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影响。方法将12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心理指导,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及SCL-90得分情况。结果经过理性情绪疗法心理干预,实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10项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10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SF-36量表各项目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躯体疼痛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实施干预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施干预后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上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进行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减轻患者精神痛苦,一种很有临床价值心理疏导方法。

  • 标签: 理性情绪疗法 焦虑 抑郁 症状自评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配偶心理状况,探讨其家庭功能及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方法为2014年1-12月间在三甲医院妇科住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2例,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配偶性生活质量量表进行测评,针对性、有目的、动机性访谈,指导性化解矛盾。比较干预前后结果。结果干预前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配偶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上述几项评测与国内常模比较统计无医学意义,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应对方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直接和间接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夫妻须借助医学、社会、家庭系统有力支持,建立正确沟通模式,促使夫妻生活包括性生活和谐。

  • 标签: 妇科 恶性肿瘤 配偶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10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新骨转移灶发生、疼痛评分及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4.00%)明显低于实验组(86.00%),且两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对比骨转移灶发生、疼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给药较为便利。

  • 标签: 唑来膦酸 放疗 恶性肿瘤 骨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机械通气并发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气胸、低血压、消化道出血等均为机械通气应用并发。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要并发。结论: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机管路清洁,采用正确呼吸模式,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缩短上机时间等措施可以降低机械通气并发发生

  • 标签: 机械通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阴茎离断再植术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抗休克治疗,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为临床治疗药物使用提供科学合理参考。方法根据铂类抗肿瘤药物发展历程分类,从药物对人体多个器官胃肠道、肾等作用分析,汇总总结铂类抗肿瘤药物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出现不良反应,并就这些出现不良反应给出相应预防措施。结果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表现出不良反应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早期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多,也较普遍;后来经过改进发展,新型铂类药物结构有了改进,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但是出现了其他新问题。针对不同种类铂类抗肿瘤药物,应采取不同且有针对性预防措施与手段。结论常见铂类抗肿瘤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范围大小不一、轻重不同,采取预防措施也不同,只有较详细地了解不同铂类抗肿瘤药物特性,才能较好地发挥药物作用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 标签: 铂类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治疗成功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探讨以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护理学校12级护理学专业245名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从中抽取了84名护理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名学生。对照组对学生进行传统肿瘤护理教学,而实验组在传统肿瘤护理教学基础上,还传授学术如何进行情感分享及寄语表达。比较两组测试成

  • 标签: 情感分享 寄语表达 护理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沙培林联合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患者采用沙培林联合卡铂胸腔内灌注,对照组23例患者单纯用卡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胸水变化和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控制胸水有效率分别为89%和65%,P〈0.05。治疗组副作用为发热、胸痛、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沙培林联合卡铂胸腔内注射能有效治疗恶性胸水,且简单易行,较单药卡铂疗效好。

  • 标签: 恶性胸水 沙培林 卡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晚期肺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阿帕替尼治疗,阿帕替尼剂量500mg/次,1次/日,对照组采用支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16.7%)和疾病控制(70.0%)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3%)和疾病控制(43.3%)(P<0.05),患者生存质量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生存质量(48.6±9.2)显著高于对照组(34.4±8.1)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OS延长(2.4月)和PFS延长时间(3.2月)显著长于对照组OS延长(1.2月)和PFS延长时间(1.5月)(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未见血液学毒性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腹泻、皮疹等,对症治疗或暂停给药后不良反应明显好转。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使用价值。

