矫治器 睡眠呼吸紊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脂代谢紊乱被认为是一种代谢性疾病,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制定脂代谢紊乱的定义:三酰甘油(TG)〉1.7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高密度脂蛋白(HDL—C)〈0.9mmol/L(男性)或〈1.1mmol/L(女性),或己接受相应治疗。它和高血压、血糖异常、肥胖症等多种疾病被称为代谢综合征。目前认为发现它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

  • 标签: 脂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 国际糖尿病联盟 代谢性疾病 靶点 高密度脂蛋白
  • 简介:由于卵泡功能丧失而导致的月经永久停止称为绝经。临床上,40岁或50岁以上的妇女,除外其他的生理或病理因素,连续12个月闭经,即认为是绝经。平均在绝经前4年左右,多数妇女开始出现卵巢功能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点改变。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既往月经规律的妇女出现月经周期紊乱。这一变化标志着进入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

  • 标签: 绝经前 内分泌 生理 月经周期紊乱 临床特点 绝经过渡期
  • 简介:睾酮是一种雄激素,近年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有雄激素受体表达,提示睾酮对血管功能有调节作用。睾酮可影响血压;可通过内皮依赖或内皮非依赖的方式扩张血管;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钾通道及钙通道引起血管舒张;另外还可参与调节血管局部炎症反应。然而,睾酮对血管的作用是复杂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 标签: 睾酮 血压 血管功能 离子通道 炎症
  • 简介:在心室收缩期心肌的同步收缩产生将血液泵出心脏的力量。与之相反,在舒张期肌细胞的松弛和心室的被动运动(主要由胞外基质的性质决定)决定了心跳间期心脏的充盈。许多相互影响的调节机制保证了心脏可以很好地工作并满足循环的需要。本文对心肌收缩的调节机制、以及该调节机制功能失调在疾病状态(如心力衰竭)中的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心肌收缩 调节机制 生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结构 兴奋收缩偶联
  • 简介:<正>对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组各16例进行连续2次全夜多导睡眠生理录像监测。结果:患者组睡眠结构紊乱,其中总睡眠时间、Ⅱ期睡眠时间、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均明显减少,而慢波睡眠成分增多。Ⅱ期睡眠中睡眠纺锤的时限、密度、相对功率、绝对功率及K综合密度,REM睡眠8~13Hz快活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睡眠纺锤密度、波幅以及K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慢波睡眠 睡眠结构紊乱 多因素回归分析 睡眠时间 快速眼动
  • 简介: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而不是一个具体诊断,是许多种心脏病的最终结果。心力衰竭通常被看作是心肌疾病,其他原因还包括瓣膜性心脏病与慢性心律失常。在工业化社会中,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但也有极少数病人患“扩张性心肌病”,其冠状动脉正常而心肌有内在性损害。

  • 标签: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冠心病 心脏病 诊断
  • 简介: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将功能学与解剖学紧密联系,了解神经电生理基础可辅助分析神经损伤原因、判读神经肌电信号.不仅用于定位和识别喉返神经,而且可用于预测声带功能,分析喉返神经损伤机制.然而,是否应用神经监测尚存争议,如何解读神经监测的价值,标准化操作与临床指南的意义,及国内外相关进展,将在本文中深入探讨.

  • 标签: 神经电生理监测 临床指南 甲状腺术 甲状旁腺 解读 中国版
  • 简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最早由Hachinski和Bowler提出以弥补血管性痴呆(VaD)的局限性,强调应将血管性因素相关的认知障碍进行统一归类。此后众多学者进一步对此术语的范畴进行研究和探讨。由于典型的VaD与神经变性痴呆相比具有较好的记忆功能存留.

  • 标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病理生理学
  • 简介: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后对快径传导的影响。方法入选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42例,根据首次放电消融后结果进行分组,第一组:慢径消失组:不能再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二组,慢径改良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第三组:慢径残存组,可见慢径跳跃现象,或后可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比较三组患者消融前后的快径不应期,快径前传时间,快径前传时间差值变化。结果慢径消失组17例(40.5%),慢径改良组14例(33.3%),慢径残存组11例(26.2%)。慢径消失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34.71±13.28vs331.18±21.18,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慢径改良组患者消融后快径不应期缩短(245.71±12.22vs323.57±26.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径残存组患者消融前后快径不应期无明显变化(264.55±21.62vs320.91±15.78,p=0.23)。与慢径残存组相比,慢径消失组和慢径改良组传导消融术后快径不应期以及快径前传时间明显缩短,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慢径完全消融后,快径不应期和快径前传时间均明显缩短,提示慢径消融的同时可以改善房室结快径的前向传导功能,这一现象可结合其他指标作为评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效果的参考。

  • 标签: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快径 射频消融
  • 简介:目的: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病人32例,按纽约心功能分级Ⅰ~Ⅱ级和Ⅲ~Ⅳ级分为二组,比较二组间LVEF的差异性。结果:二组间LVEF差异性t检验p=0.32,显示纽约心功能评价和超声心功能评价间缺乏相关性。结论:纽约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功能评价均为临床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判定的有效指标。但二者间缺乏临床相关性,二者互相参照使用,有助于提高对患者心功能判定的准确性。

  • 标签: 纽约心功能分级 超声心功能评价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诊断 心室重构
  • 简介: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athyroidism,HPT)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同一组手术医师治疗44例HPT类型、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治疗HPT患者共4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26例(59.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hyperparathyroidism,SHPT)17例(38.6%),三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tertiaryhyperparathyroidism,THPT)1例(2.3%)。PHPT组病灶大小,术前血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钙水平、血磷水平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与SHPT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与术后血钙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PTH下降率PHPT组为79%;SHPT组为87%。结论HPT患者以PHPT多见,且病灶大小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与SH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治疗对PHPT及药物治疗无效的SHPT患者能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慢性肾病的病程一般表现为不可逆性进展,即从无症状或轻微血生化异常进展到有潜在生命危险的尿毒症,并伴有钾磷代谢紊乱、血压和血容量调节异常。慢性进行性肾病分四个阶段——肾储备功能丧失、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终末期肾衰(ESRF)。内科医师要面临每一阶段的不同问题和临床表现。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血容量 肾后性尿毒症 肾动脉病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