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高血压药物及其药物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结果高血压药物的联合用药疗效显著,给不同类型的患者带来不同的益处。结论科学合理的应用高血压药物可以扩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高血压的病理性改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抗高血压药物 联合用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特征,总结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42例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和急诊留观的老年病人急性左心衰竭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和漏诊17例(占40.5%);所有病人均接受综合治疗,有效率达92.9%.结论: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易误诊或漏诊,及时正确的综合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左心衰竭 诊治体会 漏诊 综合治疗 误诊
  • 简介: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的危重症,治疗上需争分夺秒.吗啡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其有明显的抑制呼吸等副作用,故在应用上受到限制.我院应用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抢救重度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吗啡静注 小剂量吗啡 左心衰
  • 简介:心房纤颤是一个常见病,而房颤又是中风的高危险因素,故凝治疗在房颤病人中十分必要,华法令为一种窄治疗窗药物,剂量精确和用药方法的正确对保证疗效和降低副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案,以探索最佳安全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心房纤颤病人40例,年龄35~72岁,平均

  • 标签: 华法令 心房纤颤 房颤 抗凝治疗 危险因素 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部位、发生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有41例因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占48.80%,其次则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等。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药剂浓度过高等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呈争正相关。结论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因此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对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药物用药时间、药物浓度剂量及输药速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血浆脑钠肽的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104例,按照患者并发症类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窦律组(50例)与房颤组(54例),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内皮素水平、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房颤组的LVEDD、LVEF指标均高于窦律组,E/A低于窦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房颤组病患的血浆脑钠肽水平高于窦律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③房颤组的内皮素水平高于窦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合并房颤病患的LVEF(左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升高,通过对患者血浆脑钠肽进行检测,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其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房颤 慢性心衰 血浆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全流产实施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不全流产患者7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试验组(清宫手术治疗)各36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35例(97.2%),对照组患者治愈32例(88.9%),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阴道流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d、7.2d,均短于对照组的4.3d、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全流产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清宫手术治疗均有良好疗效,其中后者清除彻底,能够缩短治疗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不全流产 药物治疗 清宫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25例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对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的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血药浓度 抗癫痫药物 监测 价值
  • 简介:目的: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构建一种导向溶栓抗体。方法: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血栓病人的抗体库,从中淘选出能与血栓主要成份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有特异结合作用的抗体。将抗体在XL1-B1u中可溶性表达。再利用D-二聚体鼠源抗体进行竞争ELISA检验。证实抗体与D-二聚体结合的活性。结果:获得人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D13株。并成功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可溶性表达.ELISA检测中显示与D-二聚体结合的优势。结论:该抗体株D13可供进一步开展导向溶栓剂的研究。

  • 标签: 人源抗D-二聚体抗体 噬菌体展示 导向溶栓
  • 简介: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致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和机制。方法:39例急性左心衰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机械通气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1h后,血压开始显著上升,多巴胺输注速度减少,血气分析pH、PaO2、PCO2均可维持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氧合指数(PO2/FiO2)显著上升。一周后机械通气组死亡2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例,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可提高肺泡的氧合能力和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休克 急性左心衰 机械通气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研究ICU引起肺部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本院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采用VITEK2ID-GN8系统鉴定菌种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33株铜绿假单胞菌。其药物敏感度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78.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7%,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均为66.7%,庆大霉索60.6%,哌拉西林57.6%,头孢他定42.4%;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结论:我院ICU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酰脲类青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对大部分其它青霉素类抗菌素,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及部分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

  • 标签: ICU 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
  • 简介:目的:比较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iPAPS/T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流量触发,压力支持;另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气管插管后NEWPORTWAVEE200呼吸机辅助呼吸,比较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监护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后呼吸困难均明显改善,监护指标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相似,症状缓解时间NEWPORT组短于BiPAP组.但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更易为患者接受.结论: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基本相似.

  • 标签: BIPAP 鼻罩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治疗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UGIB)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广东省台山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间因上消化道出血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2组,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6例患者,其中服药组103例,未服药组263例。2组病人在性别、出血方式、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具体部位以及是否需要内镜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服药组患者的年龄较未服药组更高,血红蛋白在服药组下降更明显(P〈0.01);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在服药组更多见(P〈0.01),而未服药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与服药组的感染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6.24%和65.05%(P〈0.05)。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患者年龄和Hp感染状态和上消化道出血史对NSAIDs相关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有明显影响。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疏血通治疗脑梗死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7例,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疏血通治疗,观察治疗组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事件,并比较。结果两组的临床事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分别为(4.58±0.21)分和(13.80±0.47)分,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出血、寒战,提示为“很可能”,因果评价恶心、血小板升高,提示为“可能”。结论脑梗死患者实施疏血通治疗时,可能出现寒战、血小板升高等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要控制频率及用量。

  • 标签: 脑梗死 不良反应 疏血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的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的不良反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的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的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的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 标签: 铂类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医疗服务的水平以及医院整体管理的水平,降低医院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医院药事管理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提高医院药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 标签: 药物经济学评价 医院 药事管理 问题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则加用简易呼吸气囊进行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治疗组RR和SaO2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优于简易呼吸气囊.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简易呼吸气囊 急性左心衰 院前急救 应用分析 Care
  • 简介: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在抢救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共68例的临床资料,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于2—28h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为治疗组,共36例;只进行常规内科治疗为对照组,共32例。结果:治疗组治疗开始至清醒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愈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对重度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急性中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药物不合理应用及其药学监护观察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抗菌药物应用患者1000例,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并将不合理应用情况统计出来。结果经统计结果显示,有100例患者因不合理用药产生毒副作用,主要包括35例用药不当,20例药物选择不当,30例联合用药不当,15例预防用药不当。结论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较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对其进行药学监护观察,可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巴曲酶与常规药物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巴曲酶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作用较快、不良反应少,有效地提高好转率,安全性高,在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期脑梗塞 巴曲酶 常规药物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