  • 标签: 晚期肺腺癌 阿帕替尼 安全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告之恶性血液病患者病情对患者心理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进行研究,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对患者告之病情,分为知晓组,同时抽取同期隐瞒病情恶性血液病患者62例作为隐瞒组。告知组于治疗前1周参考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方式进行逐步病情告知,并在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隐瞒组不告之患者病情。患者刚确诊(知晓组患者告之前)及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第1周期和第2周期患者依从性。结果刚确诊时两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周期开始前知晓组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高于隐瞒组(p<0.05),第二周期开始其知晓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第一周期下降,而隐瞒组持续升高至第二周期开始前已高于隐瞒组(p<0.05)。第一周期隐瞒组依从性好47例,可12例,差3例,知晓组依从性好11例,差39例,12例,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隐瞒组依从性显著高于知晓组。第二周期隐瞒组依从性下降,依从性好23例,依从性可25例,依从性差14例,而知晓组在经过第一周期后,表现为依从性升高,其中依从性好34例,可21例,差7例,第二周期知晓组依从性反而高于隐瞒组(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知晓病情短期内可能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但会降低患者远期不良心理情绪,提高远期遵医行为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知晓病情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结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40例接受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1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产妇采取卵巢肿瘤剥除术进行治疗,9例孕产妇采用附件切除术进行治疗,以上孕产妇手术均成功完成,40例孕产妇经手术治疗后,活产为34(85.00%),早产为4(10.00%),流产为2(5.00%)。除两例流产外,其余新生儿均健康存活,且产后产妇与新生儿身体状况及各项生命指标正常。结论根据孕产妇临床症状采取对应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妊娠 卵巢肿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方法将80例在我院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普通双极电凝镊对照1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传统结扎方法对照2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发现甲状旁腺枚数、术后1天、7天、1月、3月甲状旁腺素水平和血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1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对照2组患者比较更短、出血量更少,P<0.05。研究组术中发现甲状旁腺枚数较参对照2组多,P<0.05,与对照1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为3.7%,低于对照1组患者18.5%和对照2组38.5%,P<0.05。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保护患者甲状旁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94例经病理活检证实表浅性膀胱患者,采用单盲随机方式,运用钬激光(HOLBT)治疗40例、选择性绿激光(PVBT)治疗32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PKRBT)治疗22例,对三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术中操控准确度、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手术时间、术后继发出血、肿瘤复发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法对膀胱表浅性肿瘤治愈及复发无统计学差异(P<0.05),HOLBT组及PVBT组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等并发发生,PKRBT组发生闭孔神经反射8例,其中膀胱穿孔2例。术中出血及术后继发出血情况PKRBT组>HOLBT组>PVBT组。术中操控准确易控PVBT组优越HOLBT组及PKRBT组。较小肿瘤(直径<2cm)手术时间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较大肿瘤(直径大于2cm)手术时间PKRBT组明显优于HOLBTA组PVBT组(主要是肿瘤组织清除时间)。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PVBT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较HOLBT和PKRBT更好,尤其在减少术中术后并发方面更具优越性。

  • 标签: 膀胱癌 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选择性绿激光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胃淋巴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lymphomas,PGL)患者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市人民医院215例PGL患者病理特征和临床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X2检验、对数线性模型、COX比例风险模型及LifeTable生存分析。结果患者1年、3年及5年总体生存分别为67.8%、57.3%和53.4%。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病理类型、IPI评分、临床分期、LDH水平、肿瘤直径和治疗方式与PGL预后相关。进一步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各治疗组中,化疗联合放疗组预后最好。结论肿瘤直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IPI评分、治疗方式和年龄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化疗联合放疗应作为PGL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预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超声诊断在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项目的中老年人200例进行甲状腺超声诊断。观察研究对象中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明确甲状腺疾病患者接受病理诊断,比较两者诊断结果。结果200例受检对象中,发现有甲状腺异常96例,阳性48.0%,诊断结果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共计11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共计85例。不同年龄段之间甲状腺异常检出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年龄层次增加,甲状腺异常发生概率也随之增加。超声检查与化验室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者有良好一致性。结论甲状腺超声诊断操作方便、准确高、结果快速易得,在诊断发现疾病方面有很大应用价值,建议常规健康检查项目中添加甲状腺超声诊断。

  • 标签: 甲状腺超声 健康体检 中老年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在宫颈筛查中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宫颈筛查和诊治864例妇女,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然后分析TCT检测结果、HPV-DNA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关系,并对TCT检测、HPV-DNA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864例妇女中,两种检测方法中TCT和(或)HPV-DNA阳性患者共有213例,213例阳性对象病理检查结果为正常或宫颈炎患者42例,CINⅠ期患者60例,CINⅡ期患者55例,CINⅢ期48例,浸润患者8例;TCT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筛查一致性系数为0.724,HPV-DNA与病理组织学对宫颈筛查一致性系数为0.735,TCT和HPV-DNA联合检测对宫颈诊断准确性高于单独检测TCT或HPV-DNA指标的准确性,HPV-DNA指标单独检测准确性高于TCT检测准确性,TCT、HPV-DNA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对宫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91和0.941。结论TCT、HPV-DNA检测有助于宫颈诊断,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关键词宫颈;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诊断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