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实践证明,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医药卫生保健知识,可以明显地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我院于2003年起,建立了由主管护师组成的健康教育专职队伍,在门诊通过授课、小组教育、个别咨询等方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并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施健康教育 门诊病人 卫生保健知识 行为干预 信息传播 健康观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护理管理在眼科门诊病人中的护理优势。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危机护理管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更高、护理危机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科门诊病人护理管理中采取危机护理管理,能够较低病人的危机发生率,提升眼科门诊病人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最终提升病人的整体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眼科门诊病人 危机护理管理 优势
  • 简介:根据心理护理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妇科临床实践,叙述了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获取妇科门诊病人资料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简要概括了目前妇科门诊病人心理护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标签: 心理护理 妇科门诊 同化法
  • 简介:随着医学进步,护理观念更新,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被广泛接受,健康教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作为健康教育的中心,其中门诊咨询教育更是第一平台,具备与之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服务职能[1]。我院眼科门诊治疗项目繁多,其中泪道冲洗、球旁注射、结膜结石剔除、

  • 标签: 健康教育需求 门诊病人 眼科 满意度 调查 以健康为中心
  • 简介: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作为重要窗口之一的发热门诊,不仅是疾病治疗场所,也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基地。由于病人埘发热门诊环境及发热的困惑,时常会引起心里的恐慌或大意,因此对发热病人及时实施健康教育非常必要。本科通过对这一特殊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增进身体健康水平,促进病人的康复。

  • 标签: 发热 门诊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了解病人就诊需求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方法专人对30个门诊工作日病人所咨询的内容进行归类汇总分析。结果咨询方位类11403人次占46.65%,费用类8996人次占36.80%,信息类3031人次占12.40%,服务类991人次占4.05%,投诉类25人次占0.10%。结论医院在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应与病人需求更加匹配。

  • 标签: 门诊 咨询 护理管理
  • 简介: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前哨,是面向社会的窗口。随着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始主动关注病人健康的真实需求。健康教育已成为门诊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将病人作为顾客来对待,本文以病人就诊过程和离院后的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健康教育提供的信息,建立稳定的健康理念。现对门诊各科就诊病的健康知识需求进行调查,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为改进医院管理品质奠定夯实基础,结果如下。

  • 标签: 健康知识需求 门诊病人 医院医疗服务 健康教育工作 “病人为中心” 面向社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科门诊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210例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0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对于降低门诊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作用明显,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 标签: 耳鼻喉科 门诊患者 护理与管理
  • 简介:目的分析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门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554名病人综合满意率为95.31%;性别、年龄、居住地等8项人口学特征对综合满意度没有影响;医疗技术水平、医生服务态度、治疗费用、健康知识宣传、取药排队等候时间、检查时舒适性与就医环境方便等7项指标,对综合满意度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门诊病人满意度,能使测量与分析更具科学性.

  • 标签: 回归分析 门诊病人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变化较大,病人会有焦躁不安、胆怯的不良情绪,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影响确诊或诊疗。所以,应做好妇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变化的分析,了解其原因,以针对性的做好疏导,充分掌握其病情,取得其信任,促进治疗有效性和护理质量。

  • 标签: 妇科门诊 心理特征 疏导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中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沟通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沟通,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热门诊患者中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沟通,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发热门诊 健康宣教 心理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在发热门诊病人健康指导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不同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3年第一季度收治的发热门诊病人共计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将以上60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而实验组30例患者则应用循证护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健康认知评分以及各自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且心理状态和健康认知评分也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针对发热门诊病人在健康指导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效果不好,但是合理科学的利用性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健康认知评分,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所以需求护理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 标签: 循证护理 发热门诊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发热门诊病人健康指导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8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发热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20例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中20例患者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认知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发热门诊患者健康指导中,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改善认知能力,减少不良反应,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发热门诊 循证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发热门诊病人健康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发热门诊患者80为对象,参照组40例实施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40例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发热门诊 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门诊病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的认知情况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于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本院门诊患者 3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门诊患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知情况和临床护理需求内容。结果: 348例门诊病人了解疾病健康知识途径主要来自互联网报道、电视报道、报纸报道、社区宣传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发病原因了解率最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疾病防护措施了解率最低,需在临床给予护理指导。结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后,部分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情况较低,造成自我防护意识低,在医院重灾区就诊,患病风险率明显升高,临床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告知,提高门诊患者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门诊病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认知现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在门诊诊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旨在提高病人的就诊体验,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方法:1. 病例选择:实验组病人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2. 心理护理措施:实验组病人接受以下心理护理措施:a) 健康宣教:向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b) 心理疏导:针对病人焦虑和紧张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心态;c) 音乐疗法: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病人放松心情。3. 效果评估: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同时,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1. 心理状态比较:实验组病人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门诊诊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2. 治疗满意度比较:实验组病人对治疗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3. 治疗效果比较: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结论:本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在门诊诊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护理在门诊诊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门诊 候诊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36例门诊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功能表评测及面对面访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泌尿外科门诊候诊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疑惑、不满等心理状态。结论 针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进行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服务意识提升、软硬件设备更新、候诊环境维护、患者心理安抚等多方面进行改善,消除其不满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治疗配合度,促使整个门诊候诊保持平稳的秩序和和谐的环境氛围。

  • 标签: 泌尿外科门诊 病人心理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发热门诊当中实施预检分诊专项管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74例患者,根据就诊期间预检分诊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37例患者接受常规分诊管理干预;观察组中37例患者接受预检分诊专项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信息登记正确率和信息记录延时率、分诊就诊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对发热门诊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信息登记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信息记录延时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分诊就诊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对发热门诊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发热门诊当中实施预检分诊专项管理干预,能够充分保障患者信息登记的准确性,减少纠纷事件的发生,缩短分诊就诊时间和治疗时间,使发热门诊管理模式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发热门诊 预检 分诊 专项管理 信息 登记 正确率