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hypophysitis,LyH),是一种极其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以垂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本文报道2009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 标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淋巴细胞浸润 糖皮质激素
  • 简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女,63岁.主因“查体发现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伴声音嘶哑”入住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甲状腺外科。2001年11月曾因“左侧乳腺癌”接受“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常规病理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7/8),免疫组化示: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约70%、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约70%、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阳性率约5%,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

  • 标签: 甲状腺癌 乳腺癌 转移
  • 简介:肺结核病人由于全身免疫力低下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尤其是重症肺结核继发肺部感染是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2003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社区获得性感染患者50例进行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并发症 社区获得性感染 呼吸道感染 药敏试验
  • 简介:<正>35例有明显诱因,在腹膜炎1周内作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13例,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或圈套结扎8例,腹腔穿刺2例,感染腹泻2例,胆道感染4例,呼吸道感染3例,导尿1例,糖尿病皮肤感染1例。无明显诱因者30例。有典型腹膜炎表现34例,无典型表现误诊或延诊者31例。经给予抗生素治疗病

  • 标签: 诊断分析 硬化剂治疗 腹腺 腹腔穿刺 三腔二囊管 胆道感染
  • 简介:老年人急性梗死并发肺炎,使病情加重,影响本病预后,临床应以重视。本文将我科近年收治的3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肺炎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肺炎 预后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多发生于真皮。Darier和Ferrand于1924年首次报道DFSP[1],其可发生于身体上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最为常见,而发生于乳腺皮肤者实属罕见。对于DFSP的治疗,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是必要的,但在切除的具体范围上还没有达成共识[1]。NCCN指南推荐应用扩大切除或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物进行完全的切除,达到阴性切缘为2~4cm,是治疗的最佳选择[2]。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4年4月收治的1例乳腺DFSP患者,分别检索国内文献报道的较完整的临床资料12例,对DFSP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乳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患者男性,89岁,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7年,再发伴右下肢乏力1天”人院,患者有“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史,入院后经心电图、心肌梗死定量、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MRI)等检查诊断为:(1)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呼吸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胰管出血(hemosuccuspancreaticus)是罕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其发生机制为胰腺炎症时其误诊率较高.胰管出血的病因分为胰液中激活的胰酶逐渐消化周围动脉壁形成假性动脉瘤,再在消化或内压增高等因素的作用下溃破入胰管引起出血.以脾动脉最常受累[1-4].本文报道2例小儿CP并发胰管出血,文献复习.

  • 标签: 例文献 出血例 小儿胰腺炎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胃癌腹腔转移患者,根据门诊就诊顺序的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取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静脉给药化疗法.对两组患者近期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以及远期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化疗总有效率达93.18%,高于对照组的79.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发、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11.36%,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药物腹腔灌注法治疗胃癌腹腔转移疗效满意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化疗 腹腔灌注 胃癌并腹腔转移
  • 简介:副神经节瘤由于其发病率低,以往文献对其命名、分型不一,且病理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不一定完全平行,极易导致临床及病理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腹膜后复发性副神经节瘤,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上腹部疼痛6h入院。体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以脐周为甚,肠鸣音弱。血淀粉酶高于正常,CT示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抑制胰腺分泌,抑酸、预防感染治疗。入院后3周CT示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图1)。入院后4周,患者进食有轻度腹胀,口服得每通等胰酶制剂后症状缓解。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十二指肠内瘘 上腹部疼痛 自愈 急性胰腺炎 入院后
  • 简介:目的探讨积极干预血尿酸礼山衰高尿酸血症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了解UA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慢性心衰高尿酸患者采用积极干预和姑息高尿酸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UA)水平、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不同变化,分析血尿酸的水平与心衰标志物脑钠肽(BNP)、心脏超声的相关结构和功能指标以及心力衰竭的不同分级的相关性。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ACE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积极控制血尿酸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短期预后。血尿酸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来评价尿酸增高的慢性心衰患者危险的程度和顶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高尿酸血症 预后
  • 简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多,首发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hyperosmolarstatus,HHS)并不少见。DAK及HHS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不少DKA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或较多HHS患者同时有酮症或DKA,这种情况逐渐被临床医师认识。2001~2006年我院共收治4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DKA-HHS)患者,对DKA-HHS的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血糖高渗状态
  • 简介:患者男,28岁.因"上腹痛9d,呼吸困难伴酱油色尿4d"入院.9d前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当地医院查血淀粉酶1879IU/L、血脂肪酶2541IU/L,诊断为AP,具体治疗不详.4d前出现乏力、呼吸困难、解酱油色小便,送市人民医院.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溶解综合征 综合征例
  • 简介:肺结核糖尿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情迁延反复。病人常因治疗的长期性而不能很好地遵医嘱,导致疾病复发。笔者从2003年4月至2005年8月对95例肺结核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系统健康教育随访,结果显示,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改善病人的遵医行为,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系统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 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 住院病人 疾病复发
  • 简介:围产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并发胰性脑病(pancreaticencephalopathy,PE)是严重的妊娠合并症,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临床少见,我院2009年收治1例产后PE病例,现报道如下,结合文献对PE进行综合总结分析。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文献复习 胰性脑病 并发 产后 妊娠合并症
  • 简介:患者女,62岁。因“突发右上腹痛7d”于2010年4月1913收入我科。腹痛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右侧肩背部及上腹部两侧条带状放射,随体位改变不能缓解,伴腹胀、嗳气、呕吐数次,呕吐物为黄色胃内容物,非喷射性。门诊实验室检查:血淀粉酶405U/L,血糖9.6mmol/L,总胆红素10.5μmoL/L。B超示胰腺增大、主胰管扩张、胰头显示不清;胆囊泥沙样结石;肝脾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0余年前曾有一次急性胰腺炎发作史。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黏液性囊腺瘤 文献复习 并发 右上腹痛 实验室检查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多器官衰竭(MOF)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COPDMO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COPDMOF的发生率为75.0%,病死率为31.4%,发生衰竭的器官依次为肺、心、脑、肾、肝、胃肠和血液,出现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全部死亡.pH值越低、氧分压越低、二氧化碳分压短期内迅速上升、器官衰竭数目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老年人COPDMOF发生初期应重点防治肺、心两个器官,病死率随着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加而上升,与器官衰竭的种类、严重程度有关.

  • 标签: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多器官衰竭 诱发因素 抗生素 心肺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